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2021-03-04 09:53:26 字數 3670 閱讀 2026

高效課堂是一種理想的教學境界的追求,表現為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然而,如何界定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目前教育界還缺少科學的、具體的、量化的衡量標準,這就對建設「高效課堂」產生了制約。我校在課堂教學現狀調研的基礎上,以有效、高效課堂教學為指向,經反覆實踐與**,形成了符合校本特點的高效課堂的七個評價標準。

一、目標設計的合理性

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有無明確的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才能科學地組織和調整教學內容,合理地安排和開展教學活動,準確地分析和評價教學效果。可以說教學目標的設計,決定著整個教學設計的方向,直接關係到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發展。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應以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為宗旨,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

一要具體化,應細化到認知、技能、情感等領域各項目標,避免過分強調知識性目標,以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二要實際化,應在了解學生實際能力水平和特點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教學重點,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集中力量講清重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三要分層化,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個體,教師必須以個體差異作為一種資源來開發,從而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體現出合理的層次性,促使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

二、課堂提問的啟發性

課堂問答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缺的一種教學手段,學生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學習思考,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把握教學效果。然而,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教師有時所提問題或過於直白而顯得價值不大,或要求不明而不能令學生思維聚焦,或缺少必要知識鋪墊而使學生無所適從。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啟發性的研究,切實達到「有效」的標準。

真正具有啟發性的有效提問應是能有效促進師生間互動、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問題,如教師通過提問來啟發學生發現問題;通過追問來啟發學生發現認識過程中自相矛盾之處,從而掌握正確知識;通過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在自我評價與集體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中有效提公升自我學習能力。為此,教師在提問時應注重內容和方式兩方面:從內容上衡量,提問應選準切入點。

例如教師應在教學重點處設問,以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習質量;應在教學難點處設問,以啟發性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疑難,提高學習效率;應在教學生長點處設問,引導學生拓展思維,提高學習能力;從方式上衡量,提問應注意藝術性。例如教師應掌握利用問題創設情境的技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慾,盡量剔除「好不好」、「要不要」等意義不大的提問;所提問題應有梯度,以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學習;應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盡量使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從而促進每個個體的發展。最後,也可以通過計算來量化啟發性提問的有效率(有效提問率=有效提問/提問總數×100%)。

三、板書設計的網路性

一堂課的板書,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高度概括,內容應完整系統,對於講課提綱、基本內容、重要結論等起到強調作用。因此,高效課堂的板書應具備網路性,以便於學生在課後利用板書的章、節、目、條、款,進行歸納小結,收到再現知識、加深理解、強化記憶的效果。首先,在「編織」板書網路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的及所教學生的實際水平,採取不同的網路結構(因為即使教同一內容,不同的教師、不同的物件、不同的要求,板書的結構形式也應該不同),力求通過精心設計使其達到科學、精煉、好懂、易記的要求,以提高教學效率。

其次,在設計板書的網路結構時還應注意整體效果,做到合理布局、主次分明,在給學生以整體美感的同時,使學生明確重點、難點,助其加強記憶。再次,板書的設計必須與教師講解的內容緊密結合,高效的板書網路,其每乙個支脈都應與教師的講解形成綱與目的關係。設計板書還要做到語言確切精當、言簡意賅,充分體現畫龍點睛、指點引路的作用。

四、應用資訊科技的適時性

現代化資訊科技的運用可以將教學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不可能為可能,變無聲為有聲,變難懂為易懂,能使學生融入形象逼真的情境中,激發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目的。然而,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並不是只有利沒有弊,它必須適合各學科的特點,以兩者之間的有機契合點為切入點,適時地穿插在課堂教學中才能真正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為發揮資訊科技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中的作用,我們深入實踐,逐步形成了六個「是否」來量化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手段的適時性,這六個「是否」是:

資訊科技在課堂內的頻繁使用是否會讓學生產生視覺疲勞;資訊科技帶來的課堂容量增大是否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資訊科技的使用是否流於形式,導致「湊熱鬧」、「搞噱頭」現象的產生;資訊科技是否在利用其它教學手段難以完成的情況下有效地解決了教學難點;資訊科技是否無縫主動地滲透到了教學必須的環節上,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度;資訊科技的運用是否確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高效課堂的生成。

五、作業設計的層次性

為了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鞏固所學知識,教師在課堂內外都會設定一些作業,儘管這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但是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作業的量和教學的質並非成正比關係,只有科學、合理、適量的作業才能成為高效課堂的助推劑,否則只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在設計作業時,教師首要考慮的應是作業的層次性。作業設計的「層次性」,一是應體現在作業的目的上,應使其既顧及知識深化層面,又涵蓋方法訓練層面,還考慮到學生能力提高層面;二是應體現在作業的形式上,應使其既要具有必要性,又有典型性,從而達到以一當

十、觸類旁通的目的;另外,「層次性」還應體現在作業的要求上,教師應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精心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作業,並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選做深淺適宜的習題,以便使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評價每個學生作業的正確率來量化作業設計的層次性。

六、學習主體的積極性

著名教育家斯卡納金曾說過,「如果孩子沒有學習願望的話,我們的一切想法、方案、設想都將化為灰燼,變成木乃伊。」可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要想實施高效的課堂教學,就必須重視調動學習主體的積極性,創設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那麼,如何評判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是否得到了體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得到了充分調動呢?

實踐中我們發現,可用以下幾條標準來衡量:學生能否主動地思考課堂教學中所產生的問題;學生能否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學生能否在反思質疑中發現新的問題;學生能否在課堂學習中提高相應的能力水平,如果這一系列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麼我們的課堂教學才真正由傳統的「教而獲知」轉變為了「學而獲知」,從而也就實現了高效課堂所追求的目標——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學習等學習方式中產生學的衝動,積極地參與課堂、主動地緊張思維,最終得到全面的發展。

七、課堂教學教師的指導性

新課程對教學活動中師生角色的定位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更加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並對教師的指導性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要,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自然體現其必不可缺的指導性。在高效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指導首先必須具備適時性,例如當學生的自主學習偏離了教學目標時,教師必須通過適時的指導引領學生回歸「大道」,為教學目標的達成保駕護航;當學生面對學習難點徘徊不前時,教師必須通過適時的指導給予援助、化解疑難,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當課堂氛圍過於活躍或沉悶時,教師又必須通過適時的指導加以調控,以創設符合教學需求的和諧氛圍。其次,教師的指導還應具備關鍵性,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獲得最佳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很好地把握住教學中的關鍵,並抓住關鍵要素進行合理指導,例如指導學生通過現象認識本質,引領學生在個性中歸結出共性等等,從而使得學生的認知更為系統、深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教師的指導還要具備靈活性,面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教師應採用不同的指導方式,以滿足學生的需要;當學生表達不同觀點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反思自身觀點是否存有不足,並及時指導其調整,以形成更為正確、全面的認知等等。總之,教師的指導是為了學生更好地**,恰到好處的指導不僅需要,而且能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高效課堂的七個評價標準,使我校教師進一步明確了高效課堂的要求,起到了引導和促進教師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作用,為提高教學效率,推進高效教學工作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構建智慧型教學 城內三小孫花花 在學校教學中,尤其是農村學校中的相當一部分教師上課形式單一,還只是教師的講和學生聽,其他手段運用的很少或運用的很不到位,課堂教學模式仍然為單一靜聽式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教師還是重視知識的講授,缺少具體教法的運用和學法的指導。課堂上教師組織教學差,關注...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接下來我拿出乙個潛水幫浦上配用的電容,將其兩級碰觸,無異常現象。然後把兩極插入插座中充電,拔出後將兩極碰觸,看到迸出火花,聽到驚人響聲。再一次被這奇特的吸引住腦海裡閃現出一連串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在同學們急切想知道原因的情況下,我因勢利,提出知識 電現象 引出如何得到 電 如何利用 電 自然...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

回想平時的實際教學,自己學習的都是先進的理念,掌握的也都是最前沿的思想,我也知道和孩子們建立平等 和諧的師生關係,說起來條條是道,可是落實到課堂上卻不知道怎麼做了。新課程力求以往的 鴉雀無聲 變成 暢所欲言 紋絲不動 變成 自由活動 注入式教學 變成了 自主探索 要求我們不但要教給孩子們知識,更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