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立體構成課主題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2022-05-01 03:15:02 字數 970 閱讀 5404

【摘要】立體構成是在三維的世界中創造具有深度、廣度和體量的形態和空間。在有限的空間中創造無限的精神享受。也是研究自然形態裡科學與藝術的母題,用抽象的思維方式在自然形態上再度提煉和昇華。

追求更高階段的審美價值和藝術感悟,最終為設計服務。本文主要**中專立體構成課主題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中專立體構成主題式實踐

【中圖分類號】g633.9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7-0233-01

與平面構成相比,立體構成的美感特色除了許多形式美的原理、法則能夠與其保持一致以外,更多的美感特色建立在它自身立體的形式特點上。為此,立體構成在形式上顯示的特點更多地在於其三維空間的設計。例如各種點、線、面在重複、空間對比、屏障連線和包容穿插上就能按空間變換的結構功能體現出它獨特的形式效果來。

為此,運用立體構成的方法可以在設計基礎階段加學生對作品在立體造型中的形式感受,同時,通過基礎模型等抽象的形式實驗加深對立體形式美感原理的認識。以下將結合中專立體構成課主題式教學進行闡述。

一、立體構成教學與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結合

立體形態的外表具有視點、光影、肌理等幾個特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初步地從外表進行判斷,學會空間形態的觀察比例和平衡,注意整體的形狀,而不是細節。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外部形狀的方向力都應該是平衡的,方向力是所有運動力量的總和。

但是,有一些很重要的問題應該引起學生們的注意,就是,很多學生喜歡用電腦做方案,拋棄草模,但在計算機的虛擬空間中物體是沒有重量的,所以,作為立體構成設計中要解決的乙個很重要的問題——真實空間中由於物質的自重和形態組合所形成的重量,以及重量的重心的配置等問題,在計算機的虛擬空間中無法實現;同時,因為沒有重量,所以在計算機的虛擬空間中體與體是可以任意地連線的,不受連線位置和連線面積大小和連線強度的限制,所以它可以是千變萬化的。但是,在真實的立體空間中,由於受到立體形態的自身重量、重心,以及材質表面肌理等要素的限制,在體與體地連線時會有很多的限制,許多連線方式在現時空間中是無法實現的。建議學生採用最常見而且廉價的紙張作為模型材料。

《立體構成》課程教學的總結與反思

作者 賀麗琴 文藝生活 文海藝苑 2014年第06期 摘要 立體構成是三大構成課程之一,是設計專業中重要的一門基礎課。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對立體構成課程的理解和認知停留在懵懂狀態,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去挖掘這門課程,導致學生缺乏應有的空間想象力及空間設計能力。本文試圖從最簡單的角度來進行 立體構成...

立體構成教學中的形態造型分析

二 形態空間 當對物體的結構特徵 即物理空間 有一定的分解能力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較為抽象的 負空間 概念的引導。一把雨傘,其物理空間不外是鐵的骨架與幾塊布,而當其撐開的時候,給予觀者造成的心理空間卻是傘以下的類似圓柱形的 負空間 此 負空間 不可觸控不可量化,比如上文所提到的 海螺 其結構本身屬於...

基於英語主題式詞彙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摘要 以教學過程為基礎,以 go for it!教材的單元主題作為媒介 學生小組合作預習得以展開的詞彙教學活動,闡述通過合作學習實施英語詞彙教學活動,力圖使詞彙教學生動與鮮活,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有效參與,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詞彙的過程 經過實踐證明,採用合作學習這種基於合作競爭狀態下的與個體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