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

2022-05-19 04:40:57 字數 2727 閱讀 5186

陳藹興業縣石南鎮鳳東小學郵編:537800 **:130********

關鍵詞:數學意識操作能力實踐能力

陶行知說:「教育只有通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並真正成為教育」,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是加強數學實踐能力、培養創新意識的良好途徑。

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緊密聯絡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使他們在知識的學習與應用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形成深刻的理解,這樣,學生在學習中構建的是可以應用的靈活的知識,而不是呆板的書本知識。當學生理解了乙個數學知識,又能自覺主動地從數學的角度探索這一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時,若能使之成為良性迴圈,他們將受用終身。

那麼,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緊密聯絡生活實際、探索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呢?

一、 從生活實際中引入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

數學**於生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於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從學生的生活實際中引出數學知識,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自己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自己的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本身就是融為一體的。

在教學空間概念時,通過讓學生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說一說、擺一擺、猜一猜、估一估的方式,讓學生感受,擴充套件空間思維。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時,數學書封面與桌面哪個大,學生自己「摸一摸」再「比一比」,學生感知物體的表面有大小,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面積。在教學面積單位時,1平方厘公尺、1平方分公尺、1平方公尺究竟有多大?

我讓學生說一說1平方厘公尺有多大?伸出自己的指甲、指出1平方厘公尺有如指甲大小。在教學1平方公尺的時候,拿出自帶的1平方公尺的紅布,1平方公尺有這塊紅布大小,但1平方公尺的概念怎麼讓學生體會呢?

在地上劃出1平方公尺的圖形,讓學生分別站進圖形裡,親自感受1平方公尺的大小,當學生們乙個個都擠進去的時候,他們既高興,又驚訝,原來1平方公尺可以站這麼多人。在愉悅的氣氛中,我們完成了對面積單位的認識。

教師善於把抽象的數學問題轉化為學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現象,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背景出發,使學生看到所學的數學知識就是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這樣能更好地激發起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的極大興趣,達到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

二、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教師不僅要善於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在學生的實際中引入數學知識把生活問題數學化,而且要善於把課堂中書本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把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實現通過知識的運用、實際問題的解決,又能反向促進學生對知識更深層理解的目的。例如,在教學「土地面積單位——公頃」這節課時,把學生帶到操場實際測量,首先在操場上量出邊長是10公尺的正方形土地,問邊長是10公尺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100平方公尺),然後用標桿和繩子圍起來,教師向學生說明100塊這麼大的土地是1公頃。

緊接著量出邊長是100公尺的正方形土地。問:它的面積是多少?

(100×100=10000平方公尺)教師指出:1公頃=10000平方公尺。這樣的教學安排,將學生課堂中學會的知識,返回到生活中,又從生活實踐中彌補課堂內學不到的知識,自然地契合了學生求知的心理狀態,產生了強烈的教與學的共鳴。

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體現了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了在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運用數學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輕鬆愉快地學習數學。

數學教學要達到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走向實踐,即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說,學生的數學能力不僅僅在於他們掌握數學知識的多少,也不在於他們能解決多少道數學難題,而是看他們能否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思維方式遷移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形成學習新知識的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實踐,可使學生直接體驗到知識**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

為此,教師不僅要注意從生活實際中引入數學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增加實踐活動的機會,達到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

三、在數學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操作能力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鼓勵學生自主**可行的實踐方案。主動參與實踐活動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有意識的行動,需要有激勵去推動他們去學習的內部動力,達到實踐活動的目的。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操作,用各種感官去感知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而且要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多種可行的實驗活動方案。如在教學《包裝的學問》,引導學生:包裝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如:

節約美觀便於攜帶等)提問:兩盒糖果有幾種排列方式(三種),組織學生先列出三種方案,再進行比較分析, 分組討論,匯報結果。方案1的表面積:

20×15×2+15×5×4+20×5×4=1300(平方厘公尺),方案2的表面積:20×15×4+15×5×4+20×5×2=1700(平方厘公尺),方案3的表面積:20×15×4+15×5×2+20×5×4=1750(平方厘公尺)。

引導學生討論,組織學生反思,比較得出方案1最節約紙。本例通過利用表面積等有關知識,探索多個相同長方體疊放後使其表面積最小的最優策略,即將面積最大的面重疊在一起,體驗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解決包裝問題,體驗策略的多樣化,發展優化思想。

在教學《數學與生活》(粉刷牆壁)時,啟發學生思考:要粉刷教室的牆壁,我們需要調查哪些資料。分小組討論合作。

小組合作一進行測量計算。小組合作二購買材料。啟發學生思考,工人師傅在用塗料粉刷牆壁時,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以幫助學生理解實際粉刷時會出現的「損耗」的原因。

引導學生發現打通包裝的塗料便宜,因此盡量買打通的,但不同時也要根據需要的量,不要浪費太多。因此可以利用列表的形式出現不同方案的價錢,並選出最省錢的方案。

數學教學立足於讓學生自主收集、理解數學資訊,從不同角度分析資訊、尋找方法,老師不斷引導和鼓勵,形成多角度觀察問題的習慣,逐步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緊密聯絡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使他們在知識的學習與應用過程中對所學知識形成深刻的理解,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建構的是可以應用的靈活的知識,而不是呆板的書本知識。當學生理解了乙個數學知識,又能自覺主動地從數學的角度探索這一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時,...

怎樣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如在講究 圓的認識 後,教師用計算機生動 形象地展示了這樣乙個活動情境 學生站成一橫排幫投沙包的遊戲。教師問 這樣站你們有什麼想法?學生說 這樣站隊不公平。教師接著問 怎樣站隊才公平?學生應用剛學的同圓半徑相等的知識說出應該圍投沙包的目標站成乙個圓,或固定好投包的站立點排成縱隊乙個人投完後下邊的人再...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作者 李大同 讀與寫 下旬刊 2012年第03期 摘要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改變學生過於死記硬背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 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自己獲得新知的能力。在紮實訓練學生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注重聯絡實際,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優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