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

2022-05-02 20:15:04 字數 1044 閱讀 8259

摘要:問題意識是創新的基礎,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有利於增強師生互動,促進差異化教學,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有利於促進學生的主體作用,符合課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讓問題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已被提到教學改革的日程。愛因斯坦曾說:「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 因此,我們應當而且必須把問題提出的教學作為現代教育的切入點。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創新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素質教育的首要目標在於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而不是重複前人所做的事情。沒有問題,就沒有發展,更沒有創新。

「問題意識」是指在認識活動中,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而產生一種懷疑、困惑、**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又驅使個體積極思維,認真**,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問題意識對學生掌握知識,思維能力培養等有重大的意義。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要充分科學的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便更好的為學生學習服務。

問題不僅是激發學生求知慾望的前提,而且是學生理解和吸收知識的前提,知識只有圍繞問題展現出來,才能為學生所理解和接受,進而才能成為其內在精神世界的有機組成部分。更重要的還在於它能激發創造動機和創造思維,並提供創造的可能目標破口,進而促進學生投身於創造性活動之中。問題意識不是天生的,問題意識的增強和提高需要培養和激發。

事實上,絕大部分學生的問題意識都處在潛在而缺乏動態表現的狀態。大多數學生是不敢或不願提出問題,因此,對於教師來說,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成了關鍵。這個激發的過程不單是指教師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讓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揭示問題——產生新問題的思維活動過程。

這才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應從三方面考慮:

首先:要擺正教師的角色位置。

傳統的觀念把教師的主導作用定位為書本知識的傳播,課堂教學的組織。這就必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現代教育要求教學從重學生「學會」向教學生「會學」轉變。

教師對學生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激勵思維。正如古人所言「授人魚不如授人漁」。教師應成為學生發現問題的引導者、探求問題的啟發者、解決問題的合作者、創造思維的啟用者,而不再是帶著問題進課堂,留下答案出教室的灌輸者。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作者 周正梅 新課程 下旬 2019年第03期 摘要 歷史作為記載我國傳統文化知識與背景的學科,在初中階段佔據重要地位。在新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提出的要求下,教師不僅要重視傳授給學生知識並培養相關技能,還應注意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公升與發展。通過問題教學來啟發學生思維 培養其問題意識是當今時代下教師教學的...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策略

問題意識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產生的一種主動質疑 積極 的心理狀態,在學生的思維和認知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對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愛因斯坦曾經說過 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更重要。然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許...

關於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之我見

作者 岑彩玉 科教創新 2013年第06期 摘要 數學課程標準 指出 知識與技能 數學思考 解決問題 情感與態度,這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乙個密切聯絡的有機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做到上述目標的有機結合,充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離不開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那麼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