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結構分析與設計》課程標準

2022-05-05 15:21:05 字數 3056 閱讀 2063

1.課程定位與設計思路

1.1課程定位

《機械結構分析與設計》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四年制城市軌道交通方向)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它是將原《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工程材料》的學科體系課程的知識內容進行解構與重構,形成的一門基服務於高職教學的課程。課程注重學生專業思維能力、專業能力的培養,把創新素質的培養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把握理論性、系統性的特點,採取適合高職教學特點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後續的機電產品的設計、製造、維護、保養等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前修課程為:識圖與製圖。

後續課程為:機械製造基礎。

1.2設計思路

課程以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規格為依據,以崗位需求為基本出發點,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來設計教學內容;以讓學生在理解常用機構及機械零件、機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識及選用設計方法的理論基礎上,能完成通用零件的選用和常用機構的設計,培養學生初步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2.課程目標

2.1能力目標

(1)能結合實際需要使用機械手冊與同學合作正確選用螺紋聯接、鍵聯接的型別,並能明確聯接件的常用材料的效能及特點。

(2)能運用工具書及教學資料選用機械傳動的型別,並能明確其引數及尺寸的相應計算的方法,並能明確傳動零件的材料。

(3)能和他人合作對機械產品中的軸系零件進行選擇計算,並能選用相應的材料。

(4)能區分四桿機構的型別。

(5)能區分凸輪機構的不同型別及應用。

(6)能在工作實際中區分棘輪機構、槽輪機構和螺旋機構。

2.2知識目標

(1)掌握螺紋聯接的型別、特點及應用,理解螺紋聯接的預緊和防鬆方法。

(2)掌握金屬材料的力學效能。

(3)了解熱處理的原理,掌握相應的工藝方法、目的和應用。

(4)熟練掌握常用金屬材料的分類,掌握其牌號、效能、用途;掌握常用非金屬材料的效能、用途。

(5)掌握常用機構、常用機械傳動的組成,能正確分析其工作原理,並能根據其特點進行實際選擇。

(6)掌握軸承的型別、特點及適用場合,滾動軸承的選擇計算方法。

(7)熟悉軸的型別,掌握其結構設計的方法。

(8)熟悉聯軸器、離合器和制動器的組成、型別及適用場合。

2.3素質目標

培養學生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使學生具有踏實嚴謹的學習態度;具有克服學習障礙的意志品質;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自信心和社會責任心。

3.教學內容

課程內容的選取本著基本理論基礎紮實,職業能力初步具備,保證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選取時與專業**、與企業協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設計時同時兼顧課程內容的開放性。

表1 學習情境描述

4.實施建議

4.1師資隊伍

課程教師團隊應由學校專任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組成,其中企業生產一線的兼職教師不少於20%,「雙師型」教師佔專任教師的比例不低於50%。

(1)專任教師

1)具備機械類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2)有在企業從事與機械設計相關的工作(含企業掛職鍛鍊)的經歷。

3)掌握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具有基本的教學設計能力。

(2)兼職教師

1)具備工程師以上職稱,或技師以上職業資格。

2)在企業從事機械設計製造類相關工作或相應的管理工作。

3)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基本的教學能力,具備承擔任教課程所需的業務能力。

4)能按課程建設需要與專任教師一起進行課程研討,為課程建設提供素材,同時進行課程資源建設,完成實踐課的教學任務。

4.2教材及相關資源

(1)教材

建議選用以下教材

《機械設計基礎》,隋秀梅主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

《機械設計基礎》,任成高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機械設計基礎》,李國斌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2)教學資源

教學中可選用與教材相配套的校本教材《機械結構分析與設計課程學習手冊》,同時課程組教師要開發集機械動作原理、機械零件結構、課程實驗、實訓、企業工作場景於一體的教學課件;要進一步豐富課程網路資源,引導學生利用課程**進行自主學習。

4.3教學組織模式

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遵循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根據課程特點採用現場教學、分組教學、課堂理論教學等多種組織形式,以實現教學目標。

課程應以班級(班額不超過50人為宜)授課為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根據單元知識內容適當設計小組學習課,採用任務驅動的方式組織教學,小組中學生進行自主性共同學習,進行生生資訊交換,單元學習任務的安排要要遵循學生的基本認識規律和能力遞進要求,由簡單到複雜、由易到難設計學習任務;實踐課教學根據實際條件採用現場課或多**虛擬現場來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學習。

表2 教學組織要求

4.4教學方法與手段

在培養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注重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等綜合素養的培養,建議綜合採用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

(1)案例教學法

教師通過企業調研、和企業專家一道收集整理企業資料,對企業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應用於實際教學中。

(2)專案教學法

課程具體授課內容和訓練專案應該選用來自企業生產中的實際案例,學生通過收集資訊,設計方案,實施專案,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等每一環節,為獨立工作奠定基礎。

(3)演示教學法

在教學中,應採用大量動畫、**、實物、模型為學生演不機械動作的過程,展示機械零件的真實結構,使抽像的理論變為直觀。

(4)任務驅動教學法

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設計與學習內容有關的學習性工作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學習,並主動完成任務。

4.5教學考核與評價

課程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採用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實現評價主體和內容的多元化,既關注學生專業能力,又關注學生社會能力的發展,既加強了對學生知識技能的考核又加強了對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的督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

(1)過程性考核:主要用於考查學生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技能的掌握,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主要通過完成具體的學習(工作)專案實施的過程來進行評價。具體從學生在課堂學習和參與專案的態度和出勤率及回答問題等方面進行考核評價。

同時,在完成專案過程中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和人際交往及合作能力、工作任務或專案完成情況等方面來進行考核評價。

(2)終結性考核:主要用於考核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期末考試來進行考核評價。

2023年8月

《機械創新設計》課程標準

課程名稱 機械創新設計 編碼 適用專業 數控技術 學時 40學時 學分 4學分 一 課程定位 機械創新設計 課程是在學生學完必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的基礎上開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該課程又是連線專業課與學生技能的技術類課程。該課程主要講機械創新設計的基本思維及基本原理技法等。讓學生充分了解專業技術的發展...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標準

本課程是機械機械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工程計算與簡單機械零部件的設計,並初步具有分析 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為後續專業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具有機械設計的初步能力和為專業學習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通過本課程各知識模組的學習和能力專案的訓練,使學生在課程單...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標準

課程名稱 機械設計基礎 課程 0410049 適用專業 機電類所有專業 1前言1 本課程在相關專業中的定位 本課程主要針對我係機電專業業的學生開設,是機電專業的核心課程,也是機電專業的公共技術平台課程。機電專業的學生將來主要從事生產工藝設計 製造 高技能操作 小型產品開發 設計 製造 生產及裝置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