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教學實踐的幾點體會

2022-04-30 06:39:02 字數 1943 閱讀 7595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職業學校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把現有的學生培養成實際操作技能嫻熟、專業基礎知識紮實的技能型人才去滿足社會的需求。為此,教師必須上好每門課,使學生學有所成。現在,本人就中職學校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立足實際,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

中職學校學生有的初中尚沒畢業,有的已在社會上參加工作好幾年,基礎知識比較薄弱,易出現畏難情緒和自暴自棄情況。而且,學生層次不平衡,對知識的接受程度、快慢差別很大。這給教師把握教學帶來了困難。

我在教學中發現如果嚴格按照大綱講解知識,由於學生的基礎薄弱會有牴觸情緒。我根據大多數學生接受情況,適當調整教學內容,保證所有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並達到「應知應會」底線。對學習較好的學生採取用另外布置作業促使他們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對學習較差的學生適應降低難度要求,要多鼓勵,保護其學習積極性,掌握一些總比放棄強。

(二)注重新課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匯入新課是教學過程中的乙個重要環節,教師通過匯入新課向學生交待要講的內容和要分析解決的問題,簡明扼要地提出本次課的目標任務。巧妙地匯入新課能很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開展新課內容講授打好基礎和鋪墊。。這樣學生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能夠增加學習的積極性。

(三)多管齊下,突破重點基本概念

掌握電工基本概念是《電工基礎》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中的乙個難點。突破重點概念可採用以下兩種方法,一是形象模擬。把抽象的未知概念與日常熟悉的事物或已掌握的知識模擬,加強未知概念理解。

比如第一章中電源(電動勢)、電壓、電位、電流與抽水機、水位差、水位、水流模擬,電位還可以和學生熟悉的高度做比較,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二是實驗演示。通過實驗使一些看不見、摸不著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比在磁場有關知識的講解中,多做演示實驗,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而且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歸納細化,解題過程程式化

應用基本定律和基本原理解決問題是電工基礎課要求學生掌握的基本技能。解題過程反映了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思路。在講解解題方法時,教師在解題過程上下功夫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支路電流法是要求學生掌握的分析複雜電路的基本方法,這部分內容在新勞動版電工基礎教材中解題方法很簡略,教學中學生不易看懂,掌握有困難。我在實際教學中細化解題過程,採用了六步解題法:第一步是分析電路,找出電路中有幾條支路、幾個節點、幾個網孔迴路,並標出各支路電流參考方向,網孔迴路繞向和節點字母;第二步是根據基爾霍夫第一定律列出任意n—1個節點電流方程(如果電路中有n個節點)。

列方程時直接寫成∑i=0形式,流入節點電流取正號,流出節點電流取負號;第三步根據基爾霍夫第二定律列出所有網孔迴路電壓方程。列每個網孔迴路電壓方程時,寫成∑ir=∑e形式,在等式左側羅列迴路中所有電阻上的電壓ir,在等式右側羅列迴路中所有電源電動勢,然後再根據電阻中電流方向、電源的電動勢方向與網孔迴路繞向確定每個ir、e前正負號,若相同取正號,相反則取負號。這樣就很容易地列出所有網孔迴路電壓方程;第四步是聯立第

二、三步列出的全部方程,組成方程組;第五步是代入資料解方程,求出各支路電流代數值;第六步是根據各支路電流正、負判定電流實際方向。i>0,則電流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相同;i<0,則兩者相反。教學實踐表明,把解題過程程式化,對學生掌握複雜的解題方法大有裨益。

(五)重視複習收尾,鞏固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巧妙合理的結尾安排,可對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電工基礎》教學中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可選用以下三種方式。一是歸納小結式,教師在課堂教學結束時,以簡練的語言對授課重點、難點內容進行概況複習,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重點,理解難點。

對條理性強的章節,這種方式比較適用。二是例題練習式。在授課內容講解完後,教師給出一至兩道可以概括課堂教學內容的典型的習題,通過學生練習和教師講解,達到檢查學生學習情況和使學生掌握所學內容的目的。

三是前後照應式。針對課堂教學活動開始時提出或設定的問題,在課堂授課分析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學結尾時照應式回答問題。通過回答問題對授課內容進一步概括,使課堂教學有呼有應,教學過程完整規範,加深學生學習效果。

2023年7月

《電子電工基礎》教學的幾點感悟

摘要在 電子電工基礎 教學,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和作用,優化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理論水平,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增強自身的技術運用能力。這也是該課程教學的應有之意。關鍵詞教學電子電工基礎優化 筆者在近幾年的 電子電工基礎 課程教學中發現,優化教學過程和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課程的主觀能動性...

機械基礎教學的幾點體會

作者 田華 職業 中旬 2012年第03期 技校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對學習缺乏足夠的興趣,枯燥的知識灌輸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痛苦,只能使他們離知識越來越遠。怎樣才能使教學生動有趣,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呢?這是我們在教學中需要思考的問題。機械基礎這門課對技校生而言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專業基礎課,而且一入...

關於《機械基礎》教學的幾點體會

技校生的教學問題,一直是許多教師共同關心的問題。因為隨著招生形勢的變化 生源的關係,相對而言,如今的技校生生源素質的確要比以往略差一些,再加上從初中步入技校,對學生來說也是乙個重要的轉折階段,從中學的 語文 數學 政治 等常規學科轉變到現在的專業基礎課 專業課的學習,有部分學生就一下找到 節奏 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