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密鑰匙」

2022-08-14 05:12:06 字數 3073 閱讀 9552

桐梓縣新站鎮新站小學溫興輔

古語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意思就是「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

」而《學記》中「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又告訴我們:「開導學生,但不要牽著學生走;對學生提出較高的要求,但不要讓學生灰心;指出解決問題的途徑,但不要為學生提供現成的答案。

」這又要求教師在教給學生的學習方法時講究技巧,不能只顧「教什麼」和「怎麼教」,而應該重視學生「學什麼」和「怎麼學」的問題,不僅要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科知識,還要把「教會學生學習」作為己任,通過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讓學生掌握一把開啟知識寶庫的密鑰匙。那麼,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呢?根據多年來小學數學的實踐經驗,筆者提出如下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密鑰匙」,供大家**。

一、教會學生學會「觀察」

觀察是學生獲取知識,形成技能,增強理解,鞏固提高,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觀察能使學生產生興趣,興趣能產生學習動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觀察的物件,觀察的方法,再引導學生有序地、有針對性地重點觀察,在觀察中分析比較、綜合、抽象、概括,訓練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易被學生接受,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圓的面積計算」時,首先要揭示能否把圓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再求它的面積。在學生探索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將圓剪成乙個個相等的小扇形,拼成乙個與圓等面積的近似長方形。

接著,引導學生觀察、比較「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半徑、周長之間的關係。然後,讓學生根據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自己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一步一步觀察、分析、思考,不僅使學生掌握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還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探求新知識的本領。

二、教會學生學會「操作」

操作就是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有助於學生自覺掌握學科知識和相關的思維方法,獲取自我表現的機會和發展的主動權。通過操作活動,可讓學生親身經歷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可讓學生明確算理,發現規律,從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在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親自去實踐操作。

例如:在教學圓柱體的側面積時,可讓學生親自展開圓柱體的側面;在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後讓學生親自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探索出圓柱體的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教學圓錐體積計算方法時,可讓學生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體容器,通過倒沙子、倒水等操作實驗來發現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體積關係,從而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這樣就可把一些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會學生學會「思考」

教會學生思考,首先要讓學生生活在具有思考的環境裡。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創設恰當的教學情景來啟發學生思考,特別是在新舊知識的連線點,新知識的生長點,提出問題誘發學生思考,以便讓學生對數學資訊進行觀察、分析、推理、判斷,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聯絡,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思考的方法,單憑上課認真聽「講」是聽不來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學生自己的獨立思考來領悟。

只有學生不斷地品嚐到思考的樂趣,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習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這一節課中,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為什麼要至少包含它們公有的質因數,還要包含它們各自獨有的質因數?」這是這部分教材的難點,也是學生理解演算法的關鍵。

要教會學生思考,面對這一問題,許多學生不禁會想:「是啊,到底為什麼呢?急於尋「根」找「據」,思維積極活躍起來。

在教學「三角形穩定性」時教師營造情境,「教室裡的椅子晃了,怎麼加固一下?能不能利用所學的知識?」這樣迅速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使學生認識了數學知識的價值,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會學生學會「提問」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乙個問題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 教育家陶行知也說過: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由此可見,學生只有學會自主學習,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創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創設開放的課堂教學情景,營造積極的思維狀態和寬鬆的思維氛圍,竭力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想象力。

學生要善於質疑,教師要教會學生會問,遇到問題不要冒冒失失的向別人請教,要先審題、思考、思考再思考,實在找不出頭緒時再問。在問之前還要作相應的準備(1、問題準備:問什麼,怎麼問?

2、知識準備:設計這題的相關的指示,應先翻書查閱一下。)否則,即便有人給你講解你仍不會,摸不著頭腦。

如在教學《公因數及最大公因數》時,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了很多新問題:「找幾個數的公因數有幾種方法?怎樣才能很快找出幾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並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快自主**,解決了這些問題。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構建「創設問題情景――提出問題――引導探索――得出結論――提出新問題」的開放式教學模式,能促使學生的問題意識不斷增強,逐步養成敢於質疑、善於提問、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奧秘的習慣。

五、要教會學生學會「表述」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學生的語言發展和思維發展常常是相互促進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意圖,教會學生講清算理,歸納數學規律,說清有關概念的內涵,講清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內化。如:

在教學應用題的例題或仿例題的基本練習時,著重引導學生口述應用題的事理,已知條件和問題,關鍵性的詞語和關鍵句的含義;在分析數量關係時,教會學生用分析法的思路,按照「想要求……就要先求出……」的模式去分析,講清解題思路;或指導學生用綜合法的思路,按照「根據……和……可以求出……」的模式去敘述。鼓勵學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正確分析題裡的數量關係,流暢地口述出解題思路或算理。

五、要教會學生學會「總結」

現代教育的根本特徵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與合作交流」,最終獲得知識、經驗。也就是通過學生親自觀察、動手、思考、表述等教學活動,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發現規律,這是一節課成功的根本標誌。

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教師可以提供以下幾個例子,讓學生先計算,然後觀察、比較,並說出有什麼規律。

18×6+12×6=(18+12)×6

15×3+20×3=(15+20)×3

23×13+77×13=(23+77)×13

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合作交流,可自己總結出乘法分配律來。

總之,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至關重要。通過這樣的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密鑰匙」,這「密鑰匙」的思想,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發展規律。「密鑰匙」各部分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是乙個有機統一的整體。

用好「密鑰匙」,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動眼、動手、動腦、動口等感性活動中,積累知識,感悟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可取之舉。

教給學生學習密鑰匙

由於年代的久遠,語言本身的變化發展,文言文閱讀對初中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偏重字詞句的詳細講解及對文章內容進行先入為主的分析,忽視了學生的自身體驗與欣賞過程,因而使文言文的學習變得老師膩 學生煩。如何改變這種現狀,讓學生輕鬆而又高效的學習文言文,我做了以下嘗試,...

「興趣」是開啟學生智慧型之門的密鑰匙

讀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有感礦業五中孫憲會 假期拜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 我被書中教書育人的道理折服了。從書中我不僅找到了 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 考不及格的學生 的真正原因 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領域 腦力勞動的領域裡,對兒童缺乏個別對待的態度的緣故。也學到了蘇霍姆林斯基這位...

興趣 小學生英語入門的密鑰匙

兒童好奇心強,易於接受新鮮事物,他們樂於模仿,表現慾望強烈。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兒童的這一特點,以培養興趣為主,幫他們開啟英語學習這一扇門。那麼,如何才能讓小學生從一開始就喜歡學習英語呢?一 引發興趣,第一節課是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英語也是如此。濃厚的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