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走進學生生活提高科學課堂的趣味

2022-05-23 02:03:02 字數 2908 閱讀 8497

小學科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生獲取知識、開發創造潛能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科學興趣的重要途徑,有利於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因此,科學課的教學必需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經驗、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那麼如何上好小學科學課?如何提高科學課的課堂教學效果?

以下談談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去探索和發現

在**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教學中的每個環節中都承擔著不同的任務 :如集中話題中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師引出學生對該問題、時間或現象的最初看法。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良好情境,讓學生不斷有新的發現,並在發現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在上《磁鐵的磁性》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認識各種磁鐵,研究磁鐵的磁性,教師給每組學生準備了條形磁鐵、蹄形磁鐵、圓餅形磁鐵、柱形磁鐵,還有回形針、大頭針、硬幣(新版1角、舊版1角、5角、1元等)、鋼珠、小刀、鐵粉等,結果學生一拿到材料,就玩興大發,吸了這個吸那個,還拿磁鐵去吸身邊的材料,教師在上面千方百計地提醒,但學生始終靜不下來,造成課堂失控,致使**活動與學習目標背道而馳。所以,教師在組織教學和提供**材料時,既要做到材料充足,又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還要注意選擇材料,使之具有結構性,以便較好地掌控課堂。

在運用材料有效控制課堂時,我們還可以採用一些小策略。如分批分發材料,有的教師利用學生的好勝心進行暗示:「老師將給觀察認真仔細的小組分發材料。

」學生就會在下面互相提醒,對教師的暗示作出反應:「我們仔細點。」 「我要認真觀察,爭取有更多的發現。

」「慢點。」 ……這樣,學生就在有序、有效的**活動中完成了任務。教師只是改變了材料分發的形式,結果卻用有限的材料發揮了最大的作用,讓課堂回到了教師的掌控之中。

二、學生互相交流合作激發興趣

新課程實施以來,學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交流的機會,經常會提出一些教師想不到,教材沒提示的研究方法,我想這實際上是課改所希望看到的。如果只為學生提供一兩種材料,確實又不能夠保證孩子們按照自己的設想進行研究。所以將課堂變成展示、交流的舞台,讓學生把課下研究的成果在課上充分的展示、交流。

可以說是一種最優方法,例如,三年級一節科學課《周圍的空氣》,要求學生用薄而透明的塑膠袋收集空氣後用感官感覺空氣,並能夠用口頭語言把自己的感覺描述出來。我問,你有什麼方法也能把空氣放到課桌上進行研究呢?生 :

用塑膠袋裝一些空氣、拿氣球吹一些空氣、我們用玻璃杯扣住一些空氣。師 :好,同學們想了這麼多辦法,我們就用這些辦法來收集空氣。

學生一聽到"開始"就迫不及待地動手做起來,有的用塑膠袋兜空氣,有的往塑膠袋裡吹氣,有的用玻璃杯扣空氣,有的還在商量辦法。空氣採集到後,有的孩子在拋塑膠袋,氣氛非常熱烈,效果明顯。例如,《電燈亮了》是小學科學三年級學習科目,本課屬於"電"這一教學單元。

從生活中燈匯入,設計安排了讓小燈泡亮起來人等**活動和拓展活動,學生將經歷一次高度開放的**活動。根據課的性質和學生實際情況,學生將自選材料,自行試用各種連線方式,使小電燈泡亮起來,並設法控制電燈泡的亮與滅。在學生獨立動手連線電路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認識電路中的主要元件,如燈泡、電池、電線等。

在這個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設計實驗、使用簡單器材做實驗、探索創新的能力。讓學生張揚個性,走向成功。興趣是開啟智慧型大門的鑰匙,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

對於小學生來說,科學是他們最喜歡的學科之一,是他們新接觸的學科,如果不培養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他們在以後的學習中就會沒有動力,學習起來就會感到興味索然,味同嚼蠟。而科學實驗則是讓學生產生興趣的最好的途徑。特別是在講新課時,如果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興趣,學習積極性就會很高,接受起來就比較容易。

在以往的教學中,大部分都是教師在前面做演示實驗,學生在下邊看,而且坐在後邊的學生有的還看不見,看不清,學生被置於旁觀者的位置上,沒有親身參與其中,長期下去,必然導致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科學的興趣。

三、賞識教育更使學生學會學習

在課堂上,我總是鼓勵學生上台發表自己的意見,並且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表達。如學習《植物的根和莖》一課時,在完成猜想"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後,我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對一些學習困難的或甘於自暴自棄的學生,要堅持以鼓勵、表揚為主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賞,保護學生的自尊,重樹學生的自信,逐步培養學生的成功心理,形成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機制,形成乙個良性迴圈,課堂裡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給孩子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學會選擇 ;課堂上學習是快樂的,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和感悟 ;課堂中是充滿挑戰的,給孩子一點點困難,讓他們自己起嘗試解決;課堂外是不斷延伸的,給孩子一些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索!

給孩子每次成功的機會,就是給自己最成功的、最大的機遇!在平時課堂中,一些老師經常感嘆一節課的時間不夠用,更有一些公開課、研究課的課堂中,常常出現拖堂、教學任務完不成的現象。課後,執教教師還非常惋惜地認為自己遺漏了重要的環節,好幾個得意的教學環節還沒展示。

恰恰在學生調查中,上課拖堂總是排在最不喜歡的事情之中。針對這種情況,在教學中,我們應該盡可能地把演示實驗演變為學生**實驗,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準備一些器材並根據需要發給學生,讓他們直接動手參與**,不再作旁觀者,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操作慾望,讓他們體會和嘗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李四光說過"實驗是人類認識自然的重要方法",在小學科學教學實踐中,實驗教學是科學教師常有的一種**科學知識的方法。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 :"親身經歷以科學**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此處的"親身經歷"其實就是科學"實驗教學"。

小學科學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不僅是科學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學的重要方法。但是我們要明確 :

實驗不等於**,實驗只是科學**的一種方式、方法而已。發揮好實驗教學的作用是每一位科學教師的重要任務,我們的教材中那些實驗**的內容,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實驗**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和思維習慣,在**中勇於創新,使"科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新課標得以實現。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以"實驗"引路,以"**"護航,演繹精彩課堂教學,有效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讓創新走進科學課堂

在人類日超擁擠的生存空間裡,唯一可以使人擺脫擁擠感覺的,不是別的什麼,而是創新之路。把嘗試 解決新問題 的追求,從人群中的區域性人 少數人,擴大到人群中的絕大多數人,並使之成為日常生活中有機構成的一部分,這種趨勢在二十世紀末已初露端倪 中國 金馬著 21世紀羅曼司 第402頁 創新的重要性人人皆知,...

提高科學課堂有效性

我要學,我會學,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有效的科學課堂教學應該是怎樣一種狀態?我認為 師生是合作者 促進者是課堂中的角色定位 學生質疑問難 自主 是課堂中的活力所在 學科滲透 學科整合是課堂中的張力體現 引發創意 心靈震撼是課堂中的奇蹟所引。我認為有效的科學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基點 著力點 ...

讓品德教學走進學生生活

作者 王婭 江蘇教育研究 2011年第32期 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 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學生經歷的書本世界無法和現實生活自然溝通起來,使得教學無法真正觸及兒童的真實內心,不能從心靈深處產生影響。有效的教學,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