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分層教學理論實踐

2022-05-02 13:51:02 字數 902 閱讀 5218

一、問題的提出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多重價值需求的社會裡,各種型別的學校中,實現全民教育、實施全納教育的追求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長期以來我們較多地側重於學生的共性,而對學生的差異研究不夠,重視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忽視學生在共性條件下個體差異的發展,按照統一尺度要求學生,埋沒了學生天賦才能、興趣愛好和鮮活個性。

高中生受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一方面會表現出一些共性、穩定的特徵,同時又因在認知結構、學習風格、學習動機等方面表現出諸多的差異性,從而造成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導致不同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與掌握能力差距很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高中數學教學中仍然「一刀切」、不顧學生水平與能力的差異,沿用過去同一教材下採用統一要求、同一方法授課,勢必造成「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現象。這不利於學生成績的提高,更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面對教學實踐中的現實情況,我們在教學中試行「分層教學」,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二、 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1.人類遺傳學理論

就學生本來特性看,學生是有差異的獨立個體。哲學人類學認為,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因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個體生活實踐狀態的不同,「形成了人類個體遺傳結構上的特定化與未特定化特徵,賦予了人類個體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差異性、發展的可能性及向世界的開放性」。個體遺傳的差異是不容忽視的客觀存在,個體的一切活動都是建立在個體差異的背景上展開的。

就數學教學而言,學生在生理發展和心理特徵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的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又存在能力差異,導致不同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與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因而在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循學生的認識規律進行教學設計。分層次教學中的層次設計,就是為了適應學生認識水平的差異,根據人的認識規律,把學生的認識活動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階段完成適應認識水平的教學任務,通過逐步遞進,使學生在較高的層次上把握所學的知識。

高中數學分層次問題教學理論與實踐

作者 唐學德 教育藝術 2012年第11期 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面臨改革教學方法 發展學生智慧型 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課題,分層次問題教學法 有利於促進傳統的繼承性學習轉向創新性學習,並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深刻的變革。一 分層次問題教學法及其實質 從內部結構的觀點來看,可以認...

高中數學分層教學實踐研究

作者 王繼揚 新課程 教師 2015年第02期 摘要 分層教學是一門較為新奇的教學方式,在推動學生積極學習方面有著巨大的貢獻。在高中階段使用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幫助每乙個學生提公升他們的數學學習成績,對他們以後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關鍵詞 高中數學 分層教學 模式 高中生在不同的年紀需要接受不同的教導...

高中數學分層教學實踐與體會

摘要 在高中數學學習中,兩級分化的問題極為突出,要改變這種狀況,因材施教顯得極為必要。然而,因材施教一直是乙個喊得很時髦的口號,鑑於各種主觀及客觀的原因,不少教師的因材施教只是停留在口頭上,並沒有落到實處。關鍵詞 數學實踐體會 一 問題的提出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的呼聲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