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審題習慣

2022-05-02 21:27:05 字數 4768 閱讀 1557

審題就是讀懂題,弄清題意,要想使審題真正成為分析解答應用題的基礎,教學時要注意對學生審題能力的培養。

1.認真讀題。

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培養學生認真讀題的習慣,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逐字逐句、逐符號地讀,邊讀邊記邊理解。通過讀題,弄清題目講的是一件什麼事,有哪些已知條件,要求什麼問題。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有什麼聯絡等。

最後要求學生能複述題目的大意,使學生對題目的內容有個總體的印象。

2.對題目中的重點詞句,要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應用題是用詞表達它們的數量關係的,敘述題意時,經常用到「一共」「還剩」「增加」「增加到」「降低」「降低到」「比……多……」比…少……」或「今年前10個月的產量相當於當年全年產量」等關鍵詞語,這些詞語在應用裡起著重要作用。

因此要使學生充分理解這些關鍵詞語在題目中的含意,這樣有利於對題的分析。平時多設計這方面的題目進行訓練。 通過畫圖使較複雜的數量關係可以直觀地反映在一目了然的線段圖上,能對應用題的各個條件、問題建立清晰的形象,幫助學生準確、深刻地理解題意,為分析解答應用題奠定基礎。

3.理解題意,排列條件。在審題中,對條件較隱蔽、敘述簡練的應用題還可以通過將詞語補充完整和摘錄。

整理條件就能很容易地把隱蔽條件找出來,從而找到解題線索。例如:修一條路,計畫每天修120公尺,實際只用16天就完成了任務,比計畫提前了4天,實際每天多修多少公尺?

首先把題中條件「比原計畫提前4天」補充完整即「實際比計畫提前4天」。「實際每天多修多少公尺」即「實際每天比原計畫每天多修多少公尺」。整理題的條件如下:

條件:計畫每天修120公尺——計畫?天實際每天修?

公尺——實際16天,比原計畫提前4天問題:實際每天比原計畫每天多修多少公尺?經過整理條件,容易發現,哪是已知條件,哪是隱蔽條件,和題目所求,這樣幫助學生理清了題意。

4.注意題目的要求和單位名稱。

審題時要注意題目中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的單位名稱是否一致。同時還要注意題目對我們的要求,如「保留幾位小數」「用方程解」「用幾種方法解」等等。

教學生學會審題,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培養學生的審題習慣、提高分析能力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尤為重要,而且行之有效。

一、養成指讀的習慣

讀題必須認真、仔細。通過讀題來理解題意,掌握題中講的是一件什麼事?經過怎樣?

結果如何?通過讀題弄清題中給了哪些條件?要求的問題是什麼?

實踐證明學生不會做,往往緣於不理解題意。一旦了解題意,其數量關係也將明了。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理解了題意就等於題目做出了一半。

我們有的學生拿到題目立即寫算式,出現的錯誤有:(1)沒有弄清題意。(2)審題時漏看、錯看已知條件和問題。

(3)看不全題目中的條件。(4)找不到題中隱蔽條件,等等。這些我們覺得都是使學生「解題無從下手」、「解答出錯」的原因。

解決的方法: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讀題目時放慢速度,連讀兩遍,再提筆答題,養成指讀的好習慣,能將要求逐字逐句地過目、過指、過口、過心,達到手眼合一。

二、養成邊讀邊划的習慣

基於年齡上的限制,學生的智力和理解能力還處於發展時期。小學生,尤其是中低年級小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差,對於題目要求中的文字或題圖中隱含的條件等都不能正確理解,造成原則性的錯誤。

解決的方法:要求學生在讀題目要求時劃重點、作記號,標識出其中的一些重點詞、字、句,對題意的理解有所幫助。

三、養成逆向思維的思考習慣

應用題中常常會給出多個條件,學生對如何運用這些條件來解決問題存在疑惑。

解決的辦法:引導學生學會逆向思維,從問題出發去尋求需要

九月開學季,老師你們準備好了嗎?幼教開學準備小學教師教案小學教師工作計...初中教師教案初中教師工作計...的條件,得到一條清晰的解題思路。在教學中,將逆向思維的方法介

紹給學生,引導學生培養根據問題找條件的思考習慣,用來過濾複雜的內容,從而在最短時間內形成解題思路。

培養一年級學生審題習慣的研究

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審題是進行正確做題不可缺少的環節。通過審題訓練,可以養成學生認真嚴謹的習慣,引導學生靈活地選擇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做題的質量與速度。針對學生審題不認真的現象,重點從讀題、動手操作、認真觀察、善於思考,以及靈活解題四方面著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正文:每次改作業或試卷,我總會遺憾地發現,許多學生解題錯誤的原因是沒有看清題目,或是沒有讀懂題目的意思,只要我把題目要求再讀一遍,學生就會馬上反應過來,或者讓學生重新讀題他們就會做對。其原因是:

很多學生拿到題目就馬上做,沒有看清題目的要求,或者是很快地瀏覽一遍就開始做了。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字認得不是很多,題裡的數量關係理解也不透徹,更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機械地反應或猜測。因此,在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中,審題是進行正確做題不可缺少的環節。

通過審題訓練,可以養成學生認真嚴謹的習慣,引導學生靈活地選擇正確合理的計算方法,提高做題的質量與速度。

一、尋找「題眼」,讀懂題意。

讀題是審題的第一步,只有認真讀了,才能知道題目中的要求是什麼,接下來才會明白要往哪方面思考。在讀題的過程中,要想把題讀懂,找到「題眼」至關重要。當我接一年級新生的時候,每當遇到要讀的題目時,我就讓學生跟我一起用手指讀,遇到不認識的字,讓學生反覆讀,盡力記住,畢竟一年級的數學題型並不多,因此識字量也不大,對學生來說負擔並不重。

一般情況下,我要求學生讀兩遍題目。讀第一遍的時候,要求學生用手指著讀,做到不漏字、不添字,讀懂意思。讀第二遍的時候,我要求學生一邊讀題,一邊圈圈畫畫,把重要的字、詞、句圈畫起來,也就是找到「題眼」,以便提醒學生自己注意,讀懂題目的意思再動筆。

如,我在教學《解決實際問題練習課》時,在猴子圖中,兩道題的問題都是「現在有多少只猴子?」資訊中只有乙個字發生了變化,一道是「跑來了3只」一道是「跑走了3只」,但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卻發生了改變,一道是求整體用加法計算,一道是求部分用減法計算。學生在觀察、比較、思考和驗證中得出審題方法,加深了對方法的理解和運用。

在接下來的企鵝、熊貓和鹿圖中,我又針對「企鵝比熊貓多4只」,「鹿比熊貓少10只」兩個關鍵句進行滲透,讓學生從問題入手去理解關鍵句的意思,再通過讀關鍵句中的關鍵字使學生經歷了從讀句到讀懂句,再到分析句,最後正確列式的過程。

二、動手操作,理清題意。

審題是乙個對題目中的有用資訊進行輸入、處理,然後輸出的複雜過程。數學語言的精練、抽象和理解能力的薄弱在客觀上增加了一年級學生審題的難度。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有時我還會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動手操作也是一種很好的審題方法和思考策略。

1.折折剪剪。在解決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時,我讓學生在動手折折剪剪的過程中,理解題意,解決問題。

如:把一張長方形紙摺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圖形?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圖形等等。

教師必須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折折拼拼,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題意,正確思考,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畫畫點點。在一年級,有許多實際問題的資訊需要到情境圖中數一數得到。

正確數數是一年級學生必須掌握,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乙個基本技能。如果學生在數的過程中沒有比較好的方法,往往會出現數錯的現象,從而導致解題錯誤。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要求學生「留下痕跡數數」,即有順序地數,邊數邊作記號,幫助學生達到正確數數、仔細審題的目的。

如在教學「8、7、6加幾」時,需要讓學生到主題圖中數出花的盆數以及男、女生的人數,我就要求學生數完後將數標在圖上,以便讓學生能很快地找出和問題有關的數學資訊。

三、動腦思考,理解題意。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數學學習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

因此,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任務。學生只是機械地讀題,而不認真觀察思考, 尋找有用資訊,對解題也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小學一年級的題目大部分都是以**結合的形式出現的,因而在數學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善於思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我在教學中有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學生拿到一道**結合的題目時,學生讀完文字就不知道要怎麼辦了,或者也意識地到圖中去找資訊,可是找的都是些對解題沒有價值的資訊。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自己的教學語言首先要簡練明確,對學生的觀察要求要指向清晰,盡量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有價值的資訊中去。慢慢地,學生就能學會從數學的角度來觀察畫面,尋找有用的數學資訊來解決實際問題。

應用題的審題教學,在弄清每個條件時,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是怎樣想的。這樣做,一方面使學生明白了題意及數量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在啟發學生動手動腦。我還習慣於提問,相鄰的兩個條件有無聯絡,它和問題有無直接關係。

當然,作為教師,我們還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常用的數量關係,這樣在觀察中有助於學生有目的地去找有用的資訊,減少無關資訊的干擾。這樣的積累對學生今後解決複雜的題目是很有幫助的。

四、靈活解題是審題的目的。

數學是一門思考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反覆練習也可以形成一定的解題技能。就學生容易出錯的題,或者具有逆向思維的題,我經常出對比練習,讓學生在對比練習中思維得到鍛鍊,形成一定的解題技能,從而達到靈活解題的目的。

如:13裡面有( )個一和( )個十。19裡面有( )個十和( )個一。

再如:學生往往把「基數」和「序數」這兩個概念混淆,不能一下子分清用來表示數量多少的數叫基數;用來表示物體排列次序的數叫序數。我就出題進行練習,如:

有五盞燈籠○●○○○,問:從左邊起,點的是第幾盞燈籠?(點的是第二盞燈籠)同樣還是五盞燈籠●●○○○,問:

點了幾盞燈籠?(點了兩盞燈籠)多進行這樣的對比練習,學生就不容易出錯了。

在教學中會發現,很多時候學生做錯題不能光歸結為不仔細、不會,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不會審題,沒有弄清楚題目的意思就去盲目解題。學習數學,是需要用知識去解決數學問題的,對於普遍存在的審題習慣差的問題,是需要去關注與解決的。因為正確的審題習慣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才能夠獲得成功。

審題能力的培養對於學生學好數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根據一年級學生認知和思維的特點,有計畫、有目的地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加以引導,真正幫助學生提高審題能力。

如何培養小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審題是進行正確計算不可缺少的環節。計算題也要認真審題,首先要明確題目中究竟要我們做什麼 怎麼做,然後再進行計算。其次教會學生觀察題型,正確運用定律 性質,使計算簡便。再次提醒學生審題要始終貫穿整個解題過程,既要看全題,又要看運算過程出現的新數字 新情況,做到方法得當。比如 計算439 197,首先要...

如何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

要完成作業,第一步就是要審題。審題是正確完成作業的關鍵。在教學中,我發現有不少學生出現錯誤,並不是說題目不會做,上課內容沒有學會,而是理解不了題目的意思,也是缺少審題的習慣和審題的技能。所以,要想學生正確完成作業,教會學生如何審題也成了乙個必不可少的任務。具體要從哪些方面進行培養呢?一 養成指讀 多...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

小學語文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會讀書看報 習作和會說普通話。從語文課的特點來看語文是讀和寫的結晶。對於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必須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要結合孩子們的年齡特徵,要結合新課程標準中各學段的閱讀要求,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需要乙個過程。我們應該像培植盆景一樣具有耐心 精心 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