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民俗文化與語文學科綜合實踐活動研究

2022-08-25 14:12:08 字數 4289 閱讀 3373

——2011—2012第一學期計畫任務

活動時間:2011—2012第一學期

活動主題:學校民俗文化與語文學科綜合實踐活動

活動內容:

(一)走進學校,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1、參觀學校民俗文化,寫參觀遊記。

2、了解學校獨特的民俗文化,寫推介材料

3、聽學校傳統故事

4、辦乙份介紹學校文化的手抄報。

5、「我為學校做廣告」

(二)改進課堂教學

語文是民族文化的載體,語文教材的字裡行間無不流淌著濃濃的鮮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既感受、體驗到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表現力、生命力,又受到優秀文化的薰陶,有利於開闊視野,提高審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因此,我們努力營造語文課堂的文化氛圍,力求語文課多一點文化氣息,多一點原本屬於它自己的靚麗與芬芳,讓學生在課堂上領略到「文化」應有的甜味與魅力。

(1)創設教學情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創設多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意。或在教室的牆壁上張貼古代名人的畫像和書法家撰寫的名言警句,營造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或根據課文內容選擇恰當的****,把**語言與文學語言巧妙融合,渲染氣氛;或引用與課文相關的典故詩文,鋪墊蓄勢;或利用多**製作相關影像資料。

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之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中國文化藝術的精湛與美妙。

(2)挖掘教材內涵。小學語文教材所選的詩、詞、文、賦等古代作品,不僅積澱著豐富的古代文化知識,也積澱著豐厚的優秀傳統文化。人教版語文教材所選篇目大多蘊含著文化氣息,值得我們去挖掘、**。

據統計,我們現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課文佔課文總數的19.8%。這就要求教師在傳授語言文字知識的同時,認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涵,並通過恰當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真正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的合理核心與真正價值,從而自覺地接受優秀的傳統文化。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蘊涵的文化內涵:①從課文注釋、閱讀提示入手,挖掘有關文化常識。②從故事情節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內涵。

③從課文主題入手,挖掘優秀的傳統美德。④從課文詞句入手,挖掘相關文化背景、哲理境界。⑤從課文插圖、課後練習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品味文化意蘊。語文教材大部分是文情並茂的文學作品,語言表達豐美而深厚。因為語言文字具有民族性和歷史性,它承載著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傳達著生活氣息,泛著人文色彩的光芒。

教師要引導學生仔細品味文學語言、文學形象和審美情趣。

①從語言美中品味。古人說得好,「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而入情。」因此,語文課堂要引導學生品味語言,培養語感,感受真情。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春」用形象的描寫來表達峰迴路轉,困難之時又絕處逢生的境況;「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用富於情感的雙關語揭示了由於觀察角度不同,觀察結果也各不相同的哲理。透過語言文字,我們能體會到祖國語言的精妙博大,領悟到字裡行間產生的意境美。

②從形象美中品味。語文教材聚集了眾多的藝術形象,在他們的身上可窺見民族優秀傳統美德,我們在教學中通過剖析人物性格,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真、善、美,從而正確感知作品的形象美。如神話故事《女媧補天》中的女媧,不怕危險,心地善良,甘於奉獻,她的故事有著濃濃的中國情調。

教師可以順著課文的脈絡,深入講解女媧身上的傳統美德,引導學生充分感受。

③從情感美中品味。語文課程蘊涵著深厚的人文精神,課文中閃耀著人文的光輝。以小學語文教材為例,有流傳千古的古詩;有蘊含傳統文化又體現童趣故事;有體現古代智慧型、啟迪思想、弘揚傳統美德的神話。

引導學生詮釋作品中的情感,正是陶冶性情,高潔情操,美麗心靈的實踐。

④從個性化的閱讀中品味。朱熹主張「讀書窮理,當體之於身」。《語文課程標準》中也提到「注重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學生的體驗是有層次和差異的,教師要把起點定低一點,只要從一字一句,乙個小問題入手,細推深究,有所思,有所感即可。

(三)建立學習平台

問卷調查表明:大多數學生都想讀文化典籍,卻缺少針對性閱讀材料。為了解決這個弊端,我們在對取得顯著教育效果的「親近古詩文」經典工程的基礎上,通過開發《親近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校本課程,建立「親近傳統經典」網頁,舉辦學習論壇,增加閱讀量,激發閱讀興趣,從而加厚學生的文化底蘊。

(1)編寫「傳統經典」教材:語文歷來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是語文的靈魂,學習語文就是學習文化。本教材以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為根本目的,結合我市的歷史和人文資料,立足於學生的文學積累,採用單元專題形式編排,每個單元乙個主題,將適合學生理解的優秀篇章納入其中,並精心設計練習,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實踐**能力,對學生進**感薰陶、明理啟智,提高他們的文化品味,拓展他們的文化視野。

(2)建立「親近經典」網頁:充分利用網路資訊資源,指導學生利用網際網路上的文化**和詩歌專門**獲取資訊,並將收集到的文字、**、聲音等資料匯集到一起,通過對資料的整理、重組和內化,將研究成果製作成網頁。

(3)舉辦語文學習交流論壇:每月舉辦一次語文學習沙龍,交流讀書心得,尋找讀書知己。為了促進大家相互學習,互相受益,訓練思維,在交流會上設立專題引發討論,引起爭鳴。

通過討論,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對作品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3.探索教學模式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化內涵,探索教學模式,改變了語文課堂結構,給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學習、合作**的機會,營造了充滿人文精神的課堂教學氛圍。

(1)詠誦式。所謂詠誦式教學模式是指引導學生大聲吟誦並熟讀詩詞曲賦中的精美

語言,從而體會文字的內涵,領略古詩文的音韻特色,豐富積累而形成語感。如教學杜甫的五言詩《絕句》,首先劃分古詩的意頓和音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再指導學生聲情並茂反覆誦讀,做到「一章十遍讀,一句十回吟」,然後配以委婉低沉的古箏樂曲,要求學生放低聲音,放慢速度,輕聲誦讀,邊讀邊體會,讀出詩詞抑揚頓挫、回環曲折之美。靜止的畫面與聲音形象融為一體,學生身臨其境,與情感產生了共鳴,就會充滿熱情地投入其中,品嚐到吟詠誦讀帶來的甜美滋味。通過誦讀含咀,薰陶漸染,優秀傳統文化在「潤物細無聲」中內化為學生的良好道德。

(2)蒐集式。本著「匯知識之萃,補教材之缺」的學術精神,我們以作業的形式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或假期蒐集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資料。如「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人物」、「成語故事」、「歇後語、諺語」、「湖州歷史人物事蹟」、「湖州老話」、「中國傳統節日傳說故事」等。

然後,在任課老師的指導下,對蒐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彙總和交流。實踐證明,引導學生學會蒐集整理資料取得了一舉多得的效果:既弘揚了民族傳統文化,又培育了愛國愛鄉的熱情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的精神;既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尤其是在閱讀方面,學生更進一步明確了怎樣讀書和讀什麼樣的書,閱讀更有針對性了。根據我們在課題結束時對學生的不完全調查,學生在課題實施的一年內所蒐集並閱讀的書籍涉及了「四大古典名著」、唐詩宋詞、成語故事、寓言傳說、文言經典等,大大開闊了學生的眼界,豐富了他們的知識。閱讀層次不斷提高,許多學生在閱讀中改變了對閱讀認識上的不足,捨棄了對於漫畫、流行**的興趣,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更有利於其豐富知識,提高文化素質的書目上。

(3)活動式。成都是歷史文化名城,是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有著特殊價值的文獻名邦。我們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裡學語文、用語文,從而提公升文化素養。

我們通過開展「尋訪家鄉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家鄉特有的節慶、習俗、名勝古蹟的由來,引導學生挖掘、體驗和感受家鄉節慶習俗中蘊含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語文是我們的母語,現實生活中有取之不竭的語文源泉,把書本學習同實踐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成為文化知識的消費者,成為文化知識的發現者,從而使學生在經歷語文實踐過程中逐步掌握語文規律,發展語文素質。這種多渠道的教育形式,將人類的優秀文化成果內化為學生的人格、氣質、素質,使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充盈胸中,良好的人文素質也在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下逐步形成。

(4)研討式。即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創造性地理解和運用教材,改變語文課堂教學結構,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合作**的機會,努力構建充滿人文精神,充滿研討氛圍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實踐研究,「語文新課程與弘揚民族文化」課堂研討模式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提高。

如今已初步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文化課堂」教學模式::a 「設——讀——品——延」散文教學模式;b 「設——挖——延」「設——讀——品」文學類課文教學模式。c 「引——設——讀——究——拓」詩歌教學模式。

通過研討**,學生體驗感悟到了課文中蘊含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民俗風情和民族情結。祖國五千年豐富多彩、波瀾壯闊的文化氣息透過一次次的研討氛圍呈現出來,使學生受到感染和薰陶,人文素養得到了有效提公升。

(四)開展實踐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民俗文化教育方法分析

作者 陳奇川 讀與寫 上旬刊 2015年第03期 摘要 民俗文化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智慧型的結晶,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它是中華民族精神 性格的凝聚。面對當前各國文化相互碰撞 交融的大環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我國民俗文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 從多個方面論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民俗文化教育的方法...

山西朱朝輝民俗文化村建設與發展計畫書

憑心而論,朝輝你與我在多年的相知下,我勉為其難的答應了你的要求。我承認我不是乙個這方面的專業高手,但是在你的重托之下,我明白自己的肩上承載著什麼。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方能以勤補拙。這個方案是我對我們的未來的乙個初步的構想與設計。一 名字 朝陽哥前期起的名字 山西朱朝輝民俗文化村現在想想...

利用資訊科技與語文學科整合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均安星槎小學陸志豪 21世紀的教育是終身教育,任何人都需要隨時更新觀念,學習新知識,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否則將會被社會淘汰。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是進一步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歷史程序。而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整合,原來的學科課程將會出現嶄新的面貌。資訊科技與語文教學整合,是 資訊科技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