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思考

2022-04-13 22:52:14 字數 2398 閱讀 1980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進。在高等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其本身亦存在著很多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在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方面,這嚴重制約著高等職業教育整體功能的發揮和其應有的作用。

所謂人才培養模式,一般認為是為實現培養目標而採取的培養過程的構造樣式和執行方式,它主要包括專業設定、課程模式、教學設計和教育方法等構成要素。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就是:以直接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為目標,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職業能力為主要內容,以教學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為主要途徑和手段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和用人單位共同確定的具體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培養方式和保障機制的總和。

就我過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現狀來看,必須突破傳統人才培養的束縛,改革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現高等職業教育技能型、綜合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起步比較晚,無論是專業設定還是課程安排等,在很多方面大都沿襲普通教育的發展模式。在人才培養方面,也不可避免的有照搬照抄「普教」的嫌疑。這也導致在人才培養方面,現在的高等職業教育並沒有突破理論教育這一內涵,在職業教育內強調學生基本理論知識,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而對學生實際的操作技能、動手能力的培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最終導致學生雖然滿腹經綸,卻無實際的操作能力。這樣高等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滿足市場、企業的需求。最終導致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難。

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無疑導致了企業、市場在招聘人員時,寧願選擇普通院校畢業生。它們普遍認為,現有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並沒有到達企業、崗位的要求,而招聘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只要稍加培訓,即可達到崗位的要求。這樣高等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在市場上並沒有足夠的競爭優勢。

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的需求,只有進一步探索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新出路,才能使高等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更有生命力,才能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長足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重點在於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等一線的高技能型、技術性人才。這類人才具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能夠迅速的解決各種實際問題。這類人才身上體現著職業教育的職業性,能夠針對某一崗位群,結合自身掌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的勝任本崗位的工作,實現自身和企業的雙贏。

圍繞著高等職業教育技能型、技術性人才的培養目標,在改革現有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我認為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首先,正確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並不是可有可無的,也不是次等的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不能僅僅侷限在學業失敗者、社會地位低下者以及經濟能力不足者無可奈何的選擇。

它應該而且必須為不同層次、職業、手工業者提供更高層次的教育。高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高層次。對高職教育的定位,由於理論上的模糊,導致實踐上存在定位不清的現象。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只有定位在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型別上,才能有正確的邏輯起點。

其次,明確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目標制約著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只有在正確的、清晰的培養目標引領下,它才能順利健康的發展。對於高等職業教育來說,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的人才型別都是技術型人才。

即將設計、規劃等轉化為現實產品或其他物質形態的人才;是為生產一線或工作現場服務的人才。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目標的教育層次,可以有大學專科、大學本科和研究生三個層次。但是,統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大都由以前的大專、中專轉變而來。

但是其本身的教學、師資等並沒有相應水平的提高。同時,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中,嚴重缺乏研究生、博士生層次的教育,不同水平、層次的畢業生流通不暢,向更高層次流動比較困難。此種狀況嚴重影響著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水平。

進一步完善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實現人才培養的正確導航。

再次,轉變高職課程教學模式。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在課程的價值取向上,應重視社會需要與個人需要協調。在課程設計的內容與形式上,應重視科類、職業門類之間的結合。

在課程設計的目標與實施上,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重視調查、實訓和實驗研究。在課程設定方面,十分注重增強課程的彈性,兼顧理論和實務。廣泛增設選修課數量,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和職業適應性的需要。

在課程內容方面,注重圍繞社會的需要,堅持以職業對技能和知識的實際需求為課程內容的依據,重視課程的職業功能性。同時,許多國家為使學生能適應以後工作的變化,滿足轉換不同職業崗位的需要,廣泛實施「通專多能」(多介面)人才的培養模式。

最後,校企合作、產學結合是實現人才培養模式轉變的保證。高職院校和企業的合作辦學,有利於最大限度的利用雙方的優勢,實現學校與企業之間在人力、物力、財力和實踐場所方面的資源共享, 縮短高階專門人才從理論到實踐的距離,加速了高階專門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學校和企業的緊密結合,可以使學校最快的接受來自企業、市場等方面的需求,以便於迅速的對自身的不足做出調整。

從未保證所培養的人才是市場、企業所需的人才。而企業由於與學校的近距離接觸,可以更好更快的應用高職院校的科研成果等,反饋各種有效資訊,通過這種人才培養形式,才能真正實現高質量人才培養的轉變。

改革和完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高校適應社會現實、促進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高校應對就業形勢嚴峻性的必然反應。探索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新途徑,保證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質量,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健康發展。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提要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發展趨勢。目前,我國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 產學研 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 訂單式 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交替模式 2 1 人才培養模式 雙證書制人才培養模式等。然而,這些人才培養模式還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關鍵詞 職業教育 人...

中德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比較

作者 李正芳 中學生導報 教學研究 2013年第11期 摘要 當今高等職業教育愈發重要,高等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科學性同樣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簡單介紹中德兩國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比較分析,提出德國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給我國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啟示。關鍵詞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中德啟示 一 高等職...

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改革開放以來,職業教育不斷得到重視和加強,教學改革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同時,中職人才培養目標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教育部制定的 關於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 明確指出,中等職業教育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轉變教育思想,樹立以全面素質為基礎 以能力為本位的觀念,培養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