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隨想 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2022-07-11 08:21:06 字數 1193 閱讀 9868

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上個星期,我們語文組參加了在實驗中學舉行的全市課堂教學團體大賽,兩天的聽課,讓我對語文課堂教學有了一些的認識。

這次的比賽選的是高一第二學期的《燭之武退秦師》。提到這篇古文,似乎和我還有一些小小的緣分,當時應聘澤州一中時就講的是這篇文章,省實驗中學驗收恰好抽到我,講的也是它。可以說我對於這篇古文已經是很熟悉的。

但這次比賽的課文講解還是有很多需要我們借鑑和思考的地方。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這篇課文的講解無非就是圍繞重點字詞、燭之武以三寸不爛之舌是如何退秦師的、燭之武具有怎樣品質這幾個問題解決展開教學,我在高一時講這篇古文時,生怕遺漏一些知識,所以,字詞句一樣不落,記得有句話是「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於是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這樣下來往往兩個課時的知識需要三個課時,既浪費時間又沒有突出重點,學生們在學習時沒有做到非常精細。自己也曾想怎樣才能既有效地掌握知識方法又很輕鬆有趣的學習古文,從這次的比賽上看到各位老師的精彩的課堂教學中我找到了答案。

這次的課堂教學比賽,各位老師們都強調乙個字——那就是「讀」。

我國古代語文教育十分重視朗讀。對於朗讀的意義,人們有精闢的見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等等,正因為古人重視朗讀,所以我國古代語文教育的成就不得不歸功於朗讀的運用。

但是,當今的語文教師在應試教育的作用下,教文言文重講解輕朗讀,課堂上教師唱主角,學生被動地跟著老師轉,這是早已被葉聖陶、呂淑湘等前輩批判的逐句翻譯的方法。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這種滿堂灌的方法顯然已經不適用,逐字逐句串講翻譯,表面上看,學生像完全懂了,但卻是一種被動地接受,一種不動腦筋地獲得,學生缺乏自主性、能動性,更談不上享受獲取知識的樂趣,久而久之,學生缺乏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文言文也就產生厭倦情緒。因此我們不得不創造性地繼承和發揚朗讀這一優良的傳統的教學方法。

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作用。

在老師的點評和適當得鼓勵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了朗讀,並且情緒高亢。下課時,我們再聽學生的齊聲朗讀,就會發現比起上課時剛讀的那遍 ,已經要有感情的多,效果很明顯。至於知識,在學生們讀的時候,老師的適當的點撥已經讓他們基本上都掌握了。

語文的課堂究竟是乙個怎樣的課堂,有的時候為了考試成績,為了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語文課堂和數學課堂變成了一樣條條框框,這樣的課堂讓漢字、文學原本所具有的美削解了一大半,這樣的學習成績固然比較好,但卻是以剝奪語文本身的「美」和文學的「柔和性」為代價。 怎樣將知識與「美」很好的糅合在一起,需要我們繼續探索!

誦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作用

誦讀是千百年來人們從學習文言文的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文言文教學中,指導學生誦讀並形成習慣,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誦讀教學,必須循序漸進地有梯度地進行。第一,通過誦讀,掃清字詞讀音障礙,並初步理解字詞的含義。第二,通過誦讀,正確斷句,把握文章的朗讀節奏,並體味文句意蘊。第三,通過誦讀...

重視朗讀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作用

一 案例背景 文言文教學一直以來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難點,因其考試必考解釋 翻譯等題型,因而教師們在教學時,認為狠抓字詞句的落實最為重要,總是不放心解釋 翻譯的學習。這就使得教師在教學時逐字逐句地進行分析,導致學生常把文言文的學習等同於死記硬背。表面上看,學生好像完全懂了,但卻是一種被動的接受,一種不動...

有感情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 植雲龍 小學教學參考 綜合 2012年第10期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使學生具有初步的聽 說 讀 寫能力,在聽 說 讀 寫的訓練中,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可見培養語文能力應當在聽 說 讀 寫四個方面下工夫。須知,語文課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