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要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

2022-04-11 05:01:38 字數 5385 閱讀 1028

學校德育的認識誤區及對策

胡寶泉(呼和浩特民族學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摘要】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學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把學校德育等同於空洞的說教」,「把學校德育等同於專門的道德課程」,「認為學校德育只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情」,「 把控制與束縛當成德育工作的手段」,「認為學校德育僅僅是學校內的德育」,「急功近利的追求學校德育時效」,這些錯誤的認識歸其原因就是德育工作和現實生活嚴重脫離造成的。本文針對上述認識誤區從德育生活化的角度提出了「關注生活細節」,「豐富生活經驗」,「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用愛和責任進行德育」,「努力形成德育的合力」,「追求德育的長遠功效」的相應對策,希望能為學校德育真正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盡微薄之力。

【關鍵詞】 學校德育認識誤區對策德育生活化

學校德育要想真正進入到學生的內心深處,就必須回歸學生的真實生活,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每乙個學生成為幸福人生的創造者,是為了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因為乙個能夠創造幸福生活的人,才會更多地珍惜生活、善待自我、友愛他人、奉獻社會。」〔1〕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學校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然存在著把學校德育等同於空洞的說教、把學校德育等同於專門的道德課程、認為學校德育只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情、把學校德育當作控制與束縛、認為學校德育僅僅是學校內的德育、急功近利的追求學校德育時效等問題,歸其原因其實就是把德育工作和現實生活相脫離造成的。

2023年以來,一批德育工作者開始呼籲「德育生活化」,這也為學校德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曙光。

一、學校德育的認識誤區

(一) 把學校德育等同於空洞的說教

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站在講台上煞有介事的告訴學生什麼是道德的,什麼是不道德的,或者講乙個「狼來了」的故事,告訴學生不要撒謊,要講誠信。學生像學習其他專業知識一樣,首先是通過背誦、默寫記住了這個故事,然後在老師的講解下達到了理解的水平,再然後就下課了。他又「從狼來了」的精彩故事中回到了現實,仍然繼續為明天的考試怎麼抄襲而發愁,把講究誠信這件事完全拋在了腦後……導致德育效果蒼白無力,沒有成效。

(二)把學校德育等同於專門的道德課程

現代學校德育形成了專業的德育課程體系,比如思想道德修養課和一系列的政治課,這些課程是經過結構化的加工,變成以傳授道德知識為目的學科化、系統化、理論化的抽象的概念、規範和準則,使得那些關於誠信、仁愛和責任的觀念很難自動內化為學生良好的品德和行為,這就導致了學生的知行相脫節。主要表現在課上老師講的大道理學生都明白,但是一到生活中就無從下手,課上雖然學了一套規範的知識,課後仍然會我行我素。這種純知識化的教學幾乎忽略了人的情感和體驗,背離了道德的本意。

(三)認為學校德育只是德育工作者的事情

「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把教師隊伍一分為二,一部分人從事學科教學,一部分從事德育工作,這種分工導致教書的不育人,育人的不教書,割裂了教育之教書育人的本意。」〔2〕從小學的教導處到大學的學工部,從小學的班主任到大學的輔導員,學校德育工作既不乏專門的機構,也不缺專門的負責人。而且各部門各負責人分工明確,認為各自幹好各自的一攤活就好,其他的事情基本上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這不但導致各部門之間缺乏協作,而且使學科教學和德育工作相分離,嚴重影響了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

(四)認為學校德育僅僅是學校內的德育

很久以來,學校一直是德育工作的主要陣地,因為在這裡有經過專業培訓、具有系統的德育理論知識和豐富的講課經驗的專門的德育教師傳授德育理論;有各式各樣的課程和教材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著道德知識:比如小學中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大學的《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在這裡有很多具有豐富學生工作經驗的專門的德育工作者經常組織各式各樣的學生活動、定期進行各種先進的評選、設立各式各樣的學生社團;更有專門的德育工作部門;還有完備的德育場館和硬體設施。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全體社會成員的文化素質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家庭教育的傳遞能力也相應提公升;網路新**的開放性與國際性也使學生不得不面臨各種文化觀念、社會制度、生活方式的衝突;伴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出現了一些不道德的社會現象,這也是對學校德育提出的新的挑戰,所以在現代社會學生道德品質的發展僅僅依靠學校德育是遠遠不夠的。

(五)把控制與束縛當成德育工作的手段

其實灌輸、壓服與控制在我們的德育工作中時有發生,主要表現在課堂上和活動中:在不良的課堂生活中,通常是以師為本,以課本為中心 ,教學的方式形式化,課堂氛圍封閉、壓抑,致使學生在填鴨式的教學中漸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思考的能力;在預設的班團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領導者,學生只需按部就班的去完成事先安排好的活動步驟,甚至是被迫的、不情願的去參與一些形式化的活動,沒有真實的意願和興趣,只有被動、機械的參與,也就不會有發自內心的感悟和體驗;在評優選優的過程中,通常是全體投票、或者從學習拔尖的學生中提名、或者班主任任命,結果優秀學生是選出來了,但是評選的目的和意義卻失去了,學生沒能從評的過程中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沒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和優秀同學之間的差距,也就沒有今後努力的方向。灌輸、控制和束縛不是真正負責任的德育,因為它不懂得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也就不能真正開掘出學生道德人格生成的源頭活水。

(六)急功近利的追求學校德育時效

隨著經濟在社會中的地位的不斷提高,教育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經濟主義」的怪圈,把效率作為德育追求的目標。希望能在學校教育期間一勞永逸的解決人的德行發展的所有問題;希望一節德育課下來學生就會有新的轉變;希望學了英雄之後就能見諸於實際行動;希望老師的一次感人肺腑的教育之後學生就能大徹大悟。然而事實總是讓人失望:

當班長動員班級裡的學生去獻血的時候,很多學生告問他加不加學分;當班主任動員大家去做義工的時候,學生問是不是只有做義工才有申請國外名牌大學的機會;如果我們去做一件道德的事情,目的是老師能得到獎金和榮譽,學生也因此可以進入好的學校、,得到加分,那我們的德育工作真是很失敗。

二、對策

(一)關注生活細節,培養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

一滴水雖然渺小卻可以折射出七彩的太陽光芒,乙個人的日常行為雖然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卻可以體現出乙個人的修養和素質。德育要深入到具體的生活細節當中去,從培養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做起。肖川博士在《道德教育的目標》中這樣說道:

「我們的教育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假大空的東西太多,我們國人的骨子裡,有一種偽崇高的東西,我們太容易把不是什麼事的事當成一回事,太容易激動,太過敏感,太容易將平常的事往神聖上聯想,這就容易導致虛情假意和偽崇高。」是的,我們太容易把不是什麼事的事當成一回事,我們也太容易把是一回事的事不當成一回事。在央視《我建議》的一次關於幼兒教育的節目中聽到一位教育界同仁介紹日本幼兒園的教育目標,特別具體的三點生活內容,真是太好了:

一是永遠提前十分鐘到達目的地;二是能不麻煩別人就不麻煩別人;三是用過的東西要像沒用之前一樣整齊乾淨。這就是注重細節的、有針對性的、具體的、深入生活的、旨在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教育目標。我們必須回到生活的起點,要面對學生的生活實際,不要假大空,因為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連最起碼的事情都還沒做到,我們又何必過早的過多的去刻意強調那些高於生活的東西,這也是教育的浪費。

離開了生活談道德,就象離開了水教游泳一樣,枯燥而乏味,關鍵是你永遠都學不會。如果德育工作只重說教,只重「做好事」,只重義務服務、只重政治運動,如果教師只會給學生灌輸「假大空」的陳詞濫調,只會振振有辭的鼓吹「自我犧牲」、「無私奉獻」,其後果只能是德育由於缺乏生活實踐基礎而落空,由於脫離生活實際而無用。這是對「德育」的扭曲,是很不道德的。

(二) 豐富學生的情感和生活經驗

經驗就是個體在生活中的經歷和體驗,離開了活動、交往和情境,體驗就不能生成。杜威在《經驗與自然》中是這樣闡述經驗的含義的:「經驗既包括人們所做的、所遭遇的事情,人們所追求的,所愛的,所相信的,所忍受的事情,也包括人們怎樣活動和接受活動,人們行動和遭受、意欲和享受、觀察、信仰、想象的方式。

」他認為個體品德的發展過程是在經驗中學習,在生活中成長的過程。學生在共同做事中相互溝通,既能展現個人的興趣、需要、才智,又能形成共同的目的和情感,形成共事的能力、互助的意識和民主平等的精神。皮亞傑和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學說」關於這一觀點闡述得更為深刻:

「人只有在經歷過種種情緒上的體驗,包括遭到挫折和感情的創傷,才能對別人的疾苦有移情的體驗。」道德發展需要社會性的刺激,而這種刺激**於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於生活世界中的價值衝突。而人的親密情感和興趣只有通過實際的體驗才能真正形成。

所以我們的學生應該多參與、多活動、多交往,才能感受到與自然的交融,才能感受到他人的關愛和欣賞,才能對生活充滿熱愛,才能生成好的品德。如果僅僅把學校德育看作是在規定的時間開設的專門的德育課程,那不但縮小了學校德育的外延,也扭歪曲了它的內涵。

(三)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在學校,德育不僅是一項工作那麼簡單,它是學校教育的目的。德育不應該和日常學科教學相脫離,那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是錯誤的,德育不是一部分人的義務,而是全體教職工的義務;它應該貫穿於教育的各個環節,滲透到學術與管理的各個方面,在教學、科研、管理和服務活動中都應該得到體現。為了避免獨立的德育體系游離於日常課堂教學以外,現在有不少中小學開始嘗試實行全員育人的「德育的導師制」,通過學校指定或由學生自由選擇的辦法,讓各門學科任課教師同時擔任學生道德與心理成長的導師。

(四)我們應該努力形成德育的合力

學生的生活世界不僅包括學校生活,還包括豐富多彩的校外生活,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網路傳媒、社會風氣、家庭教育等等無一不深刻的影響著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有關學校德育實效性的調查表明:有90.

3%的教師普遍認為社會環境、社會風氣、對學生的影響大於學校德育對學生的影響;有82.8%的教師認為家長對學生的影響大於教師對學生的影響。」〔3〕我們不會放棄學校德育的責任,但是我們要認識到學校自身的有限,要正視社會和家庭的影響,要努力形成學校、社會和家庭的合作,努力形成德育的合力。

比如就社會和家庭而言,面對網路文化這把雙刃劍,面對不斷增多的好奇心大於判斷力的青少年網民,既不能簡單粗暴的將網路視為洪水猛獸,也不能把教育引導的責任全部推給學校,而是要三方合作,互相支援,形成德育的合力。

(五)用愛和責任進行德育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缺乏了解,愛就是盲目和膚淺的,沒有尊重和信任,愛就會演化為支配和控制;沒有責任。愛就是蒼白的、輕薄的、虛情假意的。」〔4〕在《中國德育》上有這樣一首詩歌:

「道德不是一套咒語,而是一首歌;不是一堵牆,而是一道台階;如果是一塊布,不是用來遮醜,而是用來顯美;如果是一條繩索,不是用來束縛,而是用來攀登;如果它是目的,就讓我們輕裝上陣去奔向它;如果它是工具,就讓我們輕鬆自如的去使用它,這樣才是道德的。」道德不是規則,不是要求,更不是限制,它是個體自我建構的空間,自身和諧發展的要素,是好的生命境界的外在表現。人不是為了體現道德而活著,道德是為了人更好的生活。

正如麥克萊倫在他的《教育哲學》中所說「任何人都不能被灌輸或施加條件來誠實的講話或公正的判決,因為實施這些美德要求一種自覺意識和自由選擇的品質。」

(六)遵從道德發展規律,追求道德教育的長遠功效

學校德育應該追求實效,這是無可厚非的。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效果,關鍵是要追求什麼樣的效果。其實德育的效果並不是立竿見影的,學生品德的形成是漫長而複雜的,可能發生在學校之內,也可能在學校之外,更可能貫穿他的一生。

當我們在課堂上告訴學生「言必信,行必果。」的時候,也許他聽得懂,記得住,甚至也能解發布內涵,但這並不代表他已經具備了誠信的美德。只有當他親身體驗到因講誠信而得到心靈的慰藉,因不講誠信而導致的不良的影響,他才能體會到誠信的重要性。

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在生活的多次衝突和矛盾中才能慢慢形成誠信的品質。

回歸生活的學校德育

道德品質的教育是乙個全社會的話題,對社會風氣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決定著乙個民族的興衰。學校在社會上扮演著教書育人的角色,因此,學校不僅要做到教書,更重要的是做到育人。學校德育存在問題回歸生活道德品質的教育是乙個全社會的話題,對社會風氣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決定著乙個民族的興衰。學校...

對「教育回歸生活 世界 」的反思

摘要自胡塞爾提出 回到事情本身 回歸生活世界 的命題後,我國一些學者對 教育回歸生活 世界 進行了討論和爭議,筆者認為不深入分析 不結合本國教育實情的模仿和照搬,只會帶來誤區和教訓。對於教育是否應該回歸生活 世界 回歸怎樣的生活 世界 都是值得商榷的。探析教育與生活的關係,可見 教育回歸生活 世界 ...

中職學校德育課程課堂教學生活化探微

摘要 2008年新一輪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的課程改革方案正式實施後。促使德育課課堂教學生活化勢在必行。針對現實,在正確認識教學生活化理念在德育課教學中的作用基礎上,在德育課堂上精心擷取典型案例,提高職業道德課的信度,配合校內 校外的實習進行 體驗式 的德育拓展,把課後的作業布置得 生活化 些,讓中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