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公升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途徑

2022-07-05 02:21:02 字數 4017 閱讀 8794

沈國香【摘要】要提公升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師首先要反覆研讀教學內容,依據幼兒的年齡和認知經驗,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其次,教師要恰當組織數學**活動,增加幼兒與操作材料之間的互動,關注幼兒的「非常規」表現,深化幼兒的**行為。教師還要有效開展數學教學評價,提高教學評價的文化含量和技術含量,進一步促進幼兒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教師;數學教學評價;數學**活動

「數學不是教師強加給幼兒的概念,也不是記憶不完的知識,而是在生活的事件與材料中隱含著的事物屬性與關係。」這句話給數學與生活的關係作了極好的界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實施以來,許多幼兒園教師對如何開展優質的幼兒園數學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並作了積極的探索,例如試圖通過創設「生活化」的遊戲情境增進幼兒對數學**的自主性,嘗試投放較多的材料供幼兒操作,等等。

然而,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如何將生活本質的具體形象性、隨意性與數學概念的抽象性、嚴謹性有機地統一在以集體教學形式組織的幼兒園數學活動中,這是乙個極具專業性的問題。筆者在幼兒園觀摩數學集體教學活動時發現,幼兒身邊雖然不乏豐富的操作材料,但是這些材料並沒有激起幼兒自主**的熱情;幼兒在「生活化」的遊戲情境中只是散漫地參與遊戲,很少積極自主地學習「以數學的知識、思維和方式解決實際問題」。對此,不少教師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幼兒園數學教學究竟路在何方?」幼兒園數學教學是指教師有計畫、有組織地指導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活動。教師借助專業性的教學策略和智慧型在課堂上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將數學問題巧妙地「設計」到「生活情境」中,以此來組織數學教學活動。

這種「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活動一方面為幼兒提供了充滿「數理邏輯」的「生活情境」(包括生活事件、生活材料及其相互關係等),讓幼兒以「數學的思維和方法」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防止數學內涵的流失;另一方面又強調讓幼兒在「解決生活事件的衝突與矛盾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情趣,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同時幫助幼兒積累**經驗,避免數學學習的機械化。.生活化」兼顧了幼兒數學學習的興趣原則與應用原則。筆者希望通過反思幼兒園數學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傳承與發展中找到一條幫助一線教師提高幼兒園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路徑。

一、正確把握數學活動目標

一直以來,許多幼兒園教師把教學目標看成是可有可無的部分。面對新的教學內容,一些教師習慣於提筆就寫教學過程,不仔細思考本次活動的目標(核心價值)是什麼。有些青年教師唯教學參考書為上,認為寫參考書的人水平比自己高,自己不必再花心血去設計教案了,往往照本宣科,不重視對教材內容、教學物件、教學手段的分析,失去了正確把握教學目標的機會。

時間一長,許多教師逐漸喪失了把握核心教育目標的能力。 筆者以為,在設計數學活動時,教師應採取以下幾種策略來把握教學目標。

首先要反覆研讀教學內容,分析該教學內容涵蓋了哪些人文、自然、科技方面的知識和關係屬性。例如,關於大班數學中「自然測量」的內容,教師首先要仔細研讀「自然測量」一詞,想想「自然測量」會用到哪些基本量具,測量時該注意哪些基本方法以及量具的演變歷史等問題。隨著對這一系列問題的思考,教師對該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實際上已經有了初步的梳理。

其次,教師要衡量幼兒的年齡與認知經驗,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由於年齡不同,認知經驗不同,不同個體對同一教學內容會產生不同的經驗與感悟。例如,"1和許多」是小班幼兒可以接受的學習內容;"10以內的減法運算」對於大多數小班幼兒來說難度過大,對中大班幼兒卻比較合適;「物體的彈性與哪些屬性有關」這一話題不太符合幼兒的認知經驗,但是大班幼兒或許可以試著**「如何使球彈得更高」這一操作性更強的感性問題。

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合理判斷什麼樣的教學內容適合什麼年齡的幼兒學習,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

再次,教師要考慮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提供相應的操作材料,運用相應的教學方式,促進幼兒的數學學習。在「生活化」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除了要思考哪些「生活事件」既富有「數學意義」又是幼兒熟悉的內容外,還應思考怎樣呈現這些「生活事件」中的操作材料才能進一步激起幼兒的求知慾,用怎樣的策略和手段才能引導幼兒更好地自主學習等。

以上三方面內容是教師對數學教學活動中認知物件(內容)、認知主體(幼兒)、認知策略三要素的整合性思考。有了這樣的思考,教師才能確切地表述幼兒學什麼、怎樣學的目標問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才不會偏離「生活化」數學教學活動的核心價值。教師日常的教案,筆者還發現這樣乙個問題,即教案中目標部分的文字表述存在欠缺有些教師認為,教學目標只是形式上的、符合語法邏輯的靜態文字,教學目標表述的好差與教學過程展示的質量高低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只要活動過程形式豐富、場景熱烈,教學效果就好。

這種想法在教師群體中普遍存在。一般來說,評價教學目標表述的好壞往往有兩個指標:一是針對性,二是精確性。

前者與教師對教材的分析是否透徹有關。如果教師對教材分析不透徹,就不可能提煉出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如有的數學活動的教學目標是這樣表述的:

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能力,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這樣的教學目標普遍適合任何一種數學教學內容,沒有鮮明的個案特徵,不寫也罷。後者與教師的文字修養有關。如某個數學教學活動有這樣兩個教學目標:

(1)(教師)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事序的變化。(2)(幼兒)學習對事序進行排列。由於主語不統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閱讀者對教學目標的理解,也不符合教學目標撰寫的基本規範。

教學目標的文字表述能反映出執教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文字功底,理應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

二、恰當組織數學**活動

「教學就是要通過情境在學生的頭腦中引起認知的興奮,產生認知的衝突,形成思維的**,進而引發學生的認知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 「生活化」數學教學活動的乙個最大特點是模擬生活中的遊戲情境和操作材料,引導幼兒**、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一些教師認為:

只要創設了遊戲化的教學情境,幼兒就會在趣味情境中開展有效學習;只要給予幼兒操作材料的機會,幼兒就能主動**問題。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的有些教學情境單純追求遊戲的娛樂價值而淡化了數學**活動的核心價值;有些操作材料看似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卻不能「與幼兒有效對話」,幼兒在熱鬧地擺弄操作材料時既沒有思考也沒有發現。如何恰當組織數學**活動,這是教師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每一種自然材料都蘊含著一定的外觀屬性。對「生活化」數學教學活動而言,教師要有效地利用生活中原生態的材料本身的形、色等外觀屬性或在材料上新增一些特殊的圖形、符號等資訊,將「數學問題」和「操作要求」有效地「物化」在材料上,促使幼兒在感知當前的認知情境和接觸當前的操作材料時產生「知覺喚醒」,從而開展有效的**活動。按照勞倫斯的說法,教師要事先思考自己設計的活動情境能否引發幼兒的認知興奮,產生認知衝突,因為只有產生認知衝突,幼兒才能在原有基礎上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教師要避免因為事前對材料缺乏合理的挖掘和加工,導致幼兒能感知到的東西卻不一定能理解」。例如,將一堆色彩鮮豔的積木放在小班幼兒面前,倘若沒有特殊的資訊提示,幼兒只會隨意地進行積木構建遊戲,不會意識到「我應該如何來『玩』這些積木」。此時,倘若教師能夠提供不同顏色的分類槽,並提供簡單的提示或暗示,幼兒一般能主動按積木顏色進行分類活動;如果教師能在分類槽盒底畫上相應的點子或數字,幼兒就可能根據標記開展按數取物的遊戲。

這些「數學問題」或「教學目標」並不是在直接的語言傳遞過程中灌輸給幼兒的,而是以「資訊符號」的形式「物化」在材料上,再由材料向幼兒發起「知覺的挑戰」,從而提公升操作材料的數學**意義,引導幼兒開展有效的**活動。在幼兒與材料互動的過程中,優秀教師對幼兒出其不意的表現經常會感到無比的驚喜並緊接著發起新的互動,進一步深化幼兒的**行為。筆者曾經聽過一次小學數學特級教師的課堂展示活動—「分數的初步知識」,其中有這樣乙個情境:

教師先請學生將手中的一張紙對折,尋找紙張的1/2部分,感受平均分成兩部分的含義;接著再請學生將紙平均折,看看摺出的每一部分是原來紙張的幾分之一。在教師巡視的過程中,不斷有學生向教師報告新的發現:1/4,1/8,1/16w…然而,這些學生的思維始終沒能超越「對折」的常規。

這時教師發現有個學生摺出了1/3,馬上請他站起來,問:「你將紙平均折了幾份,摺出的每乙份是原來紙的幾分之一?」該學生的回答觸動了其他學生的創新意識,1/5,1/9,甚至1/27紛紛出現。

教師隨機進一步引導:「請用筆在紙上作記號,說說記號部分是紙的幾分之幾?」學生紛紛給出了新的答案:

2/3,3/5,4/16}}}…儘管這並不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但正是教師的慧眼捕捉到了學生的新知識「生長點」,課堂因此變得生動起來。在這個案例中,教師發現有學生在「非常規地摺紙」時,意識到並抓住了學生學習的「生長點」。至此,學習「分數的初步知識」的教學目標已經實現,而緊接著「用筆在紙上作出幾分之幾的記號」的活動又為學生開啟了廣闊的認知空間。

如此看來,教師眼裡裝著幼兒的「非常規」表現,這才是真正的開放式教學的開始。

有效開展幼兒園數學活動的研究

在 數學王國旅行記 和 彩色的世界 主題中 單雙數的認識 一節裡,我以遊戲的形式,讓孩子們參與進來,在玩遊戲 排隊找朋友 時,孩子們興致很高,按老師的要求排好隊,進行兩兩找朋友,請全部找好朋友的隊站在一起,最後請剩下乙個人找不到朋友的隊站在一邊,這時告訴孩子們,兩人兩人全部拉成朋友的隊是雙數隊,而總...

提高幼兒園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思考

關鍵詞 幼兒園教育教學有效性 幼兒教育的最高目標不是單純地讓學生習得記憶,而是讓孩子掌握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用簡單的邏輯思想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這也就是幼兒的有效教學。有效性教學並不是指教師是否完成教學任務,或者教師的教學態度是否認真,而是指幼兒學習是否掌握最基本的思維能力,通過教...

幼兒園數學活動教案

做客 按數取物 5以內 小班 一 活動目標 1 喜歡參加操作活動,並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動。2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3 學習按數取物,根據5以內的指定數量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二 活動準備 教具 帶圓點的蘑菇形房頂用1 5的點卡表示 貼有小動物的房間,分別為五種不同的動物 大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