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2022-04-11 09:20:05 字數 2987 閱讀 4219

青神縣觀金小學何文萃

長期以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慣用的教學方式都是採用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傳授書本知識。而教師的提問則是按照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對新課程標準的解析、自己的思路和意願來設計的,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學生失去了質疑提問的機會和權利,失去了思考,失去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談不上創新性的解決問題了。因此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就成為了新課改的攻關問題之一,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談談我自己的幾點看法和體會。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指出:「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乙個問題也許僅是乙個數學上的或是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學生如果有問題意識,就會產生解決問題的動機,他們的思維就會為解決某一實際問題而啟動,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就會採用不同的手段,在有意或無意之中大大增長了知識量。

所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問題意識它表現為學生在認識活動中,經常意識到一些難以解決的、感到疑惑的實際問題,並產生懷疑、困惑、焦慮、**的心理狀態,而這種心理狀態又驅使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學生的問題來自於學生親歷的事物中,來自於學習過程中,來自於生活實踐中。各學科教材中的許多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很接近,很多知識及其現象都常在生活中見到,如:小學一年級數學教材上的「認識物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小學二年級數學教材上的「角的初步認識」,就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緊密聯絡在一起。

雖然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實物都是利用很多數學上的知識建造的,但我們的學生往往都沒有注意,沒有觀察,這樣就更談不上去思考,去想象,去**,也不會從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教材、學習和生活實際,選擇適合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敢問樂問善問,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

一、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觀察是學生萌發問題意識的首要因素。人的大腦所獲得的資訊,有80%-90% 是通過眼睛和耳朵吸收進來的,觀察是指人通過眼、耳、鼻、舌、身感知客觀事物,是人有目的、有計畫的感知活動。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

「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觀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觀察,我可在中人之上。」可見,觀察是問題的開始,沒有對事物的觀察,就不可能對事物提出問題,不可能提出新見解,也不存在技術創新、發明創造。我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上也經常引導孩子們要認真觀察圖畫上的內容和數字、算式之間有哪些聯絡,用眼看,動腦想,動口說,用耳聽。

例如在「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一課中,我首先讓孩子們從書本上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形狀,然後讓孩子們舉生活中的例子,將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記在腦裡,最後我將孩子們帶到校園裡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通過看、摸感知,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兩種圖形的特徵,從而達到對這兩種圖形的更深層次的認識。

課堂教學過程中由於觀察物件的不同,觀察目的的不同,所以在操作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觀察方法。並引導學生針對某一事物進行觀察的時候要細緻而有序,這樣才能有助於學生發現事物的本質規律。學生一旦養成了觀察的習慣,其問題意識的「火花」隨時都會點燃,就會對觀察的情況提出問題;觀察的越仔細,問題意識越容易迸發,提出的問題就會越多。

所以觀察是學生問題意識的基礎,是提出問題的源泉,掌握了觀察的方法,問題意識自然形成,學生就能由淺入深地提出問題。學生就能獲取正確的、豐富的、全面的科學知識資訊,為問題意識的萌發提供「肥沃的土壤」。

二、善於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徵,是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影響下產生的一種積極**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這種「意識傾向」,是人的思想、精神的一種集中指向。學生一旦對學習發生興趣,必然要把思想和精神集中到學習方面來,形成一種巨大的學習科學知識的動力,產生獲取科學知識的強烈慾望,置其他事情於不顧,專心致志地學習,問題意識油然而生,促進學生能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解決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採用一些具體的策略,盡可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1)教學形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都要富於變化,不斷賦予新意。如果教學的形式方法總是那樣單調、呆板,就容易使學生感到乏味、疲勞,也容易使學生失去興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便是一句空話。如:

教學漢語拼音時,為了讓孩子們人人會認讀,我便採用多種方式讀,範讀、領讀、同桌互讀、**車讀等,學生有濃厚的興趣,這樣就得到我的目的。

(2)教學上要加強學科新舊知識內容之間的聯絡。完全生疏的東西很難引起興趣,而特別熟悉的內容又容易使人厭煩,不引起興趣,也就不會產生問題意識。只有那些與已知的知識有聯絡,又能使人獲得新知識的內容才容易引起人的興趣。

如:我在教學漢語拼音復韻母ai ei ui時就先複習單韻母的發音,並且強調發單韻母時的口型,復韻母的發音與單韻母的發音有密切的聯絡,讓學生準確的掌握復韻母的發音方法。

(3)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發現學生學習上的進步和學習興趣的效果。教育心理學認為效果是可以激發興趣的,當學生學習時,如果發現自己有了進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會體會到一種成功的快樂,從而產生興趣。如:

我的班上郭偉金開學初上課極不專心,作業亂寫亂畫,於是我便仔細尋找他身上閃光的地方,給予表揚,於是他就從中體會到了快樂,從而對學習就產生了興趣,娃娃變乖了。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總是注意分層教學,把簡單問題讓較差的學生思考回答,而較難的問題讓能力較強的學生回答;在布置作業時,我也是讓差生只做最基本的題目,而學習較好的學生還要做一些靈活性較強的題目。這樣,人人都能體驗成功,也都會有滿足感,從而產生學習熱情,促進問題意識的形成。

三、引導學生思考、聯想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關聯的,相互影響、聯絡的諸多事物反映到人們頭腦中,會形成各種不同的聯想。這種聯想思維能根據事物之間普遍聯絡的特點,進行由此及彼、由近及遠、由表及裡的思考,它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啟發學生聯想、思考、轉化。

如:在教學二年級語文《我要的是葫蘆》一文時要引導學生聯想到植物的葉子和植物的生長是有密切聯絡的。所以說,教師引導學生對眼前事物進行聯想與思考,聯想的越廣泛,思考的越細緻、越透徹,問題意識越強烈,發現問題越深刻,提出問題也就越多,教學效果更好。

總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是現代教育教學的目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中心,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和發展,推動學生各方面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從而得到我們教育教學的目的。

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

一 問題意識的概念 人們對某一事實或客觀現象產生了解釋或處理的心理慾望。強烈的問題意識不僅體現了人們個體思維品質的靈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強烈的問題意識,作為思維的動力,促使人們去發現問題 解決問題,直至進行新的發現 創新。發現問題表現為意識到蘊藏在現象背後的實質,意識到尋常現...

談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

摘要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先要更新教育觀念,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讓問題走進課堂,讓學生在質疑 爭辯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強化問題意識,逐步養成好問 善問 有創見地問的良好習慣。關鍵詞 敢問會問善問 一 營造和諧 寬鬆氛圍,鼓勵學生 敢問 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對於感興趣的事物總愛問個 是...

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摘要 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是創新發明的先導,正是在問題的搜尋 發現 確立 探索 解決的過程中,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 服從者 執行者變成了主動的 者 研究者 發現者。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途徑和方法是引導學生 敢問 愛問 會問 關鍵詞 初中數學 問題意識 途經與方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在 數學課程總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