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作用

2022-09-01 05:42:01 字數 1239 閱讀 9838

【摘要】本文試著從自讀感知階段朗讀的「量」,精讀領悟階段教師指導的「度」,和誦讀表達階段學生朗讀的「質」,這三個方面談一些自己淺顯的看法。

【關鍵詞】朗讀感知領悟表達

素質教育是以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為根本宗旨的教育。許多教師在教學改革的第一線圍繞「培養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這一主題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積極的探索。可是由於考試制度的改革仍然落後於教學改革,導致教師們平時努力做,敢於改,期末又會為了考試分數而放棄已做的一切,又不得不圍繞「考試」而進行強化學生知識記憶的訓練,因為考試分數的高低在當今仍是衡量學生水平、教育效果的唯一標準,「考什麼,怎麼考」就成了教學上的指揮棒,是影響創新教育的關鍵因素。

因此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培養創新人才,必須加快現行小學語文考試制度的改革。

一、自讀中感知,要有「量」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會意,欣欣然。」讀書貴在自悟自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然而我們教師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認為與其讓學生自己讀,不如教師多講些。

於是,沒有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教師就對文章的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大加分析,由於學生自主讀課文的時間太少,學生對課文的認識並不真切,思考並不深刻,感受並不強烈。此時的學生只是乙個聽者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讀者,他們體會到的「情」、感悟到的「理」無非是老師個人的讀書心得、體會。這勢必會使原本富有個性的學生變成乙個個只用同乙個腦袋思想,用同一張嘴巴說話的「機器」。

因此教師不應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一定要把讀書、思考的時間還原給學生。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多讀讀書,讓學生通過眼前所讀到的文字自己去體會,去領悟,而老師只要退至後台充當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

有位教師在教《小攝影師》一文時,教師並不急於對課文進行條分縷析,而是先讓學生認真地讀讀課文,讀通課文並想想主要講了什麼。不一會兒學生們的小手就三三兩兩地舉了起來,教師又讓學生再認真地讀一讀把不懂的詞語句子畫出來,想想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學生又讀開了,當學生們的小手再度舉起時,教師還是再一次讓學生認真地讀課文,想一想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過聯絡上下文的辦法來解決掉。

正是教師給了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給他們獨立思考、理解課文的機會,學生在之後的小組討論中非常激烈,氣氛活躍,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學生對課文的質疑非常深刻,如「小男孩這麼希望拍到**,後來為什麼沒有來呢?」「高爾基為什麼不讓雜誌社的記者進來,卻囑咐秘書一定要放小男孩進來呢?

」等等。正因為教師給了學生自己讀,自己思考的時間,因此學生對這篇課文的理解也是非常深刻的。不用教師解答,其他的學生就幫他們把疑難解決了。

相信學生,學生就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不是嗎?

聽課隨想 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上個星期,我們語文組參加了在實驗中學舉行的全市課堂教學團體大賽,兩天的聽課,讓我對語文課堂教學有了一些的認識。這次的比賽選的是高一第二學期的 燭之武退秦師 提到這篇古文,似乎和我還有一些小小的緣分,當時應聘澤州一中時就講的是這篇文章,省實驗中學驗收恰好抽到我,講的也是它...

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

作者 李碧文 當代教學科研 2013年第02期 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實施潛移默化的審美教育,可以淨化學生心靈,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和高尚的人格。成功的語文教學,常以解決語感問題為標誌,語感左右著語文審美教育的質量和效率,而語感的培養離不開朗讀。所以說朗讀是培養能力的重要教學形式,...

論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 李建敏 新課程研究 基礎教育 2008年第09期 語文課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從而具備初步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讀 是學習語言的基礎,是學生與課文直接對話的主要形式,是學生把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表達出來的乙個過程,是學生獲得語文能力和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但在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