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中的幾點淺見 修改後

2022-08-19 01:51:04 字數 2635 閱讀 8241

東大街小學王東

由於自己曾經多次擔任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經常遇到這種情況:平時口齒伶俐,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一旦遇到作文課就束手無策,不知道從哪兒下筆;或者是短短的幾句話就說完了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許多學生家長對這種情況也不知從哪兒著手,只是一味的給孩子購買大量的作文指導類書籍,但是收效甚微。

這成了學生、教師和家長都很頭疼的事情。

面對這種情況,我仔細回顧反思了一下自己的作文教學,思索著,怎樣才能使學生對作文課感興趣,敢寫,願意寫,會寫呢?得出了以下幾點淺見:

一、給學生「減壓」。作文的本質特點就是通過語言文字再現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心靈的流露,是對生活的思考,而不是矯揉造作。而有的教師過分強調作文的意境,過分強調華麗的詞句,這個要求對小學生來說太高了。

正因為教師這種過高的要求,學生感到作文太難了、思想壓力增大了,未寫先怵。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畏懼作文的心理障礙。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對作文概念的理解上必須講清作文的本質特點,使學生覺得作文原來並不神秘,並不難於上青天,而只是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想通過一定的方法記錄下來。

有一次,以「參觀燈展"為題寫一篇作文。開始,學生覺得無從下筆,很難寫。我耐心地加以引導,首先讓大家把自己看到的以及最感興趣的說出來,然後要求大家只要直觀地有重點地寫出自己所見到的冰展的奇與美就可以了。

效果果然不錯,同學們不再覺得難了,都按時完成了作文

二、選擇合適的課外書籍讓學生讀。經典著作的閱讀對中小學生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文學類的經典書籍,對在潛移默化中完善學生的人格,培養他們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選擇的詞句應當淺顯點,在內容是通俗易懂,讓學生讀了對作文有幫助。

例如《十萬個為什麼》、《上下五千年》、《成語故事》、《名人傳記》這類寓教於樂的書籍,又有趣又長知識還陶冶情操。

三、不必呆板地按教學計畫規定學生作文次數,在課堂上限定時間,這樣練習機會太少了。應在課餘時,讓學生留心事和物,把每天所見所聞,尤其是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不拘泥字數寫出來。這種方法可以用小作文的方式,這樣堅持練習下去,進步就快了。

四、自己命題。小學生活潑、好動、愛模仿、喜歡交際、喜歡表現,特別喜歡「結合活動,創設作文情景」這樣的學習方式。用做遊戲、參觀、表演、討論等活動為寫作的先導,不讓學生感到這堂課是作文課,而是參加乙個很有意思的活動,先讓學生在充分的感知和體驗的基礎上,充分地各抒己見,然後才叫學生把自己所想的、所說的整理出來,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比如在寫一種食品,我就先組織學生開展了乙個主題為「小小美食家」的活動,先讓學生品嚐美食,談美食,最後再寫美食,學生們可高興了,最後作文的效果當然很不錯。

學生有些寫作能力了,這時最好是讓學生自己命題,這樣他一寫就是實事,寫得也比較生動,學生也有興趣。或者在課堂上讓大家商量作文題目也好。否則,你出了作文題目讓他作,他不感興趣或者不願作,也沒有材料可以選擇,結果只能是閉門造車,胡說一通了。

五、注意啟發學生的創作精神。在學生的習作中,常碰到創造的新句子,因為他們是才練習,用詞不當或者語法不通。如果只是簡單的批對錯,就限制了兒童的創作性,打擊了積極性。

這時就需要給他適當的指導和鼓勵,使其繼續創作下去才好呢。

六、在平時講解課文內容時,不能光看重詞義的解釋和內容的理解,必須聯絡到寫作方法,文章的構成和布局等。作文要從打牢學生的基本功入手:一是紮實抓好口頭表達基本功,由講導寫。

口頭表達訓練從組詞、造句,到要求學生看圖說幾句話或一段話,再把說的寫下來,這樣由易到難,學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做到。二是指導學生寫好短文。如寫日記,看圖寫短文,把一件事按順序寫下來等,其中應以寫日記作為常練之內容。

在指導寫日記時,要根據小學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日記內容各有側重。例如,三年級側重於摘抄好詞、好句、優美片斷,四年級側重記事、寫人,五年級在

三、四年級的基礎上學習寫景、狀物,六年級在三至五年級的基礎上開始寫讀書筆記。這樣通過引導學生擴充套件自己的日記內容,使學生由抄到寫,由易到難,不斷提高自己的日記水平,為各年級學生寫好短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在作文批改上,應注意多段批和眉批,少總批。如果要總批,那就必須要具體詳細地指出每段的優點和缺點。像批什麼「不通順」、「不具體」等抽象的批語毫無用處。

對於學生苦心耕耘的結果,我們應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去評。教師要練就一雙善於捕捉的慧眼,用放大鏡去尋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 我們可以因為某個學生的文章有了乙個成功的開頭加以鼓勵,也可以為某位學生作文的選材特別好而給予高分,有的學生也許寫的文章並不怎麼引人入勝,但其中有幾個詞用得恰如其分,也不妨誇獎一番,甚至是幾個用得成功的標點都可以成為文章評改的精華所在。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乙個人只要體驗過一次成功的喜悅,就會激起他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慾望。首先我們應該相信每個學生的作文都是經歷好一番醞釀才寫出來的,我們要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成功之處,即使是最差的學生,也許他在寫這篇文章時比別人化了更多的功夫。在他滿懷希望能得到老師的肯定時,看到的卻仍舊是在他心目中無法超越別人的低分,這對他無疑是乙個巨大的打擊。因此,教師在批改中,若能對他的成功予以肯定,就能維持學生作文的長久興趣。

八、面批作文。和學生一起修改作文,主要就是為了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切忌不管學生作文毛病是什麼,提起筆就將所有不適合自己心理的詞句完全改了。

而是應該首先找出他這篇作文中最大的缺點是什麼,在這個基礎上,應該特別嚴格地進行修改。比如他詞句中可有可無的字太多,教師要逐句一一地替他勾掉,使學生一看便知道這次最大的毛病是什麼,下次就會注意克服掉。當然,別的毛病也要適當地修改,但應該看成是次要的。

下次可以將另乙個毛病,特別地批出來,這樣有重點的去修改,效果比較大。

作文教學中的幾點嘗試

作者 趙欣 科學導報 學術 2018年第31期 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佔很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到了高年級,作文在試卷中佔得分值很大,所以作文就成了老師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提起作文,也是學生最頭疼的事,因為有些學生不讀書,一節課也蹦不出幾個字,東拼西湊,好不容易寫完,也是前言不搭後語,中心不明確,面對當...

修改後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秋天的圖畫 教學設計 一 教學目標設計 1 知識目標 掌握本課15個生字,其中7個生字要求會認,8個生字要求會認會寫。2 能力目標 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的對自然景色的欣賞能力。3 情感目標 體會作者對秋天的景色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和讚美之情,培養學生熱愛秋天 熱愛大自然的情...

修改後的教學設計及反思

角的數法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從一般中總結出數角的個數的方法。2 利用總結的方法,計算多條射線組成的角的個數。教學過程 一 複習提問 提問 角有哪幾部分組成?學生回答。二 規律 1 1 出示 乙個頂點,兩條射線。學生回答有1個角。2 乙個頂點,三條射線能組成幾個角呢?怎樣才能既不重複也不遺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