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新課標下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

2022-08-10 05:18:06 字數 4739 閱讀 5301

而在新課程標準中則摒棄了教師的一言堂,要求教師改變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倡導學生擅於設疑,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關注的是學生掌握和獲得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教學觀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要實現新課程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與價值觀方面的總體目標,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就必須積極探索「開放式」的教學方式。

二.「啟發式」教學思想和兩種「開放式」教學方法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憤:心裡想弄明白而還不明白。啟:

啟發。悱:心裡想說而說不出來。

發:啟發。這句話說的是:

學生如果不經過思考並有所體會,想說卻說不出來時,就不去開導他;如果不是經過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時,就不去啟發他。這就是孔子重視和提倡的「啟發式」教學思想,對教師來講,應該通過自己的外因作用,調動起學生的內因的積極性。

啟發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採用啟發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以促進身心發展。這裡要著重說明,啟發式教學不僅是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思想,是教學原則和教學觀。當代世界各國教學改革無一不是圍繞著啟發式或和啟發式相聯絡。

在2023年前,大多數教育者認為科學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過直接教學讓學生學習大量的科學知識、概念和原理。2023年杜威在美國科學進步聯合會的發言中第一次對這種方法提出批評。他說,科學教學過於強調資訊的積累,而對科學作為一種思考的方式和態度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杜威認為科學教育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習大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或方法;他最早提出在學校科學教育中要採用「**性學習」方法。

**性學習指學生通過類似於科學家科學**活動的方式獲取科學知識,並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科學的方法和技能、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科學觀點和科學精神。

**性學習是一種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從學科的概念、規律開始學習的方式變為學生通過各種事實來發現概念和規律的方式。這種學習方式的中心是針對問題的**活動,當學生面臨各種讓他們困惑的問題的時候,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產生一種**的動力,支援他們不遺餘力地自已去探索。

**性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如果不親自參與**,學生就無法理解科學**的艱難,無法體會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科學家怎樣通過一次一次的嘗試來解決問題。參與**可以幫助學生領悟科學的本質。**性學習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一種能力,一種在常態中發現問題的能力。

也就是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問題的能力。在發現問題,**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學習。他就要作出各種猜測,要想法尋找問題的答案,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對問題進行推理、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向,然後通過觀察、實驗來收集事實,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如查閱文獻資料、檢索等)得到第二手的資料,通過對獲得的資料進行歸納、比較、統計分析,形成對問題的解釋。

最後通過討論和交流,進一步澄清事實、發現新的問題,對問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要留意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細心呵護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觀察、思考身邊的自然現象,引導他們自覺地提出疑問,激發**的興趣。如:「天狗吃月」的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

狗為什麼要伸長舌頭?冬天人講話時為什麼會有一團「白氣」呼出?燈泡和日光燈用久了其玻璃壁為什麼會發黑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教學中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問題。

實驗是進行科學**最重要的環節,通過實驗現象可以引發很多問題。如:把兩個雞蛋分別放進裝有水和醋的杯子中,雞蛋會下沉還是上浮呢?

學生一般都會回答下沉。然後教師做演示,發現雞蛋在水中是下沉的,而在醋裡的雞蛋先是下沉,蛋殼表面產生大量的氣泡,然後會慢慢上公升,最後浮在液面上。學生對這一現象感到奇怪,產生了**的慾望,心裡就想要了解兩者的區別。

又如:在講解「物質變化」時,事先準備好澄清的石灰水,然後讓學生用嘴通過玻璃管向裡面吹氣,學生發現「水」變得白色渾濁不清,學生看到明顯的顏色變化會產生極大的興趣,想要問明白其中的道理。

讓學生自主地、快樂的、**學習,課堂上學生們交流資訊,發現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後學生結合課堂**討論的結果,寫出對存疑問題的認識和看法,從而學會新知識,體驗和掌握解決問題方法,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習的興趣,產生自主學習的源動力,真正成為學習過程的小主人。

在2023年,「生本教育」教學模式在我國首開「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先河,起到了榜樣示範作用。

「生本教育」教學模式是由華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主持開展的,由課題研究帶動的大型教育整體改革實踐。

生本教育主張教育應實現由「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轉變,即把為教師的「好」教而設計的教育轉向為學生的「好」學而設計的教育,是學生在老師的組織引導下的自主學習。生本的課堂是學生知識、技能、情感和價值觀全面發展的課堂;在教學組織上,生本教育鼓勵先學,以學定教,少教多學,直至不教而教;採用個人、小組和班級的多種方式的自主學習,實現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生本教育提倡減少或最終取消學習成長期的頻繁統一考試,不干擾學生成長期的成長,把考試評價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或科任教師,把教學過程中的評價活動改為評研活動,削弱日常評價的比較競爭功能,鼓勵「為而不爭」。

鼓勵學生用成長期的生動、活潑、主動、自然、豐富的積累和感悟,取得優異的終端考試成績。

歷經12年研究,生本教育共同體蓬勃發展,由最初的15所實驗學校發展到現在200多所,遍及廣東、山東、湖北、貴州、遼寧、江蘇、江西、新疆、內蒙、雲南、安徽、香港、澳門等地,取得了豐富的理論和實踐成果。許多薄弱學校因此改變面貌,成為社會認可的學校。廣大教師在生本教育的實踐中充分體會到教育的真諦,享受到教育的樂趣,得到良好的專業發展。

三.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素養的要求

教師作為新課程改革實施的主體,教師能否深入的貫徹實施新課程改革,將直接關係到新課程改革的成敗。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素養要求做個全面深入的研究,為廣大教師盡快的適應新課程改革提供一些意見,從而使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素養得到明確:作為一線教師,在保持原有的職業素養的同時,還必須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師角色,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改革,逐步實現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

1.新課程要求教師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師角色。

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少地傳遞現成的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學生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也就是說,新課程的教師除履行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職能以外,教師還將成為所教學生的學習顧問,即學生學習過程中可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拿出現成真理的人。由此可見,現代教育要求教師不光要在課堂裡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方法,激勵學生思考,去發現問題;後一層面對教師提出了更難的要求。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已經開始,教材已經作了非常大的調整,內容充實,資訊量大增,尤其是文科教材更為突出;如若按過去傳統教法,教師是無論如何也教不完教材內容的。只有教師更新觀念,轉變角色,改革教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方能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要求任課教師應少些現成結論的灌輸,適當增加啟發學生思考的內容,使教學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變成教師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的過程;變成教師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的過程,變成教師針對學習內容選擇不同學習方式的過程,變成教師引導學生形成情感體驗的過程。

教師可通過開展課堂討論、組織辯論會、知識競賽等各種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正確的思維習慣,形成理性的思維方式,從而為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這是乙個艱難的歷程,是一次質的革命,也是教師角色的大轉換,正因為難,才越顯其可貴。

2.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體現互動教學、興趣教學、快樂教學。

興趣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樂於、主動親近它,並且能興致勃勃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和探索中,變「苦學」為「好知」, 「厭學」為「樂學」,我們的教學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1).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對教材處理及教學過程的設計力求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於一體。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撥動興趣這根敏感的神經,就能改變學生學習狀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在教學設計中要善於從學生實際出發營造教學情境,要高度關注和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引發學生發現、提出、解決問題;要注意師生互動方式;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和教學安排,力求在內容的選擇、課型選擇、知識的呈現方式、問題的設定、鼓勵學生動手並獨立思考等方面,最大限度的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與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履行組織、指導職責、示範作用和傳授知識的同時,高度重視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啟發、指導和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傳統學習方式。

(2).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對教材處理及教學過程的設計力求寓教於樂、寓學於樂、寓教於玩、寓教於學。

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快樂教育」的思想。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這裡的「好之者」可以理解為喜歡學習、善於學習的人;「樂之者」,可以理解為懂得快樂學習的人。喜歡學習善於學習的人,其學習效果固然好,但快樂學習的人,其學習效果則會更好。被很多人稱之為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牛頓」的英國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理論家赫·斯賓塞(herbert spencer)在19世紀便以「快樂」二字作為教育哲學的中心思想,他提出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麼樣的狀態下教育最有效。

經過他數年的教育實踐和大量的心理學研究證明:孩子在快樂狀態下的學習最有效。「快樂教學法」是解決當前教師苦教、學生苦學問題有效辦法。

快樂教學法要求教師通過剪接、粘合、濃縮、擴充等手法將枯燥的書本內容進一步生活化,並用遊戲、娛樂、趣味語言、動作手勢、示範表演、簡筆畫等形式,為學生創設自由的意境、舒適的心境、愉快輕鬆的氣氛,輔之以多**教學手段,使學生飽嘗愉快的感情體驗,從而樂於學、樂於練、樂於記憶。 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活動的效率。

新課標下數學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更透徹的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顯得尤為重要,授人與漁與魚的道理將是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對的重要問題,那麼在教學中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呢?本人結合經驗談一些具體做法。加強實踐活動,增強創新能力。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通過實驗 動手操作 嘗試錯誤和成功等活動,讓學生接觸貼近其...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方法

新課標下如何進行語文教學 課堂教學改革是學校教育改革的主渠道。然而,語文課堂教學耗時多 收效低 吃力不討好 的尷尬現象已是人所共知。有效的語文教學,就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措施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 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進步與發展,使之語文素養得到提公升,並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要提高語...

新課標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方法

一 營造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生生來就是求異,喜歡創造的。教育學告訴我們,創造能力的培養與個性密切相關,長期服從的人根本不會有創造性,只有奴性。因此,創新活動是在寬鬆,無拘無束中進行的,讓學生敢說 敢做 敢幹。教師的寬容 期待 激勵是孩子們創新至關重要的誘發因素。教學中要打破教師教什麼,學生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