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2022-05-01 02:39:04 字數 3611 閱讀 6940

要求出長方形的面積,就必須要知道它的長與寬嗎?

------談「充分」、「必要」與「充要」條件

朱樂平 大家都知道,長方形面積等於長乘寬,用字母可以表示為s=ab。筆者在聽課中發現,有一些老師在引導學生經歷、發現這個長方形面積公式之後,提醒學生說:「根據公式s=ab,大家要注意,如果我們要求出乙個長方形的面積,那麼就必須要知道它的長與寬。

」這樣的表達其實是錯誤的。如果我們能弄清四種命題的關係以及「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的含義,就能找到錯誤的原因。

每個幾何命題從結構上分析,由兩部分組成,即條件部分與結論部分,它表明條件與結論之間的某種因果關係,形式上可以表達為:「如果……(條件),那麼……(結論)」。用a表示條件,b表示結論,就可以寫成:

如果有a,那麼有b。或者。

用「如果……(條件),那麼……(結論)」,這種形式,對長方形的長與寬和面積之間的關係進行表達,可以有以下一些表達方式:

(1)如果已知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那麼就可以求出(或確定)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2)如果已知乙個長方形的面積,那麼就可以求出(或確定)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

(3)如果不知道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那麼就不能求出(或確定)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4)如果不知道長方形的面積,那麼就不能求出(或確定)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

在上面表達的這些命題中,有肯定語氣的命題和否定語氣的命題。乙個肯定語氣的命題,以否定語氣敘述時就得到了另乙個命題;再把這兩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交換位置又可以得到兩個不同的命題。所以命題有四種形式,即原命題、逆命題、否命題、逆否命題。

上面列舉的四個命題(1)-(4)依次可稱為原命題、逆命題、否命題和逆否命題。

如果不管命題的具體內容,只從它的結構形式來研究,以上四種命題可以簡單表示為:

原命題:如果有a,那麼有b,或。

逆命題:如果有b,那麼有a,或。

否命題:如果沒有a,那麼沒有b,或。

逆否命題:如果沒有b,那麼沒有a,或。

上面的四種命題之間存在著以下的相互關係:

由上面的例子可知:成互逆或互否的兩個命題,不一定同真同假,但互為逆否的兩個命題,真則同真,假則同假。這種真則同真,假則同假的兩個命題叫做等價命題。

因些,原命題與它的逆否命題是等價的,原命題的逆命題與否命題也是等價的。利用命題的等價關係,要證明乙個數學命題時,可以用證明和它等價的命題來代替,這樣數學命題的證明就多了一條思路。

弄清了四種命題及它們的關係後,我們可以進一步研究「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的問題。

乙個命題表示條件與結論之間的某種關係。某一事物的發生與存在,會促使另乙個事物的發生與存在,或某一事物的不發生與不存在,也會促使另一事物的不發生或不存在。事物之間的這種關係,叫做條件關係。

其中有充分條件、必要條件和充要條件等關係。

如果a成立,那麼b成立,即,這時我們說條件a是b成立的充分條件。「充分」的含義是:為使b成立,具備條件a就足夠了。用日常語言表達「充分條件」的含義是「有之必然」。

命題:如果知道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那麼就可以求出(或確定)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這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分別是:

條件:知道乙個長方形的長與寬;

結論:求出(或確定)這個長方形的面積。

顯然上面的條件是結論成立的充分條件。

如果a不成立,那麼b不成立,這時條件a是b的必要條件。即:。必要條件的特徵是「無之必不然」。

由命題之間的等價關係可知,命題與命題等價。也就是說我們要判斷條件a是否是結論b成立的必要條件時。只要把b作為條件,a變為結論,判斷條件b是不是結論a成立的充分條件即可。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果,那麼a是b成立的充分條件。如果,那麼a是b成立的必要條件。

如果既有又有,那麼a既是b成立的充分條件,又是b成立的必要條件。這時我們就說a是b成立的充分而且必要條件,簡稱充要條件。充要條件的特徵是「有之必然,無之必不然」。

有了上面這些邏輯的知識,我們就可以判斷本文開頭時,一些老師在課堂上說的命題的正確性。「如果我們要求出乙個長方形的面積,那麼就必須要知道它的長與寬。」顯然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並不是求出長方形面積的必要條件。

也就是說,要求出乙個長方形的面積,不是必須要知道它的長與寬。如我們要求出長方形m的面積,而知道長方形n的面積是10平方公尺,長方形m的面積是長方形n面積的2倍。顯然我們就可以求出長方形m的面積是20平方公尺。

而如果知道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當然就可以求出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是說條件「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是結論「求出長方形面積」的充分條件,但並非必要條件。

類似的,筆者在聽課中也曾發現,乙個老師在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s=(a+b)×h÷2教學中,也說成:「要求出梯形的面積就必須要知道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在這個老師上完課後,筆者對他所教班級的學生進行測查與訪談,用了以下三個題目:

1、已知乙個梯形的上底是6公尺,下底是9公尺,高是4公尺,求這個梯形的面積。

2、已知乙個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是15公尺,高是4公尺,求這個梯形的面積。

3、有乙個梯形的菜園,一面靠牆(如圖),其餘三面用籬笆圍成,籬笆總長是19公尺,求這個菜園的面積。

全班正好50個人,測查結果是第1題49人對,一人錯,這個學生在運用梯形面積公式時,忘記除以2,第1題全班的正確率是98%;第2題的做對的學生是9人,正確率是18%;第3題只有2人做出,正確率是4%。我們對做出第1題,但不會做第2題的學生進行訪談,學生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只知道上底與上底的和,不知道上底與下底到底有多少,因此,不能用公式求出這個梯形的面積。

」對做出第2題的9個學生進行訪談,其中有4個學生說了這樣意思:「我開始也不知道怎麼做,不能求出上底與下底到底是多少,但我再看資料與公式,發現知道上底與下底的和,也可以直接用公式。做完以後,我發現知道上底與下底的和更好,不需要再做加法。

」其餘的5個學生能夠根據公式的特點,直接求出面積。從上面的資料和訪談中可見,學生還是受到了「要求出梯形的面積,就必須要知道它的上底、下底和高」這樣的命題的影響。

乙個命題的條件對於結論來說是「充分條件」、「必要條件」還是「充要條件」的問題不但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會遇到,在其他的領域中,如數與代數的教學中也有這樣的問題。

例如,我們常常要學生用交換加數字置的方法,也就是運用加法交換律來進行驗算。如計算5437+1738,即用下面的格式:

這時教師常說:如果兩次計算的結果相等,那麼計算就正確。

其實這個命題是乙個假命題,也就是說老師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

事實上,根據加法交換律可以得出:

如果兩次計算都正確,那麼兩次計算的結果相等。

這個命題是正確的。但它的逆命題不正確。即我們不能由條件「如果兩次計算的結果相等」,來推出結論「兩次計算都正確」。

我們設想如果乙個學生總是忘記進製,即遇到進製時他總是不進。這樣他的計算如下:

顯然兩次計算的結果也相等,但結果都是不正確的。由此可見,條件「兩次計算都都正確」是結論「兩次計算結果相等」的充分條件,但並不是必要條件。這種驗算方法並不是一種「可靠」的方法。

在小學數學中,有一些命題的條件對於結論來說是充分而不必要的。也有一些命題的條件對於結論來說是必要而不充分的,如,「乙個三角形的兩邊相等」是「這個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還有一些命題的條件對於結論來說是充要條件。

如,「乙個自然數各個數字上數的和是3的倍數」是「這個數是3的倍數」的充要條件。乙個小學數學教師只有明確條件與結論間的各種關係,才能更好地實施數學教學。

1、湖南省教育廳組織編寫:《幾何》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年2月第1版。

2、金成樑編著:《邏輯與小學數學教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9月第1版。

長方形的面積

一 填空。1.測量或計算面積時要用 單位。測量或計算長度要用 單位 2.常用的面積單位有 和 3.邊長為1厘公尺的正方形的面積是 邊長 分公尺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公尺。4.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每相鄰兩個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 5.乙個長方形長是5厘公尺,寬是3厘公尺,面積是 周長是 6.邊...

5 3長方形的面積

設計說明 長方形 正方形的面積計算 是在學生認識了面積和面積單位,已經掌握了長方形 正方形的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重視直觀教學,注重讓學生動手實踐 自主 與合作交流。通過生動有趣的課件,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讓學生...

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西師版 三年級下冊第40 41頁例1 例2,課堂活動第1題,練習七第2題。教學目標 1 經歷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索過程,培養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2 掌握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能運用公式計算長方形的面積。3 在解決與面積有關的實際問題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教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