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策劃方案

2022-08-01 02:12:05 字數 2710 閱讀 9203

一、問題的產生。

眾所周知,審題是解題的開端,是做好數學題的基礎,學生的審題能力與習慣對於他們自身持續發展尤為重要,因為審題不僅是解題的基礎和先導,更是乙個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環節。審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教學現狀中,學生的審題情況很不樂觀。

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要具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倡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全面和諧教育。那麼新課程下小學生除知識技能掌握外,對於審題能力與習慣等的培養理應同步發展。

二、確立主題:

從數學學科特點看,任何數學問題都需要通過學生的認真審題才能予以解決,解題的準確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審題的正確與否。可以說,審題是解題的基礎和先導,是乙個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環節。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為此,我們提出「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策劃方案,期望有所突破。

三、研究的目標:

1、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

2、探索出學生審題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3、課堂中優化學習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4、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能力。

四、研究物件:

小學中、高年級的學生。

五、研究過程:

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比教會他們無數的

數學知識更加有長遠的意義。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當下的重點在

於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引導學生會讀題、會審題是數學在教學中不可缺失。

以下就結合教學實踐來談談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的一些策略。

1.嚴把讀題關。

讀題是審題的基礎,不讀題何以談審題。加強讀題訓練是提高審題能力的

基礎。學生讀題時我要求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題目讀通順,初步理解題目

所呈現的數學資訊。然後仔細推敲字、詞、句,準確理解題意,在這個基礎

上再解題。在實際教學中我發覺班級集體大聲讀題的形式往往造成少數學生

「濫竽充數」,根本不張嘴,或是唱讀現象嚴重,口到而心不到,因此我適

時採用了更適合學生實際的讀題方式。在讀題時,我將集體讀題變更為默讀

題目之後指名學生大聲讀,從讀上確保人人入眼、入心。所謂「磨刀不誤砍

柴功」,這個訓練要求教師首先擺正心態,不急著多做題、快做題,而且要做到

持之以恆。

2.要求學生審題時手眼合一,規範審題態度。

在初讀題目的基礎上,我往往先要求學生找準題目有幾個要求,以此入手

逐一進行解題。這一點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學生因審題不全造成的漏做題目的現

象。遇到一些文字敘述較長,難度較大的題目時,我指導學生圈畫關鍵字詞

或是關鍵資訊,這些往往都是正確解題的突破口。學生把關鍵的字詞用筆圈

出來聚焦,能夠提醒自己看清楚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關係,從而為正確分析數

量關係和解答問題題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學生經過這樣的思考過程後,解

題的正確率明顯的有所提高。

3.複述題目資訊是理解題目要求的關鍵。

複述題目資訊的過程其實也是提取和篩選關鍵資訊的環節,資訊複述的準確

性有助於學生明確要解決的問題,把握已知條件,從而思考已知與未知的聯

系,對學生合理解題幫助較大。同時採用鮮明化的方式複述題目也能直觀的

呈現題目中的數量關係,促進學生對題意的理解程度。比如說:兩個數相乘

的積是728,其中乙個乘數是56,另乙個乘數是( )。學生在複述題目

時將數學資訊複述如下:( )×56=728,如此一來,數量關係明顯,利

用乘除法逆運算關係解題的思路一目了然。

4.重視數學概念在應用中的深入理解。

基於學生年齡的限制,他們的智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差,正處於發展時期。

對於題目要求中的一些文字或題目中隱含的條件並不能正確理解,抓不住題

目的關鍵,造成原則性的錯誤。所以要求學生在讀題目要求時用一些波浪線、

畫圈等作記號,標識出其中的一些重點字、詞、句,養成邊讀邊畫邊思考的習慣,

這樣做對題意的理解很有所幫助。對於數學概念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字面的

記憶和淺顯的理解,還要結合不同難度、不同梯度的題目訓練,在應用中具體滲

透概念,使得學生理解概念的內涵,還要理解概念的外延。從而深入認識到概念

的實質。

5.引導學生對比觀察題型,在比較中進行歸類,把握異同點。

本學期教學第四單元「運算律」時,很多學生對乘法結合律與乘法分配律的

運用混為一談,在這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運用對比的優勢引導學生

把握兩種運算律的算式特點,學會正確做出選擇。如進行了「125×40×8=?

125×(40+8)=?這兩題的比較練習,題目所具有的不同特點決定了選擇

相應的運算律進行簡算,這種對比觀察能夠深化學生審題對於正確解題的重

要性的感受,從而重視解題之前的審題環節。此舉並不是增加學生的負擔,

而是引導學生在一團迷霧中理出主線,同時也滲透了分類要的數學方法。當

然,這種分類教學要根據學生當前的學情進行適當及時的歸類總結。相信在

這樣的教學後,學生拿到題目就會自然地進行審題,自覺地理出解題思路。

這樣的做法,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又可以使學生的自學能力、觀

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對於學生學好數學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審題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效的,必須貫穿於整個數學教學的始終,要有計畫、有意識地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長期的滲透,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實踐和摸索,在提公升自身素養與教學能力的同時,為孩子們找到更有效的解題途徑。

石門學區中心校小學數學教研組

2015.9

小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

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做對題目的開端。審題是個非常重要 貫穿於整個學習的重要環節。審題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解題能力,也直接影響著學生考試成績。數學審題能力 良好的審題習慣是做對題目的開端。審題是個非常重要 貫穿於整個學習的重要環節。審題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解題能力,也直接影響著學生考試成績...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審題能力

一 審題的重要性 面對已經做過好幾遍,講了好幾次,強調好幾回的題,學生怎麼又錯了?這樣的報怨,大家太熟悉了吧!現在你可以靜下心來想一想這是誰的錯?當你讓學生認真做題,學生卻還是錯了,原因是什麼?當你讓學生改錯時,你不講他也會做對,原因又是什麼?那就是沒有認真審題,因此,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審題...

小學低段學生數學審題能力的培養研究

一 課題的現實背景及意義 背景 1 從教學理念上看。新課程倡導 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 的教育理念,學生的審題能力與習慣對於他們自身持續發展尤為重要,因為審題不僅是解題的基礎和先導,更是乙個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環節。新課程標準提出 學生要具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 基本技能和方法,倡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