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因理論及其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1

2022-05-03 22:39:02 字數 807 閱讀 2776

作者:劉家琳董振娟

**:《東方教育》2023年第04期

【摘要】歸因是一種常見的心理活動,也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乙個重要概念,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提出了各自的歸因理論。對社會行為進行不同的歸因會導致不同的效果,對於我們的社會生活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將主要介紹心理學研究中的主要歸因理論,並分析歸因理論對於教學實踐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歸因理論;教育;歸因訓練

一、歸因理論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問為什麼,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就是歸因,簡單說來,就是找出原因。心理學中對歸因的專業解釋為,人們根據自己的主觀感受與經驗,對他人或自己的外在行為表現進行分析,指出性質、推測其原因的心理活動過程。在社會心理學中,根據人們不同的歸因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歸因理論,主要有海德歸因理論、維納歸因理論、凱利歸因理論、瓊斯和戴維斯的歸因理論。

弗里茨·海德是歸因理論的創始人,他在2023年開始了歸因問題的研究。他認為,行為的發生必有其原因,或取決於外界環境,或取決於主觀條件,亦或者是內外部原因相互作用的結果。據此,海德將歸因分為外歸因和內歸因。

如果推測某一行為的原因來自外在的東西如環境,稱為情境歸因,即外歸因。如果判斷某一行為的發生是由行為者自身原因引起,如興趣,則稱為個人傾向歸因,亦即內歸因。

2023年,b·維納在海德歸因理論和j·w·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歸因理論。他基本同意海德對內外歸因的解釋,同時還提出了乙個新的維度,即把原因分為暫時的和穩定的兩種。依照這兩種維度,維納歸因理論對行為的歸因就有四種情況,以成功這一行為為例,可以歸因於穩定的外在因素,如好的工作環境;穩定的內在因素,如個人能力強;暫時的外在因素,如好的機遇;暫時的內在因素,如提前進行準備。

簡述馬斯洛理論及其在實踐中的運用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及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 按馬斯洛的理論,個體成長發展的內在力量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性質的需要所組成,各種需要之間,有先後順序與高低層次之分 每一層次的需要與滿足,將決定個體人格發展的境界或程度。馬斯洛認為,人類的需要是分層次的,由低到高。它們是 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 尊...

教師普通話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

實際上,普通話訓練中最重要的是通過訓練而將普通話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去,使普通話運用成為學生的一種內在能力和日常習慣而不是為測試達標而訓練。因此,學以致用的訓練顯得尤為重要。要做到學以致用,教師也可以通過一定的訓練和引導監督達到目的。這項訓練的原則是從少到多,循序漸進,重在積累,使受訓者的語音面貌由量...

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處理教材內容及其依據

教材內容,就是 用什麼去教 的問題。為了使學生較好地掌握既定的課程內容,教材編製者提供 通常可以用什麼去教 的建議。這是新課改之下的一種教學理念的革新。思想品德課教材是教師組織教學的重要依據和載體,它對於實現思想品德課的任務和目標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響。但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要使思想品德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