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培養學生主體參意識方法

2022-05-07 07:57:05 字數 877 閱讀 8338

摘要: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重視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確定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參與,就不會形成合力:

沒有主動參與,就不會形成強大的推進力、創造力。 「主動」指學生有學習的主動權和選擇權,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過程,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選擇學習的內容和方式。

關鍵詞:語文教學參與意識

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學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而且強調特別要重視**的學習方式,並且學會合作學習,在互動中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學會寬容和溝通。它採用反饋互動的教學思路活動組織教學,以分組學習的形式營造寬鬆、和諧、自由的學習環境,盡可能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都能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

在指導思想上就是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把學生當成生活的主人,學習的主人。

主動參與與活動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絡,活動是它的目的、物件與內容,離開了活動就談不上主動參與,它昭示著人在活動中的能動性、自為性。活動不會自動地產生在主體面前,正是人的主動參與才使活動成為活動,成為展示人、發展人的重要途徑。主動參與強調學生對活動的親自性、卷人性,它表徵著學生個體對課程實踐的一種態度與方式。

主動參與是對活動的創造、運演,它決定著活動的方向、性質以及結果,使活動具有較強的建構性。參與是前提,決定著活動的始發:參與是過程,決定著活動的質量。

現代課程所提倡的就是主動參與基礎上的活動,活動基礎上的發展。師生關係民主是師生關係和諧的重要保證,要使學生在課程執行中主動參與,師生關係必須是民主性的,否則學生的參與就不是主動性參與,而是被動、消極的參與。在課程進行中,教師應當放棄外在性權威,努力形成以知識素養與人格魅力為內容,以與人為善、和藹可親為外部特徵的內在性權威,與學生平等相待,這樣才能形成有利於學生主動參與的人際關係氛圍。

喚醒學生主體意識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作者 王艷娟 新課程學習 中 2014年第10期 摘要 課程改革中,語文教學倡導通過活動激發和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和主體人格,而學生在語文活動中的自主學習正是實現學生自主發展 終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發揮學生主體性進而創造出動態有生命力的生本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關鍵詞 興趣 生本課堂 ...

培養學生主體意識關注人才成長

作者 潘進璽 成才之路 2013年第19期 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是當下教學改革的熱門話題。在體育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人才的成長,樹立學生是課堂學習主人的思想,促使人人進步,人人成才。一 寓責任感於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家中的大...

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體意識

摘要 在傳統教育中,我們通常把教師和學生的關係形象地比喻為 園丁 和 花朵 從中可以看出,我們過分強調了教師的意志,而使學生的主體地位發生了錯位。冰心老人說過 我們可以給孩子以指導,不能給他們的思想,因為他們有思想,且他們的思想多駐在 明日的巢中 關鍵詞 教學氛圍教學情境判斷能力 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