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車距離與二次函式 教學設計說明

2022-05-03 11:30:06 字數 3565 閱讀 7646

第二章二次函式

3.剎車距離與二次函式

一、學生知識狀況分析

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學生經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對於拋物線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可以利用描點法作出拋物線的圖象;對於拋物線的圖象形狀、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座標有所了解;能夠根據圖象認識和理解二次函式的性質。

學生活動經驗基礎:學生在上節課經歷利用描點法作出拋物線的圖象的活動過程,因此對於作出二次函式和的圖象不會存在太大問題;由於二次函式的圖象比較直觀,因此在分析兩個或者多個二次函式的圖象形狀、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座標時,也有了上一節課的活動基礎。

二、教學任務分析

本節課要研究的問題是關於函式和的圖象的作法和性質,逐步積累研究函式圖象和性質的經驗.為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知識與技能

1.能作出二次函式和的圖象,並能夠比較它們與二次函式的圖象的異同,理解與對二次函式圖象的影響。

2.能說出二次函式和圖象的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座標。

過程與方法

經歷探索二次函式和的圖象的作法和性質的過程,進一步獲得將**、表示式、圖象三者聯絡起來的經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二次函式是某些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由有趣的實際問題,使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教學重點:和圖象的作法和性質

教學難點:能夠比較、和的圖象的異同,理解與對二次函式圖象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分析

「剎車距離」是二次函式關係的應用之一,本節借助晴天和雨天剎車距離的不同,引出二次函式的係數對圖象的影響.由此可知二次函式是某些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

由現實生活中的「剎車距離」聯絡到二次函式,說明數學應用的廣泛性及實用性。

在教學中,由實際問題入手,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運用模擬的學習方法,通過與的圖象和性質的比較,總結出它們的異同,從而更進一步地掌握不同形式的二次函式的圖象和性質.

本節課設計了六個教學環節:情境創設、新課講解、做一做、議一議、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第一環節情境創設

活動內容:

1.二次函式y=x2與y=-x2的圖象一樣嗎?它們有什麼相同點?不同點?

2.二次函式是否只有y=x2與y=-x2這兩種呢?有沒有其他形式的二次函式?

活動目的:以問題串的形式引導學生逐步深入的思考,在複習的同時,開門見山的引出新課內容。

實際教學效果:學生對於y=x2與y=-x2這兩種非常簡單的二次函式圖象的理解非常深刻,可以很快的說出圖象的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座標,並且會主動的對它們進行比較(這兩個圖象關於x軸對稱,本身又關於y軸對稱,頂點在一起……),說明學生對於拋物線的概念與性質的理解是比較深刻的。

第二環節新課講解

活動內容:

1. 給出s=v2的圖象,在同一直角座標系內作出函式s=v2的圖象;

2. 比較s=v2和s=v2的圖象。

活動目的:可以利用描點法作出s=v2的圖象,體會二次函式表示式、**、圖象三者之間的聯絡,也為比較s=v2和s=v2的圖象做好準備。

實際教學效果:學生作圖象的能力比較理想,絕大多數同學沒有存在什麼困難,因為畫圖象只需要三個步驟,即列表、描點、連線。由於兩個圖象非常直觀,學生可以一邊觀察圖象,一邊對兩個圖象進行比較。

學生經過討論得出了答案:

1.相同點:(1)它們都是拋物線的一部分;(2)二者都位於s軸的左側;(3)函式值都隨v值的增大而增大。

2.不同點:(1)s=v2的圖象在s=v2的圖象的內側; (2)s=v2的s比s=v2中的s增長速度快。

第三環節做一做

活動內容:

1.在同一座標系中作二次函式y=x2和y=2x2的圖象.

(1)完成下表:

(2)分別作出二次函式y=x2和y=2x2的圖象.

(3)二次函式y=2x2的圖象是什麼形狀?它與二次函式y=x2的圖象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它的開口方向、對稱軸和頂點座標分別是什麼?

活動目的:讓學生作出完整的二次函式圖象(在第二環節只是畫了一半的圖象,原因是速度只能是正數),然後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圖象的性質,初步體驗二次函式的係數對圖象的影響。

實際教學效果:學生基本上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對兩個圖象進行比較,但是思考得不是很完整,需要老師及時的補充或者提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頂點、對稱軸、增長速度等角度進行思考,從而深刻的理解二次函式的性質。

第四環節議一議

活動內容:

1.在同一直角座標系內作出函式y=2x2與y=2x2+1的圖象,並比較它們的性質.

2.在同一直角座標系內作出函式y=3x2與y=3x2-1的圖象,並比較它們的性質.

活動目的:對二次函式性質的鞏固與拓展,從圖象直觀理解函式之間(相同)的平移關係,培養學生的動態思維。

實際教學效果:學生通過觀察圖象,發現兩個圖象是「全等的」,開口方向、對稱軸都是一樣的,只是頂點不一樣,向上移動了1格。有幾個思維活躍的學生馬上就開始探索移動的原因,發現y=2x2+1比y=2x2的y值多1,就向上移動了一格;這時,教師可以拓展一下:

如果減1呢,結果會怎樣?減2呢?這樣就把第二個問題也解決了。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總結出這樣的發現:y=ax2+c的圖象可以看成y=ax2的圖象整體上下移動得到的,當c>0時,向上移動│c│個單位,當c<0時,向下移動│c│個單位。

第五環節課堂小結

活動內容:師生互相交流總結:

1.作二次函式圖象的步驟:列表、描點、連線。

2. 快速、準確的說出和圖象的開口方向、對稱軸、頂點座標。

3. y=ax2+c的圖象可以看成y=ax2的圖象整體上下移動得到的,當c>0時,向上移動│c│個單位,當c<0時,向下移動│c│個單位。

活動目的:幫助學生歸納二次函式的性質。

實際教學效果:學生學習這節課是先動手,後操作,因此體會很深,對於作二次函式圖象的步驟與歸納二次函式的性質,都得心應手。

第六環節布置作業

1.完成課本45頁習題2.3 1,2

2.函式y=5x2的圖象在對稱軸哪側?y隨著x的增大怎樣變化?

3.函式y=-5x2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嗎?如果有,是最大值還是最小值?這個值是多少:

四、教學反思

1.一定要留足時間讓學生自己作出二次函式的圖象

可能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會覺得作圖象是上一節課的重點,這一節主要是學生觀察、分析圖象,從而不讓學生畫圖象或者只是簡單的畫一兩個。這種做法看上去好像更加突出了重點、難點,卻沒有給學生探索與發現的過程,造成學生對於二次函式性質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知識遷移相對薄弱,不利於培養學生自主研究二次函式的能力。這將對後面的學習造成困難。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留足時間,讓學生一邊作圖,一邊發現,而不是教師給出圖象,讓學生觀察。

2. 相信學生並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

在歸納二次函式性質的時候,也要充分的相信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的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因為學生自己的發現遠遠比老師直接講解要深刻得多。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聰明才智的機會,這樣也利於教師發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獨到見解,以及思維的誤區,以便指導今後的教學。課堂上要把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獲得學習能力放在教學首位,通過運用各種啟發、激勵的語言,以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求知態度。

3.注意改進的方面

在讓學生歸納二次函式性質的時候,學生可能會歸納得比較片面或者沒有找出關鍵點,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而且要組織學生展開充分的討論,把大家的觀點集中考慮,這樣非常有利於訓練學生的歸納能力。

單元2 3剎車距離與二次函式

單元2 3 剎車距離與二次函式 課前預習 該部分要求同學們首先預習本課知識的基礎上完成下面的填空 1.在公式中,v的取值範圍是 2.與的圖象的相同點是不同點是 3.如果行車速度是60km h,那麼在雨天行駛和在晴天行駛相比,剎車距離相差 m.4.二次函式的圖象與的圖象形狀 開口方向 對稱軸 但頂點座...

北師版剎車距離與二次函式教案

剎車距離與二次函式 教學目標 一 教學知識點 1 能作出y ax2和y ax2 c的圖象 並研究它們的性質 2 比較y ax2和y ax2 c的圖象與y x2的異同 理解a與c對二次函式圖象的影響 二 能力訓練要求 1 經歷探索二次函式y ax2和y ax2 c的圖象的作法和性質的過程,進一步獲得將...

二次函式與一元二次方程 2 教學設計說明

第二章二次函式 8.二次函式與一元二次方程 二 一 學生知識狀況分析 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 學生在上學期學習了用多種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其中有因式分解法 配方法 求根公式法,通過這些方法他們可以準確的求出方程的根。在上節課,他們學習了通過觀察二次函式圖象與x軸的交點個數,來討論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