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幾點感悟

2022-04-29 11:42:02 字數 1034 閱讀 6563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學會認識社會,正確了解社會,養成良好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實踐,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學會生活,學會做人。通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認為在品德與社會課教學中應採取下列策略:

1.開展對話式教學

1.1努力培養對話意識。

對小學生而言,對話意識的培養在於平時點點滴滴潛移默化的滲透,也許它就在平時師生交流過程中,就在每一次匠心獨運的作業布置中,就在充滿肯定情感的激勵性評價中,就在我們充滿智慧型的點撥引領中,對話意識的培養要注意對話雙方精神上的溝通,情感上的共鳴。在運作過程中,從激發學生探索慾望入手,指導學生利用已經占有的學習材料,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再現生活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對話。另外,要真正實現對話,教師就必須轉變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研究者,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用易懂的說理法讓學生明白對話的重要性,用有趣的舉例法讓學生享受對話主體的愉悅。

有了這種意識,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不會被動接受,才會把自己的生活當做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不同型別的對話,產生互動的教學效果。

1.2積極營造對話氛圍。

對話應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沒有民主平等就沒有對話。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歸還學生的話語權,同時老師本人要學會傾聽,要付出真誠。在課堂上,學生的生活故事、生活體會、生活經驗及他們的喜怒哀樂都會成為重要的教學資源,而這些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都必須靠教師的認真傾聽和與學生平等的對話來實現。

正是從這樣的角度看,教學過程也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傾聽與交談的過程。教師用心傾聽,才能在學生的交流中適時給予點撥,教師如果以欣賞的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每一位學生的表達,以極大的熱忱和耐心感受其內涵,以最大的寬容和信賴去對待可能出現的問題,就能敏銳地發現學生智慧型的閃光點。在教學中,無論是小組交流還是全班匯報,都要常常提醒學生仔細傾聽,聽完之後,如果認為他人主要觀點正確精彩,就「由衷讚一贊」或「虛心學一學」;如果認為別人的觀點不夠正確或不夠全面就「真誠幫一幫」、「深入想一想」。

對於傾聽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不僅能有效地促進互相借鑑,深入思考,而且能讓學生漸漸學會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彼此欣賞。

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感悟 敘事

記得前幾年,我撰寫的 小學社會教學法之我見 曾獲得過縣級一等獎。時隔幾年,教育形式和教材都發生了較大程度的改變,當然教學方法也得隨之發生巨大的變化。本學期開始,我被安排教三年級的 品德與社會 原想,這樣的 小科 肯定是枯燥無味,無非是照本宣科罷了,不曾想,幾節課下來,竟讓我有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同時...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幾點體會

不知不覺,新課程的實施已有好些個年頭了。品德與社會 作為活動課,這門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我在幾年的探索實踐中,對 品德與社會 這門課的教學更是有了深刻的體會。新課程強調學生從單 一 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學生被動地吸收課本上的現成結論,而是乙個學生親身參與豐富 ...

《品德與社會》教學感悟

新開中心小學馬海濤 小學階段的 品德與社會 是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很顯然,它們 於生活,知識目標的側重點不同 要求提高了。經過乙個多月的工作,教學中有成功也有失敗,在成功中尋找經驗,在失敗中不斷反思,在反思中不斷成長。我覺得要讓學生喜歡這門課程應做好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