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環境下的學校德育研究」結題報告

2021-03-19 10:54:02 字數 5074 閱讀 8797

結題報告

結題負責人: 郭立仁

單位: 朝陽市第十八中學

結題日期 : 2012.12

「網路環境下的學校德育研究」結題報告

一、背景分析及研究思路

1、課題研究的背景

當前,社會的發展已進入到資訊化時代,網路已涉及到了各行各業,它為個人和企業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空間,並且上網的人數也在成倍數的飛速增長。在網路時代,該如何去應對網路給中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呢?怎樣利用網路來幫助青少年特別是中學生端正思想呢?

這正是擺在我們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乙個值得**的問題,這也是學校德育的延伸,現代化德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確有效的途徑已成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歷史責任。而傳統的學校德育重認知,輕實踐,重裝輸,輕內化,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容易導致學生知行脫節,言行不一,人格錯位,自信心不足。

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學校德育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積極探索,肩負起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激勵其自信心的神聖使命。

學校教育方式:傳統的德育教育形式單調、時效性不強,以重視道德教育的知識傳授和灌輸為主要模式。雖然在日常的道德教育中,學生擁有一定的道德意識,但在多元的社會環境中,又顯的不知所措,知與行難以統一,不良的網上資訊使部分自制力較差的學生難以抵禦,導致我們辛苦施教的道德約束在**中削弱。

社會網路環境:今天的學校德育與網路共處乙個時空,時刻面臨著網路傳媒的衝擊與挑戰,學校圍牆也無法阻隔網路的滲透,當學生坐在電腦螢幕前,輕點滑鼠,往來於網路空間時,最終決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們自己的道德選擇。青少年由於在認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難免會受到社會外圍環境的影響(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文化環境等),因而加強網路道德教育勢在必行。

2、研究思路

近年來社會環境變化很快,電子資訊科技迅速發展使學校德育工作面臨巨大挑戰。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我們不得不思考:在資訊化背景下,德育工作該如何與時俱進?

如何利用網路的有利因素開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本課題從我校德育工作現狀分析入手,調研學校網路德育工作對策。

二、 研究的理論依據:

1、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精神,我們必須承擔起社會義務和教育責任。強化《公民道德實施綱要》、《青少年文明上網公約》、《青少年上網守則》文明規範條例的學習和實施。以上法規、條例已成為我們實施網路德育的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2、根據「德育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以及相關德育教學內容的課程設定,借鑑著名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關於青少年道德認知發展的研究,也為我們的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借鑑的非常有價值的理論依據。

三、研究的內容 、方法、目標:

1、研究內容

重點內容是網路環境下德育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難點內容是在班級管理、文化、德育教育建設中的作用;網路德育教育的班會的實踐與研究等內容。

2、研究的方法:

(1)調查法:調查內容涉及上網方式、上網動機、網上交友、網上文明等,還有綜合分析法,為調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資料依據。

(2)觀察法:在實施網路道德教育過程中,注意仔細觀察學生參與德育活動的狀況、態度、表現行為,在互動、討論中查詢存在的問題,為制定改進方案收集第一手資料。

3、研究目標

本課題以我校德育工作環境為主要研究物件,比較客觀的查詢出德育環境中存在的問題及根源,形成比較完整的調研報告。

四、研究階段 、重點

此項研究分為三個階段,一是理論提高端段,參與研究人員系統的學習的研究掌握教學的理論;二是資料收集階段,參與研究人通過各種途徑收集總結網路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事例。三是總結彙總階段。對課題進行總結,寫結報告,推廣實驗成果。

(一)研究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現狀

主要從管理機制、德育教學、校園文化、網路道德教育等角度分析了我校德育工作現狀:

1、管理機制分析

學校德育機制的完善與否,是學校健康的德育環境形成的前提,是學校實施德育的保障。資料顯示:我校德育工作有健全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機制,由校黨委統帥全校的德育工作,下設有德育辦公室,專門負責組織開展全校的德育學習及活動。

德育辦公室下轄德育教研組和心理諮詢中心,德育教研組專門負責德育課教學和德育科研、德育第二課堂活動,心理諮詢中心主要負責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開展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個體諮詢等工作。健全的德育機制自成體系,為我校的德育工作順利、有效開展,營造了健康、向上的德育環境,近年來連續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和市級「綜合治理模範單位」。

2、校園文化分析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辦學理念、校園精神風貌的體現,對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校園文化既包括校園的硬體設施也包括師生的整體素質建設。硬體設施是校園文化建設的載體,它以優美的校園環境和先進的教學設施及所包含的豐富文化內涵來薰陶和淨化學生。

師生的整體素質建設就校紀學風建設而言,全校是以各類會議形式,作為校德育教育和校紀建設的主要形式和途徑。內容包括:對學校重大事項的通報,或有關國家方針政策的傳達和政治內容的學習。

現狀調查顯示:會議型別自成體系,會議組織完整規範。長期以來,通過上述形式來強化師生的德育教育和行為規範教育效果顯著。

但通過調研分析表明;對於上述教育形式的態度 ,師生中也存在不同看法,認為內容繁多、形式化、教條化情況存在。這表明校紀學風建設還需落到實處,多開展一些民意調研工作,與師生的切身利益結合、與社會相聯絡,保持社會性、和人文性。

3、德育教學環境分析

(1)德育教學管理規範化。新課程改革帶來了德育課堂諸多新變化,帶來了新的挑戰,其中,通過創設教學情境,以特定的情境為載體開展課堂教學,已經成為我校德育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無論從學科特點、本質要求,還是從新課程角度來分析,情境教學模式為德育課教學增添了不少亮點和吸引力,使德育教學更加貼近學生,強化了實效性。

具體表現在:1、激勵學生參與課堂,德育活動課、形式深動、參與性強,學生感興趣。2、講實際案例、講勵志故事的教學法,能激發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引導學生體驗實踐。

3、學生對心理健康課程的授課方式表示認可,喜歡學。

(2)重視德育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

教師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人的主要實施者,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教師的綜合素質如何直接關係到教育的目的、關係到人才培養的質量,教育學家羅夫曼說過:你可以將一匹馬牽到河邊,但你決不可以按著馬頭讓它飲水。

對於德育而言,如果沒有對學習主體的了解與尊重,就不可能取得應有的效果。真正的教育應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主體間的「靈魂」的交流活動,而不是理論知識與認識的堆積。德育課教學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學中,能以學生為主體,用自身的言行正確引導學生,起到了德育教師的示範作用。

(3)德育教育全方位滲透

深化學科德育,滲透德育教育內容。各學科在教學計畫與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學科教學中德育的新路子:(1)各項工作、都無一不包含德育教育的內容,形成了規範的德育滲透環境。

(2)從課堂教學的全程入手,教師在實踐中摸索有開放性和啟發性的教學方法,緊扣學科的性質與特點進行德育滲透;(3)深入挖掘教材德育資源,伴隨知識傳遞過程有效進行德育滲透;(4)結合專業,探索出各具特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4、網路道德教育

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學生上網動機分析清晰地反映了部分學生對網路的低階需求由此形成低層的網路認識,從我校學生網路道德現狀的分析,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調研:

首先,對於我校學生,關鍵是引導他們正確地對待和使用網路。(1)首先強化網路道德教育,並使之先行於網路知識教育。(2)學校應構建和不斷完善校園網路資源,組織學生在校上網,並完善校園網管理體系。

(3)強化網路管理制度,遵循「五要**要」原則,即: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資訊;要誠實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路安全,不破壞網路程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在有組織有紀律的網路環境中,就能使學生自信友善,學生既善於自我管理又有責任感,而且具備抗挫折的能力。

這樣,學生就會以自身的免疫力,主動規避網路風險。網路不但不會傷害他們,而且會讓他們充分享受網路時代的新成果。

(二)我校網路環境下德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1、德育管理機制

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社會環境變化很快,電子資訊科技迅速發展使學校德育工作面臨巨大挑戰。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我們不得不思考:在資訊化背景下,德育工作該如何與時俱進?

如何利用網路的有利因素開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如何將網路與德育有機結合?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對策分析:

進一步完善學校的管理制度,進行多方調研,使學校的管理制度能充分利用網路優勢與時俱進、不斷完善。

2、校園文化建設

存在的問題:

當前校園文化建設更多的是制度建設,讓學生循規蹈矩,這遠遠不夠,完全依靠規章制度,缺乏人文性。近年來我校在不斷完善校園文化的建設方面雖然有了很大改觀,但與當前許多學校持續不斷發展的環境相比,我校校貌發展還相對滯後,辦學硬體條件不足,體現在:凸現我校辦學特色:

1、學校在硬體裝置方面,還需努力獲取政策支援,構建與我校辦學特色相適應的「硬文化」。開發師生喜聞樂見的,能激發師生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豐富多彩的「軟文化」,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環境,以調劑師生的學習工作生活,促進師生身心健康發展。2、學校對外宣傳的視窗,要特別重視,可規劃為:

一是學校專業介紹。二是精品課程介紹。

3、德育課教學

存在的問題:

(1)對部分學生群體而言;教材深,不易懂、教條內容多、枯燥無味。(2)德育專業師資缺乏,導致課程安排為合堂課,由於人多,課堂秩序難以維持,影響到學習效果。

對策分析:

(1)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發揮其「為人師表」垂範作用。

(2)完善德育評價體系,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3)改變德育師資缺乏的局面。

(4)營造良好氛圍,完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長效機制。

(5)關心教師心理健康,提高教師心理調節能力,為保證身心健康創造條件。

(6)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獎懲分明,形成健康的競爭機制和環境,形**人愛崗敬業,凸顯教師的職業形象。

4、網路道德教育

存在的問題:

(1)部分學生上網的目的不明確,對網路功能利用不夠。強化技能的培訓。

(2)網上的德育教育內容少,不健康內容難以控制。

(3)網路改變著學生的行為方式,對其身心健康發展帶來了隱患。

(4)思想道德教育進網路力度不夠,沒有在學生中占領市場。

對策分析:

(1)初步形成比較完善的網路道德教育管理體系和管理機制。

(2)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環境。

(3)強調道德教育的實踐性,以適應社會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要求、適應學生道德健全發展的需要、適應道德認知心理發展規律和水平。

學校德育工作生活化研究結題報告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 德育和學生生活密切聯絡。回歸生活是改變傳統德育方法的必由之路。德育要關注 指導和引導受教育者的精神生活,幫助受教育者在參與和創造自己積極的道德生活過程和實踐體驗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其道德心理,形成與現代生活相適應的道德人格。當前小學生的思想觀念,學習態度 生活態度 思想道德 行為習...

職業學校德育教學策略的探索與研究

作者 徐敏傑 教師 中 2014年第03期 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 摘要 中專德育課程是中專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中專學生德育素質和思想品質的重要渠道。本文結合職業學校德育教學實際,對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索與研究,提出了幾點教學建議。關鍵詞 職業學校 德育教學 策略 我國素質教育...

《品德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研究結題報告

研究的結題報告 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研究背景 當前,中國社會和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很多的機遇和挑戰,對於社會公民的思想品德和社會性發展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而 品德與社會 教師應當擔當起培養祖國花朵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思想情操的責任,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促使他們培養良好的人生觀 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