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德育工作生活化研究結題報告

2021-03-19 10:54:02 字數 5797 閱讀 2281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德育和學生生活密切聯絡。回歸生活是改變傳統德育方法的必由之路。德育要關注、指導和引導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幫助受教育者在參與和創造自己積極的道德生活過程和實踐體驗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其道德心理,形成與現代生活相適應的道德人格。

當前小學生的思想觀念,學習態度、生活態度、思想道德、行為習慣等方面,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許多同學對參與社會活動缺乏熱情,對父母缺乏關愛,對同學缺乏關心和幫助,自理能力太差。我們知道小學階段是少年兒童形成良好思想品質和文明行為的最佳時期,也是建設良好行為習慣的臨界期。那麼,針對如何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結合學校生活實際,開展了《學校德育工作的生活化研究》的課題研究。

二、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1、生活化德育環境的創設研究。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德育建設的廣闊舞台,本課題旨在研究如何創設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環境,促進學生在生活化的環境中得到德性的養成與發展。

2、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德育建設的研究。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踐行,是一切知識和思想有所收穫的重要途徑。如何開展有效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德育建設,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

3、在德育建設中如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陶行知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學』字的意義,是要自己去學,不是坐而受教」,這一觀點對學生德育建設也有積極的借鑑作用。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讓學生學會「自主」,自主地將德放在第一。本課題還將研究在平時的德育建設中如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4、培養教師專業精神的實施策略。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還有乙個對教師專業精神的重要論述,即服務精神(「教師的服務精神,系教育的命脈」)、愛生精神(「愛滿天下」)、求進精神(「教員最重要的精神,是求事業能力的長進」)及求真精神(「說真話、求真理、做真人」)。如何在教育中通過有效策略地實施培養教師這一系列的專業精神,將是本課題研究的另一重點。

三、方案實施的措施

(一),研究物件

一到六年級學生

(二),研究方法

主要採取實驗研究,個案分析法,行為訓練法,環境陶冶法,榜樣示範法等。

(三),研究內容

1、在課題研究中,以優化學生道德心理為核心,優化德育環境、德育內容、德育活動方式、班集體生活和德育評價方式為主,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2、在教育方法的選擇協調和實踐上,要充分調動各種不同教育方法的功能作用,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綜合素質的發展。如:行為訓練法,環境陶冶法,榜樣示範法等。

(四)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2008,6—2008,10)

了解學生現狀,從實際出發,做好理論準備,進行實驗設計,各種材料的準備,寫出研究方案。

(2)實施階段

實驗分兩步,第一步:(2008.6—2009.1)初步**階段

第二步:(2009.1—2009.5)完全提高端段

(3)總結階段2009.5

寫出工作總結、實驗報告、教學案例

(五)確保研究進行的措施

1、生活化德育環境的創設

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德育建設的廣闊舞台,本課題旨在研究如何創設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環境,促進學生在生活化的環境中得到德性的養成與發展。學校德育重心應向"生活化"轉變

(1)、校內開展「一周一重點」的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強化訓練。做到週前有安排有任務,目標明確;週內有落實有檢查,與三項競賽、班主任工作考核掛勾;週末有總結有評比。通過引導學生日常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以怎樣方式進行消費,養成怎樣生活習慣,都是學校德育不應迴避的問題。

向學生傳授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指導學生養成勤勞節儉、自尊自愛的生活消費習慣。

(2)、校外從開發德育教育資源入手,建立了三個實踐基地:光明烈士陵墓和敬老院為德育教育實踐基地;棋盤山綜合實踐基地;小嶺村金椅子農區為勞動基地。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

(3)、充分發揮「講師團」和家長的作用,通過講座、家訪、家長會等途徑,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全方位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的德育工作網路體系。通過德育關注和指導學生的交往生活,提供學生有關人際交往的基礎知識,培養、鍛鍊交往能力,引導學生勇於和善於建立起平等友愛、開放寬容、誠實守信的良好人際關係

(4)、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資源和學生生活、學習中的典型的教育資源。教師在備課中要有體現,上課中要有滲透,充分利用晨導課、班隊課、國旗下講話及紅領巾廣播站,宣傳校內好人好事,樹立學生身邊的學習榜樣。通過德育關注和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幫助、引導學生明確其學習目標並將之具體化、層次化,引導學生把學習與自己的發展成才和祖國的前途命運聯絡起來。

2、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德育建設

在活動中促進學生德育建設,是本課題研究的重點。通過開展一些活動,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1)、精心組織大型道德教育活動。今年我們先後組織了「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知識大賽」、「文明誠信」徵文比賽、「知榮辱、樹新風」道德教育活動、「榮辱在我心中」演講比賽、、誠信宣傳月活動、「奉獻愛心,為困難學生捐款」等一系列大型教育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一是突出活動的思想內涵,強化道德要求,精心組織,使每一名學生都參加到活動中,不搞花架子,力戒形式主義;二是根據學生道德實際情況,不提過高的道德目標要求,做到道德目標重心下移,照顧到絕大多數學生。

在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知識大賽中,三個班級的學生在這次思想道德建設知識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在誠信教育和知榮明恥教育活動中,要求學生講自己的事,講身邊的事,講熟悉的事。讓學生身邊的故事教育大家,貼近生活,學生易於接受。

在救助困難學生捐款活動中,提出節省一天零花錢,為貧困夥伴奉獻乙份愛心,6個年級的學生都參加了這次愛心捐助活動。這些大型的活動中提出教育目標貼合學生道德實際,針對性強,要求具體,容易達到,提高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取得了明顯教育效果。

(2)、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按照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群體的原則,各中小學精心設計和組織開展了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主題教育活動。如:

在小學一年級開展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和比賽、母親節開展感恩主題教育、清明節開展的祭掃烈士陵墓、緬懷革命英烈主題教育、迎接北京2023年奧運會、遠足野炊、科技文化節等主題教育活動,貼近了學生的現實生活,觸及到了學生心靈,使學生在寓教寓樂中培養了健康情趣,發展了個性特長,提高了審美能力,鍛鍊了意志品質。

(3)、強化養成教育。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有乙個比較長期的過程,需要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加以引導、訓練和培養。以《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依據,根據學生間差異,制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訓練目標。

堅持把學生行為習慣的訓練滲透到學校的每一項活動中,反覆訓練,不斷強化。積極探索學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機制,充分發揮學生團隊組織的作用,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落實一日常規自我管理工作和自主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文藝、體育等活動,實現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目的。

3、在德育建設中如何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問題進行了較為有效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從以下三方面力求突破:

⑴主題班會。主題班會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重要形式。學校提供多個主題,由學生自由選擇,整個活動由學生自己設計、自己組織、學生唱主角,採用討論、辯論、小品、朗誦等多種形式和多**電教手段,提高學生開展主題班會的積極性,增強參與意識。

通過這此活動,使學生受到教育,能力得到提高。

⑵各種教育活動。小學生善於求知、求實、求變、求善、求樂。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實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

利用學雷鋒日、清明節、兒童節、教師節、國慶節、「一二九」等重大節日,採用演講會、徵文比賽、講座、朗誦比賽、板報展覽、書畫展覽、知識競賽、球賽等形式開展系列教育活動,組織歌詠會、校園短劇大賽,展示學生的精神風貌和朝氣。利用學校的廣播站,報道學生中的好人好事,評析、批評不良現象,為學校正確的**導向和常規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⑶學生自我管理。當今的學生自我意識強,敢說敢為,敢表現,因此引導學生參與管理,既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又能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首先,一踏進校門,學校組織學生學習、討論《小學生行為規範守則》、《一日常規》等規章制度,正面引導教育學生,遵紀守法。

其次,班級實行輪流值班制,由班級班幹部負責,全班學生參與,對照學校「五項常規」管理條例,督促、檢查本班學生行為,及時糾錯。學校成立了若干自管小組,在教室、操場、校門口等地設文明崗,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再次,對班集體進行「五項常規管理」考核,以學生管理考核為主,對照條件,逐項打分,每週公布一次,期末總評。

學生參與學校管理的面逐漸擴大,從管理自我、管理班級、擴大到管理學校。學校校長室、辦公室及各處室等部門設立了學生助理崗位,每天都有乙個班級(輪值)的同學參與學校管理的各個層面,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培養能力,增長才幹。

4、培養教師專業精神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除了知識和道德外,還有非常重要的精神影響,教師的專業精神能夠「感動和激發學生的良心和智慧型」 ,學生如時常感受到教師精神力量的召喚,那麼教師就會成為學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因此,教師專業精神不僅是以一種朝氣、一種活力而構成教師形象的重要特徵,而且是一種自尊自信、自重自強的行為表現,促使教師時時保持良好的專業形象。用教師的專業精神影響學生。一位擁有專業精神的教師,基本上應當具有以下五種專業精神:

敬業樂業精神、勤學進取精神、開拓創新精神、無私奉獻精神、負責參與精神。具備了以上五種教師專業精神,再加上受過專業訓練及擁有教師專業文憑,同時也要有卓越的品行、知識、技能及溝通能力。除此之外,也需要具備開明、積極、自信、公正、體諒、負責任和反思能力等個性,對教育懷抱高度的熱誠,不斷的進修,研究與創新,達成最佳教學效果。

教師的專業精神才以下幾個方面提公升:1、加強學校管理。首先,學校倡導良好的尊師風尚和良好的文化環境,使教師覺得自己在學校中有地位、有價值,進而形成盡職盡責的信念;其次,學校管理者以人文組織模式的觀點調整策略,改變領導方式,做到能夠維護教師利益,關心教師疾苦,聽取教師意見,幫助教師進步,這樣才真正使教師對學校有歸屬感;再次,要充分尊重教師的專業權利,公正地評估教師貢獻,相信教師的智慧型和能力,鼓勵教師借鑑創新,支援教師從事多種專業活動,真正把教師的專業自主性發揮出來,教師的專業精神也就有了其存在的基礎和意義。

2,教師進修,教師進修是教師的發展機會,是保證和提高教師專業地位的重要途徑。通過教師的學歷進修和繼續教育進修以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在這發展飛速的時代,要保持教師專業精神,還必須做到教學反思這個步驟。

所謂「教學反思」,是一種有益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教學反思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一)「課後思」:一場課下來就作思考總結,寫好課後一得或教學日記,這對新教師非常重要;

(二)「週後思」或「單元思」:也就是說,一周課下來或乙個單元講完後反思,摸著石頭過河,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三)「月後思」:對於自己乙個月的教學活動進行梳理;

(四)「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質量分析,這是比較完整的階段性分析。通過期中考試,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家長意見,從而進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乙個學期、乙個學年或一屆教學的巨集觀反思。

四、課題組織機構與研究人員

1、課題組織機構:

主持成員

2.課題小組的職責:

課題主持人負責課題研究的全面工作。負責課題的研究與方法,過程的協調與監督,工作的安排與總結,方案的實施與報告內容的商討與確定,定期的總結與研究,結題報告的設計與撰寫等.

課題小組其他成員要積極參與課題小組工作,認真執行課題計畫,及時收集和整理讀書筆記、教育教學隨筆等,並認真總結整理,及時歸納,及時總結。積極參加課題小組召開的每一次會議,及時向課題負責人提出建議或意見,以便於我們修正研究方向。平時應養成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的習慣,把典型案例和個案相結合,正常地活動和個別的偏執相結合,使研究步如正確的軌道。

五、研究成果

1、研究報告。實驗結束後,大家整理了各自的調查報告、實驗報告、個案研究報告。記錄下了自己的實驗過程。這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2、研究材料。在研究的過程中,儲存了積累了實驗教師的研究報告、實驗教師的考核細則及評價結果。更能詳實的看到自己的研究過程。

3、**專著。實驗教師做到了把實驗過程中的經驗與作法、個人心得體會、撰寫課題研究**等。提公升了教師的能力。

通過三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德育工作者的素質得到了提高,並內化為責任行為。

「網路環境下的學校德育研究」結題報告

結題報告 結題負責人 郭立仁 單位 朝陽市第十八中學 結題日期 2012.12 網路環境下的學校德育研究 結題報告 一 背景分析及研究思路 1 課題研究的背景 當前,社會的發展已進入到資訊化時代,網路已涉及到了各行各業,它為個人和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空間,並且上網的人數也在成倍數的飛速增長。在網路...

中職學校德育課程課堂教學生活化探微

摘要 2008年新一輪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的課程改革方案正式實施後。促使德育課課堂教學生活化勢在必行。針對現實,在正確認識教學生活化理念在德育課教學中的作用基礎上,在德育課堂上精心擷取典型案例,提高職業道德課的信度,配合校內 校外的實習進行 體驗式 的德育拓展,把課後的作業布置得 生活化 些,讓中職德...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課題研究結題報告剖析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新課標 強調數學 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強調學生人人學習有用的數學,把數學作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交流資訊的手段和工具。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是學習數學的出發點和歸宿。然而,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非常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卻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究竟有哪些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