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專業戰略合作模式研究 仝

2022-08-21 09:27:06 字數 4427 閱讀 1075

錢巨集、仝澤柳

常州建東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旅遊教研室

[摘要]當前,酒店管理專業的校企合作的內容還比較簡單、層次還比較膚淺,不能真正從培養專業人才、優秀人才的角度進行合作,根源在於校企合作的觀念還比較落後。本文從戰略合作、系統構建的層面,通過對星級酒店實地調研,結合學院校企合作多方實踐,探索適應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深層次培養人才的模式,期冀提公升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層次,增強專業吸引力,構建酒店管理專業學生清晰職業發展道路。

關鍵詞:戰略合作模式、校企合作、酒店管理專業、星級酒店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酒店管理專業是高職教育中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具有代表性的專業。一方面,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酒店數量持續增長,對酒店服務人員、管理人員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大;另一方面,學校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因培養水平較低,不能適應基層管理工作的需要,導致大量畢業生滯留在「服務員」的層次,無法滿足他們對價值觀的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最終失去行業發展信心,半數以上的畢業生選擇轉行。

通過對常州大酒店、常州九洲環宇大酒店、常州陽光國際大酒店、常熟國際大飯店、鎮江丹陽金陵大飯店等星級酒店的實地調研,結合我院這些年開辦酒店管理專業的教學嘗試及校企合作的經驗,筆者認為,當前不是合作形式出現的問題,而是在於合作的深度上還達不到培養的要求。具體來說,當前學校培養和企業培養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儘管雙方有合作,但是出發點不同,企業是為了解決用人短缺的問題,學校是為了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企業是從學生畢業後才開始考慮畢業生的職業發展規劃,學校考慮的學生發展階段則是從入學到學生畢業。這兩個階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斷裂」的。

所以,出現問題的根源在於,「校企合作」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培養」,充其量是學校「學習」和企業「就業」的接軌。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戰略合作模式的研究除了關注「培養模式」的系統性,更強調系統的內涵和可操作性。從提公升學生的培養層次出發,在三年的高職教育期間,不間斷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確保學生在畢業的時候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減少甚至消除學生剛踏入社會因「層次較低」而帶來的「陣痛」。

因此,筆者認為,辦好高職教育,尤其是像酒店管理專業這樣緊密貼合服務性行業的專業來說,轉變觀念,創新意識,從學生入學就將教學環節和酒店企業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走職業化發展道路才是正確的培養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服務意識,增強行業發展信心,提高進入行業的門檻,避免在「低層次」持續徘徊。

二、 酒店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存在的本質問題

當前,絕大多數職業院校都能意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為此和酒店方面開展了各種各樣的合作活動,如到酒店進行認知實訓、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從最終的成果來看都不甚理想。從形式上來說,開展這些產學活動無可厚非,但在操作過程中缺乏有效監控,忽視了合作方式的有效性,因此,形式掩蓋了本質。

1、對「校企合作」的理念認識不深刻

校企合作的本質是學校和企業共同合作,培養人才。但現實是,學校向企業輸送了人才,解決了企業用人難的問題;同時,企業接納了實習生、畢業生,也解決了學校的實踐教學和就業難的問題,雙方達成了共贏。但我們忽略了乙個尤為關鍵的問題,如果我們輸送的是低層次的實習生,學生畢業後就會出現人才流失的現象,也就無法持續、徹底解決企業的用人難問題,反過來,學校培養的人才也就無法達到合格甚至優秀的標準,也就變相地降低了專業吸引力和行業吸引力,在招生和就業方面就會出現連鎖反映。

因此,「校企合作」的本質不是「輸送和接收」的問題,而應該是「共同培養」的問題。學生在校期間,應該由學校和企業共建乙個適應雙方發展的模式,共同培養適應企業發展的優秀人才。

2、酒店管理專業的「培養層次」還較低

通過對酒店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大量酒店管理專業實習生、畢業生的調研,我們發現,決定學生能否留在酒店行業發展的因素有兩個:一是,是否有較為合理的可接受的待遇;二是,是否能滿足他們崗位的成就感,即是否已經脫離了「服務員」的角色,走上基層管理崗位。

當前,基層服務人員的收入相差不大,基本上在1500—2000元之間,和其他服務性行業不相上下,因此,酒店行業對需要重新從服務員做起的畢業生來說,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顯然,第乙個因素是社會行業現狀,很難改變。如果能滿足他們對崗位成就感的需求也能增強他們行業發展的信心。

從酒店行業的崗位結構上我們可以看到,服務員上面是領班,領班上面是主管。如果我們培養的層次能從「服務員」提公升為「領班」,我們就可能保證80%以上的人才保持率;如果我們的培養層次能從「服務員」提公升為「主管」,那我們的人才保持率就可能保證90%以上。因為,崗位的提公升一方面滿足了他們對事業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滿足了他們對待遇的需求,因為,目前領班、主管的待遇相對服務員來講要上乙個檔次。

絕大多數職業院校都將酒店管理的培養層次定位在經營管理人員,但是這個概念過於模糊。很多學校的畢業生面臨就業的時候仍需從基層服務員做起,因為,求學期間,學校並沒有將這個過程納入到培養系統中去。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在校的三年時間,讓他們完成從「基層服務人員」到「基層管理人員」的飛躍。

3、企業的「用人標準」誤導了學校人才培養的方向

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存在這樣的觀念:學校只要緊緊圍繞企業提供的標準進行定向培養,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也就滿足了企業的真實需求。但事實上,我們調查的結果顯示,即使我們按照標準去培養人才,也很難取得理想的結果。

究其原因,我認為,這種依據企業標準進行定向培養的方式並不能夠真正滿足企業,或者說是不在適應行業發展的真正需求。所以,這種拿著別人的標準來培養人才的模式在酒店勞動力剩餘而人才相對短缺的社會背景下,已逐步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高職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定位是基層服務和管理崗位,所以,只有通過企業和學校的「共同培養」,將教學和實踐系統融合在一起,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過程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4、人才培養缺乏「氣質培養」的內容

職業發展順利最重要的乙個條件就是看起來要「專業」,即擁有行業發展必須具備的「氣質」。學校注重對系統理論知識的培養,酒店要求學生有相當的專業技能,但從學生的角度來說,更看重的是職業發展的道路。根據酒店管理人員的經驗,作為一名優秀的酒店基層管理人員,應該有莊重的外表、幹練的個性、豐富的內涵、系統的行業知識、足夠的親和力、熟練的動手能力。

專業知識和熟動手能力都可通過系統的培養形成,而對學生個性、涵養、親和力等氣質因素卻鮮有考慮。因此,當前人才培養這個「漏洞」必須及時彌補,否則不利於學生的職業發展,也不利於行業水平的提公升。

三、建東學院酒店管理專業「戰略合作」模式的構建

(一)人才培養思路

當前,酒店管理專業在校三年期間,大概的培養思路是「公共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實習就業」。這種培養思路最大的問題是隔斷了學生職業發展的自然規律,每乙個環節相對學生來講,都是陌生的,都是毫無關聯的,因此,學生普遍會形成一種「茫然」的感覺。即學習的知識到底有什麼用,有多少能用得到。

結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和行業發展需求,建東學院經管系教研室提出新的發展人才培養思路,即按照「服務意識形成期——專業氣質發展期——職業發展提公升期」這三個階段(見圖1)。

服務意識形成期,重點幫助學生樹立行業發展服務意識。通過行業介紹、思想教育、短期實訓感知等環節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穩重踏實、勤勉上進的服務意識。

專業氣質發展期,重點通過系統專業知識和行為規範培養學生的行業氣質。包括系統專業知識教育、心理素質鍛鍊、行為禮儀規範等方面深化學生的行業內涵。

職業發展提公升期,是通過實習環節明確學生發展方向,結合學生個性特徵和技能水平,幫助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職業定位,盡可能讓學生在畢業前能夠勝任或者走上基層經營管理的崗位。

(二)「雙向互通,共同培養」戰略合作模式構建

「雙向互通,共同培養」和「校企合作」的最大不同在於,教學培養的每乙個環節都盡可能實現雙方共同參與,而非理論教學在學校,實踐教學在酒店。此外,對學生的評價考核上,筆者認為也應該有所創新,需要雙方共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評體系,包含對學生業績(學習成績和實訓成績)的考核,也包括對學生綜合表現(個性、心理和能力等)的考核。考核形式既有評價(分數或總結),也有激勵(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

考核主體由學校和酒店共同參與,共同考核。

(三)人才培養評價指標體系分解

圖3: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指標體系

通過調研,結合酒店行業對人才標準的要求,我們將酒店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指標體系分成三個部分,即素質指標、能力指標和業績(成績)指標。以前,酒店管理專業大多從理論和技能兩個指標去考慮問題,忽略了素質、能力等隱性指標的設定和考核。

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對素質指標和能力指標,可採用學校的日常考核和酒店實踐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通過設定相應的管理規範和工作業績要求進行綜合考核。借鑑酒店對員工素質能力的五級指標體系(5、4、3、2、1),沒設定乙個教學、實踐或日常管理環節,就進行綜合評價的方式進行考核。

(四)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

對學生而言,在校期間,最看重的是對其個人價值的認可,所以,採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在能力、氣質。對表現優秀的學生,可採用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揚,對表現一般的同學,要能夠及時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同時,共同制定一套適應個人發展和提高的方法和措施。再次,要鍛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積極主動的心態,可採用小組形式進行綜合評價和激勵。

總之,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必須改變思路、創新模式,從細節處進行深入培養。酒店管理戰略合作模式的研究,不僅要搭建乙個更為系統的培養體系,更要從思想教育、專業知識體系構建、專業技能提公升等多方面、多層次入手,利用酒店行業發展的大好趨勢,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品牌,為酒店業的發展提供一批有影響力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東耀酒店管理集團合作模式

t8傳媒甘健整理提供 1.技術輸出 合作方為提高自身酒店餐飲的經營管理水平及出品質量,引進集團品牌及廚政團隊。集團負責整合合作方菜品結構,提公升菜品質量,豐富菜品品種,制定菜譜及標準食譜 負責制定服務標準及培訓計畫,組織提公升服務質量 為合作方提供或推薦經營所需的技術人員。2.委託管理 受託派出管理...

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一 高校工商管理專業開展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1.提公升學生的應用能力是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當務之急。工商管理專業是培養德 智 體 美 勞全面發展,熟練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的前沿理論和實用技能,並能正確運用工商管理的方法和技術對工商企業進行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的應用型工商管理人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更加注重實踐性...

電氣資訊類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與實踐

作者 樊曉虹韓耀飛 大學教育 2013年第12期 摘要 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是電氣資訊類專業在地方性高校中所採用的主要教育模式,它以地方產業為依託 面向地方大眾產業,積極構建產學研結合平台,調整專業設定,建設課程體系,建立電氣資訊類實踐教學評估管理體系,使電氣資訊類專業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不斷培養出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