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2022-08-10 10:00:06 字數 4410 閱讀 8895

葉聖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

成良好的習慣。

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要學多少,成績要多好,而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從小學1年級開始,家長和老師都應該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問題。一旦發現有不良的學習習慣,立即給予糾正。

只要小學階段做到這點就可以了。如果過分注重學習成績,往往會收效不好。

請大家再看看我在現實教學中遇到的一些現象:

1、學習優秀的同學,字跡工整,做什麼事情都有條理;

2、讓學生練習時,有的同學才翻箱倒櫃找本子、修筆,時間上與其它同學差了一大截;

上面的這些現象,我想只有乙個理由可以解釋,那就是學生之間存在學習習慣的差異。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也不難發現,好的學習習慣總和成績優秀的同學相伴,而存在「小霸王」、「小懶蟲」、「小饞貓」、「小犟牛」、「小磨蹭」、「小馬虎」,現象的學生成績總在中下游徘徊。可見,學習習慣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之大。

小學生塑性大,向師性強,容易形成各種良好的習慣,也容易沾染各種不良習慣。因此,從小有計畫、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矯治他們的不良習慣是十分重要的。

小學生常見的學習習慣怎麼培養呢?

(一)、課堂中的學習習慣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培養學習習慣的主戰場,課堂中如果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掌握知識就會較為輕鬆,教學質量就會明顯提公升。

第一、在課堂中我們要培養好學生課前準備的好習慣。桌凳擺放整齊;檢查書本及文具是否齊備,削好鉛筆,吸足鋼筆水;本課要用的書和本子擺放在桌角;文具盒和上課要使用的文具有序、整齊地擺放在桌子的前沿;桌上不放任何與上課無關的其它東西(書本、食物、水杯等);身體坐正;保持安靜;要到其它場所上課的提前5分鐘集合整隊。

知識準備就是要做好預習,這個環節,我們經常想做而做不好,我們有時布置了預習任務,有的學生回家根本不預習,老師們檢查也無從下手。所以,我們建議:布置預習任務一定要明確,上課後的第1分鐘必須檢查,如果還是有困難,就利用上課後的1——2分鐘,讓學生瀏覽本節課的內容,是學生心中有數,不打無準備之仗。

第二、在課堂中要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課堂中,我們肯定會要求學生認真聽講,可有的學生課堂中就是不認真聽講,這和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夠持久有關係。

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

不想、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手裡不玩東西;

②讀書或看書時,眼睛看著書本;

③老師講課時,眼睛看著老師或黑板;

④在不需要討論時不與周圍同學講話;

⑤老師講課或同學發言時認真聽,不插話;

⑥要發言,先舉手。

這裡,包括傾聽同學的發言。聽同學的發言,邊聽邊想,同意的可以輕輕點頭表示贊同,若有補充或不同的看法,要等別人把話講完,在發表自己的意見。現在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會在意他人的感受。

首先,帶著要求聽。如要求學生邊聽邊想:同學的發言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

哪些地方你有補充?哪些地方有不同的意見?其次採用複述的形式,讓孩子說說剛才聽到的發言,也可以複述給教師的語言,解題思路,思考方法等,這樣可以溝通同學之間的資訊,取長補短,學會尊重他人。

第三、養成良好的發言習慣。

要求孩子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大膽發言,在孩子回答問題時,首先要求語言要完整,然後是表達流利,還要求音量適度。不要急於求成,而要一步一步的實施。在實施的過程中即使遇到學生回答不盡人意的地方,也要適時調控自己,絕不包辦代替學生說。

注意給孩子提供表達的平台和時間,認真的傾聽,適時的表揚,給孩子創造和諧的發氛圍,要讓他們說,大膽地說,即使說錯了也不要緊,教師應多鼓勵學生,表揚他勇於「說」的精神,不要讓學生覺得回答問題是中壓力而不敢說,不肯說。

第四、養成敢於質疑的習慣。

可能老師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學生有不懂的問題,很少能做到「不懂就問」,我也和大家有著同樣的感受,用現代教育觀念解釋,就是師生關係還沒有能真正的做到和諧、平等,學生還「怕」老師。我們要鼓勵學生敢於質疑,學生會提問,一方面說明學生對於學習的內容有著清楚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能把疑難的問題放在課堂中解決,不會日積月累。教師要注意發現和把握學生出現的疑點和難點。

並及時鼓勵學生主動質疑問題,組織引導學生討論解決這些疑難問題,對主動質疑問題或獨立解決疑難問題的學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大力表揚。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

(二)、作業時的學習習慣

完成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實踐活動。常有這樣的現象,20分鐘作業還沒寫好,下死命令3分鐘內必須寫好。3分鐘到了寫好了,可字一塌糊塗。

這時我們就疑惑了:是要質量還是要速度?

對於作業的要求,我們可以用「對不對」「快不快」「好不好」三個層次來進行衡量。「對不對」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做對了,才能達到作業的目的。「快不快」是在做對的基礎上的速度和效率要求。

「好不好」是對作業目的的更高層次的要求。如何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主要是處理好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 養成書寫的好習慣

以數學作業為例:書寫良好的數學作業,不僅反映學生的知識技能水平。而且也反映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習慣。

要字跡工整、清晰。作業的格式、數學的書寫、數學符號的書寫等等都要規範,該用直尺要用直尺,該用圓規就得用圓規,該空行的要空行。數學學科不同於其他的學科,書寫不規範,就很有可能看錯數字或符號,導致計算的無謂失誤。

我們每次批改作業,發現不按格式書寫或出現錯誤,都要用恰當的記號指出作業中的錯誤,要求學生「有錯必糾」,及時訂正。放過他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姿勢正確。

當然就不必說了!

第二、 養成審題的好習慣。

在第一次知識檢測中,許多的老師對試卷進行分析時,都有這麼一句話:審題不清。學生在作業時往往會提筆就做,不去認真的讀題、審題、分析,而是「想當然」、「老師講過」或「我會做的」,這樣往往會嚴重影響作業質量。

在我們的平時教學中,常為了抓緊課堂40分鐘,往往把題目的要求自己一手包辦,代替學生讀題,仔細地幫學生分析題目的要求,沒有讓學生養成獨自審題的習慣,部分學生已經依賴了他人的講解,所以解決問題時,學生就會對要求理解不深不透,考試的時候自己對於題目的分析理解能力自然會下降。在審題習慣的培養上,教師一定要做一名「懶」老師,該讓學生理解的要求,讀的題目一定要讓學生獨自完成,逐步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第三、 養成檢查的好習慣。

學習如同耕作,不能只講耕耘不講收穫。只有及時檢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穫,以便及時訂正錯誤。很多同學習慣是做完就行,不求其正確性,就連解方程,這種非常方便檢驗的題型也懶得去檢查,更不用說其他題目了。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是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二是說明這部分同學做事不夠嚴謹、縝密。

有很多的學生在答題後,不是沒有去檢查,而是「不會」檢查。常聽孩子考試卷後交流:我查了5遍!

很多孩子看上去是在「拼命」地檢查,如果教師仔細觀察或者向他們進行詢問時,就不難發現,他們都是用眼睛看來看去,內心的思維卻總是認為自己這樣做是對的,老停留在原有的思維模式當中,因此這種檢查就變成「穿新鞋、走老路」,沒有意義,也毫無效果。幫助孩子養成檢查的習慣,是乙個過程,而且就應該從低年級開始。

(三)、學習習慣的培養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是乙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逐步形成的過程。所以,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具體情況,結合能力增長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小到大,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

第一、 習慣訓練持之以恆。「習慣彷彿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牢不可破。」這個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型。

他把習慣比喻為一根繩索,每次行為的重複,就相當於又為它纏上了一股繩索。很顯然,每天纏,不斷纏,纜繩會越來越粗,終於有一天,會粗到牢不可破。美國科學家的研究,乙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

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乙個月。我想這只是乙個平均數,養成的習慣不一樣,每個人的認真程度不一樣、刻苦程度不一樣,所用時間肯定不一樣。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老師們要反覆抓、抓反覆,對不段出現的壞習慣,不要氣餒,而要耐心訓導,直至徹底改掉。

第二、 杜絕「5+2=0」現象。5天學校的教育成果和養成的習慣還來不及鞏固,就可能在週末的兩天中因受各種各樣不良因素的影響而消失殆盡。調查發現,存在「5+2=0」現象的孩子佔相當比例,尤其在農村,這種現象更為普遍,這當中既有成績差的學生,也有成績好的學生,因此,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要杜絕這種現象,一要不段的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二要尋求家長和社會的幫助。

第三、 整體發展,互相促進。除了學習習慣外,還要養成的良好習慣有很多,如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等。它們都源於學生的學習、生活,它們之間具有很大的關聯性,如乙個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就為他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等創造了條件,乙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粗心大意,要在學習中養成認真細心的習慣是很難的。

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單槍匹馬,孤軍作戰,不僅要與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等結合起來,還要與學校、家庭結合起來,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播下乙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就是說習慣可以決定乙個人的命運。」(薩克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進而「會學習、」「會求知」、「 會探索」、「會思考」、「會辨別」,在不知不覺中,塑造學生良好的品格,糾正學生心理和行為上的偏差,使學生各方面習慣都得到有效培養,使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每位老師應該承擔的責任。

只要我們每一位老師對每一位學生「不拋棄、不放棄」,相信我們每位學生都會有乙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十分重視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培養。學生如果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如 認真的學習態度,以學習為樂趣 自覺地看書 寫字,積極動耳 動眼 動手 動口的習慣 自學的習慣,課前預習 課後及時複習等,就會主動地進行學習。一 養成習慣貴在躬行實踐。作為一位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實踐家,葉聖陶先生非常...

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初探

大理州永平縣水洩鄉咱咧村完小徐映楊 學習習慣是學生在長期的學習 生活中逐漸養成的不易改變的較穩定的行為傾向。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通過不斷培養,良好習慣就會從不自覺到自覺,從被動到主動,最後內化為自身的一種素質而長久地固定下來。不良的學習習慣總在無意識地...

談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得先改掉他們的不良的行為習慣。學生的不良行為是指學生經常違反行為習慣或犯有比較嚴重的過錯。這種現象在學校中,雖然只是發生在極少數學生身上,但是,矯正不良行為習慣是直接關係到他們的成長,而且對全體學生的行為教育也有重大影響。因此,教師應把這項工作當做自己的一項光榮而艱鉅的任務,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