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揮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2022-04-05 08:32:05 字數 4237 閱讀 1586

曲靖市麒麟區越州鎮化工小學劉艷麗

近年來,語文界的專家、教學第一線的語文教師,在對目前我國語文教學效率較低、事倍功半的現狀反思之後,一致認為主要問題還是沒有從根本上搞清小學語文學科的性質問題。性質問題不解決,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就不明確。但是,過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小學語文教學不管怎麼花樣翻新,有一點卻變化不大,那就是在語文課上關於課文內容的講解要大大多於對課文的語言文字的感知。

一篇課文教師講過了,學生聽過了,書上的內容弄懂了,生字、生詞解決了,課也就算上完了。這樣一課課地講下去,學生獲得的主要是一篇文章中所述說的某一方面內容的「知識」,語言文字的訓練被放到次要位置。其實學生在語文課上獲得的有關自然的、社會的知識,遠不如從歷史、地理、自然等書籍中獲得的連貫、系統,時間長了容易淡忘,可是卻大量擠占了語言文字訓練的時間,降低

了教學效率。

當前,語文界對小學語文學科的基礎工具性質,有了比較一致的看法。既然是工具,就要讓學生獲得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技能。這種技能的獲得需要通過反覆的語言實踐。

正如劉國正先生在《我的語文工具觀》一文中所指出的:「獲得語言的技能,主要依靠語言的實踐,對理論知識的依賴是較少的。」而在所有的語言實踐中,朗讀是乙個重要方面。

朗讀就是用清晰響亮的聲音讀書,這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最經常的訓練,也是教學實踐中常常被教師忽視的乙個方面。

一、為什麼要重視朗讀訓練

(一)從學習語言的規律來看

小學語文教學應以積累性閱讀為主,學生的乙個主要任務是學語言。學習語言首先要有積累,在此基礎上進行模仿,更高的層次便是創造。「積累—模仿—創造」是學習語言的基本規律。

沒有對語言材料的積累,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語言、表達語言。由於小學生的詞彙比較貧乏,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因而學習語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對語言的直接感受積累。朗讀就是對語言的直接感受。

好的文章應該盡量讓小學生通過朗讀來理解和領會。文章中準確、形象、生動的語言,必須通過朗讀才能更充分地體現出來。文章讀得越好,越能說明學生理解得深透並受到了感染,就如同站在作者的立場上替作者說這一番話一樣。

因此,文章一旦被學生高聲誦讀就會變得好懂和易解。這就是所謂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通過朗讀,還可以使學生了解詞句的各種結構,掌握詞句的節奏。

一篇詞彙豐富、語言精彩的文章如果能反覆朗讀,達到琅琅上口、熟讀成誦,書本的語言就會變成自己的活的語言,成為自己的儲備和財富。一旦用到某些詞彙、句式、表達方法時,就會湧上筆端,運用語言的能力自然會大大提高。不讀書或讀得不熟,就很難把作者的語言學到手。

心理學認為,熟讀成誦就是對文章反覆感知的結果,能夠儲存到長期記憶中去,再經過大腦的整合和同化,成為有序的記憶組塊,在進行語言交流和表達時,就能夠準確地再現和進行矯正。

(二)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

重視朗讀訓練將會為小學生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並能受益終生。小學階段學生的記憶能力(特別是機械記憶的能力)很強,而理解能力相對較弱。對於課文中涉及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不能要求他們達到較高、較深的理解程度。

教學中如果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這上面是得不償失的。許多精彩的課文及片斷,小學生儘管理解起來還不能達到深透的程度,還沒有鑑賞能力去欣賞課文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的獨到之處,但要求學生熟讀成誦卻並不困難。如果達到熟讀成誦,對今後語言文字能力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讀的書越來越多,閱讀能力越來越強,自然會對過去不懂或懂得不透的東西慢慢地領悟,並不斷產生新的認識。實踐表明,許多語文功底深厚的人,無不受益於兒時的多讀多背。因此,重視小學生的朗讀訓練也是符合兒童語言學習的心理特點的。

(三)從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的異同來看

發展學生的語言文字能力,只靠「說」和「講」不行,必須重視朗讀。現代漢語中使用的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在語法結構上基本是一致的。但這並不等於說在語文課上大體講講課文,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因為書面語言與口頭語言還有區別,主要表現在:一是口頭語言的情境率大大高於書面語言。口語表達時,交談雙方處在同一情境之中,許多語言成分被省略,卻不會影響理解,也不會發生歧義。

而書面語言要表達這一情境時,就必須有對人物表情、動作、內心的刻畫,有完整的語法結構。只有這樣才能使讀者產生共鳴。二是書面語言中詞語的豐富程度大大超過口頭語言。

口語表達重在通俗易懂。表達乙個意思時,使用的詞語可以多次重複。既使語法結構不完整、無條理,有時也不會影響對說話內容的理解。

而書面語中的詞語運用要準確、不重複,語法結構須完整,條理須清楚。也就是說只有經過提煉、加工、潤色的書面語,才能使讀者讀懂。因此,語文課上的「說」和「講」都不能代替讀。

「說」和「講」在課堂氣氛上表現為比較熱鬧、活躍,但由於課文的語言沒有在學生的大腦皮層留下較深刻的痕跡,過了一段時間,印象即會消失。好文章的詞彙、句式、表達方法,如果不靠朗讀來揣摩、領會、學習,也不靠背誦來記住,那麼到用的時候則容易出現用詞不當或文理不通的現象。

二、教學中應如何安排和進行朗讀訓練

(一)要把朗讀作為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種必要手段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應著重從語文的角度進行,而無需從藝術的角度(如表情、表演等方面)去要求。從語文角度進行,就是要把朗讀作為字、詞、句、段、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來發揮其作用。

1.要把字音讀準。除了要求學生用純正的普通話朗讀外,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掌握一些音變的規律,包括輕聲、兒化韻、變調、啊變等。此外,還要讀準多音字,讓學生知道並能區分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字音的變化特點,進而積累詞彙。

2.要把詞形象化。詞是語言中可以自由運用的最小單位。當我們把課文中記錄詞的一些無生命的方塊字化成「有生命」的方塊字朗讀出來時,就不僅要與一定的語音相聯絡,而且更與這些詞所反映的那些客觀現實相聯絡。

只有把每個詞看「活」,才能準確理解它,才能用相應的聲音把它表達出來。人們在說話時,對大小、強弱、輕重、褒貶的概念,通常都有相應的表達方式。在教學中,如果能借助正確的朗讀把一些詞(特別是一些關鍵性的詞語)的含義形象地表達出來,讓學生通過讀加深對詞義的理解,那將比單純地抄背詞語解釋要具體、有用得多。

3.要把句子的停頓、重讀和語調把握好。停頓、重讀、語調是衡量學生對句子的理解水平與表達能力的三項指標。把握好停頓,首先應要求學生讀準標點符號。

在標點符號無能為力的情況下,要處理好句子的停頓,則應要求學生在具備一定的語音理解能力的基礎上,能夠正確處理長句中的停頓,即能根據句子的意思在關鍵的地方停頓。與停頓相適應、相配合,突出強調句子中的某個詞和片語,就是重讀。重讀就是為了體現語句的目的。

重讀的把握,同樣依賴於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程度。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思想感情總會處於一種活動狀態,體現在聲音的表達上,就有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回環交替的聲音形式,這就是語調。語調掌握得越好,對作品的表達就越充分。

在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準確地把握停頓、重讀和語調,再通過對停頓、重讀和語調的反覆推敲和揣摩,來加深對語句的理解和感受,必然能使學生在理解和表達兩個方面得到提高。

4.要把握篇的節奏、氣氛和基調。篇的節奏、氣氛和基調是與作品的結構、意境和感情相聯絡的。只有讓學生弄清了作品的脈絡,理解了作者在作品中的強、弱、濃、淡的思想感情,才能既鮮明又恰如其分地表達課文的主題。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朗讀訓練側重掌握朗讀的基本技能。低中年級的朗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高年級則要在低中年級的基礎上,逐步讀出抑揚頓挫和作品的思想感情,達到能比較恰當地表現作品意境的目的。

(二)選好朗讀材料

入選到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文章,並不是每一篇都非常適合朗讀,都值得背誦的。加之小學生還要學習其它學科的知識,不可能把每一篇課文都讀得爛熟於胸。因此,必須選好朗讀材料是。

教師要根據課文的性質和特點為學生挑選適宜朗讀和背誦的作品,如選擇那些在篇章結構和遣詞造句方面都堪稱典範的課文。有些文章也不是每一段都適宜背誦,要挑選那些重要的段落、精彩的片斷、警策的語句。好的文章讀起來琅琅上口,越讀越有滋味,多朗讀和背誦這樣的文章,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

如果乙個星期能為學生選擇一至二篇朗讀材料,要求學生熟讀背誦,乙個學期積累下來就是幾十篇,五至六年下來就是幾百篇范文的積累。對於學生來說,這將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對提高閱讀和作文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三)教給學生正確的背誦方法

好的文章不但應要求學生朗讀,而且應要求他們背誦。從開始朗讀到背誦,中間有乙個孕育的過程,這個過程不能缺少。背誦不能靠強記,一定要在反覆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這樣才不容易遺忘。

有的學生為了盡快完成背誦任務,看著書讀一句就調過頭去背一句,一句一句地硬讀、硬背。這樣背誦,一方面事倍功半,記了前面,忘了後面,另一方面會使學生感到太苦、太累,一點兒讀書的樂趣都沒有。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有意義地識記課文,逐步減少機械記憶的成分。

應該指出,朗讀和背誦在語文學習中所起的作用,不僅在於背誦這個結果上,而且在於從朗讀到背誦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反覆品味作者的語言,進行消化吸收,最後增加到自己的語言儲備裡去。所以,教師必須要求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重視朗讀訓練,有意識、有目的、有步驟地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對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

作者 李碧文 當代教學科研 2013年第02期 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實施潛移默化的審美教育,可以淨化學生心靈,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和高尚的人格。成功的語文教學,常以解決語感問題為標誌,語感左右著語文審美教育的質量和效率,而語感的培養離不開朗讀。所以說朗讀是培養能力的重要教學形式,...

論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 李建敏 新課程研究 基礎教育 2008年第09期 語文課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從而具備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讀 是學習語言的基礎,是學生與課文直接對話的主要形式,是學生把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表達出來的乙個過程,是學生獲得語文能力和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但在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偏...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作用

摘要 本文試著從自讀感知階段朗讀的 量 精讀領悟階段教師指導的 度 和誦讀表達階段學生朗讀的 質 這三個方面談一些自己淺顯的看法。關鍵詞 朗讀感知領悟表達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為根本宗旨的教育。許多教師在教學改革的第一線圍繞 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這一主題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