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互動」認識與實踐

2022-07-07 22:00:08 字數 1006 閱讀 6807

【摘要】教不定法,誰掌握了課堂教學活動的規律,誰就多乙份成功的希望。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傳道、授業、解惑,並從中獲得快樂。但怎樣才能達到這一最佳效果呢?

那就需要探索認知規律、教學規律,並由此揭示有效教學思想,進行有效教學的實踐。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有效參與、師生能夠充分「互動」。

「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新課標》的精隨。傳統教學論認為,教學活動有質有量即有效(不在乎兩者的統一)。量對應著效率,質對應著效果,而有效教學既有效率又有效果,並追求只有達到效率、效果的和諧統一,才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有效教學。

筆者以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只有時刻樹立「生本意識」,使師生能夠充分「互動」,才能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

首先是師生「互動」的認識:

一、師生關係平等化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創造出一種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能夠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狀態,輕鬆愉快地進行學習。

否則,他們的思維就會受到限制,學習熱情也得不到激發,更談不上聽、說、讀、寫能力的協調發展了。

英語課堂教學的實踐性較強,在組織教學時老師要有明確的「角色」意識,處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平等地參與教學活動,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舊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充分尊重學生,適時激發、啟發他們,調動學習的內部動因,使其「親其師而信其道」,以提高課堂凝聚力。

二、學生學習主體性

按照學習認識論理論,學生的學習是乙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就意味著要引導他們在學習和運用知識過程中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學生還是發展的主體。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然會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和改造,以保證自身的發展,做自身發展的主體。學習是作為主體的學生認識作為客體知識的過程,這必須由學生自身來完成,他人無法替代,即使教師的中介作用何等出色,但成敗的決定權在於學習的主體──學生,教終究為了學,而學的投入與否及多少直接關係到教的成敗。建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內在潛力,使學生從依賴教師到獨立學習,教學才有向前發展的可能。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反思

衡南八中唐麗萍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 有些老師上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的積極性 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發揮 而也有這樣的老師,上課時學生們無精打采,昏昏欲睡,老師在唱獨角戲。兩種情形下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雖說學生素質有差異,但也有其他不容忽視更為重要的諸多原因。筆者就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經驗,談談自己...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

摘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是廣大教師所關心的問題及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課堂提問作為教學的乙個重要環節和手段受到廣大教師們的普遍歡迎及採用。本文就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提問中存在的封閉性 工具性及應試性等弊端,倡導在教學提問過程中,注重設問的前瞻性 追問的發散性及懸問的拓展性,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提...

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幾點看法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偏愛的學習方式。我們有些人是視覺學習者 當他們看到學習的內容以圖象形式出現時,他們學得最容易,最好。有些人是聽覺學習者 通過交談的聲音或 來學習。有些人則是觸覺 動覺學習者 當他們通過觸控或者能親身運動,體驗和實驗時會學得更好。美國馬里蘭州洛克維勒斯特市特殊診斷研究公司董事林恩 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