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堂中啟用學生思維五招

2022-04-07 11:26:14 字數 3640 閱讀 6938

漁峽口鎮枝柘坪中學數學組李順福

數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許多數學知識除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外,又有很高的實用性。數學知識儘管表現為形式化的符號,但它視為具體生活經驗和常識的系統化。它可以在學生的生活背景中找到實體模型,現實生活的背景為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提供豐富的情境與源泉。

學習同樣乙個知識可以有多樣化的載體予以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來體驗和把握。

新課改下的課堂要求教師是真正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他們動口、動手、動腦的能力,主動地探索知識,獲取知識,這是每一位教師都應充分考慮到的問題。而啟用學生的思維才是最根本的出發點,它起著至關重要的核心作用。

本人針對自己的教學實際談幾點體會,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操作啟用學生思維

動手操作可培養學生心靈手巧,同時在動手過程中無意識地教會了學生怎樣思考問題。如七年級第三章第一課時《字母能表示什麼》,學生利用火柴棒擺正方形,教師只告訴學生擺正方形的方法,而不去研究火柴棒的根數,卻用一組習題加以引導:

(1)擺乙個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擺兩個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2)擺六個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擺十個正方形需要

根火柴棒;

(3)擺一百個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

(4)擺x個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

學生在這組習題的指導下,通過實際操作,很快知道了擺乙個、兩個、六個、十個正方形所需的火柴根數,但對於擺一百個正方形所需要的火柴根數,學生感覺操作有實際困難,這時不得不去思考其它的途徑。當然,辦法只有乙個,那就是利用已有的結論去分析研究得出未知的結論。儘管教師沒加任何提示,但卻有一種「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學生停止了操作,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得出了擺一百個正方形的火柴根數,而且找到了擺x個正方形火柴根數求法的規律,並且採用了多種方法,其效果是刻骨銘心、永世難忘的。因為他們是自主地探索而獲取的知識,在他們的大腦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當然,操作遠遠不限於此,例如在講《圓的面積計算》一課時,同學們可用準備好的圓形紙板,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把乙個圓轉化為近似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學過的圖形,然後去思考得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再如,講三角形全等時,可利用乙個三角形通過平移、旋轉、翻轉等方法的操作,得出在複雜的圖形中去研究全等,都可體會操作帶來的優越性。

二、遊戲啟用學生思維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特別是小學六年級公升到七年級,更難克服「愛玩」的習慣,但教師如能利用好這一「缺點」,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做遊戲就是學生玩的一種主要方式,教師在數學課堂中,利用遊戲去啟迪學生的智慧型,又不失為一種絕佳的方法。如七年級第七章第一節《一定能摸到紅球嗎》中,我設計了乙個遊戲,課前準備三個透明的玻璃盒子,乙個盒子裝上白色的桌球、乙個盒子裝上紅色的桌球、乙個盒子既裝上白色的桌球,又裝上紅色的桌球,然後讓三名同學上台去摸(不讓這三名學生知道盒子裝球的情況,而讓其他同學知道)。

每名學生摸五次,並記住自己摸球的結果,其他同學很容易就分析出了原因,而這三位同學百思不得其解,但當老師讓他們觀察了盒子裝球的情況後,他們恍然大悟,很快就分析出了其中的奧秘,很自然地讓學生弄清楚了不確定事件與確定事件。這樣在遊戲中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水到渠成地培養了他們愛觀察、愛分析的習慣,思維不知不覺地被調動了起來。再如,「探索規律」一課,可利用兒歌「乙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一聲撲通跳下水;兩隻青蛙兩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兩聲撲通跳下水……」的接龍遊戲去激發學生的思維等。

三、表達啟用學生的思維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對某些知識的掌握往往是在幾個字上,這就需要培養學生嚴密的思維能力,而表達是思維的「視窗」。學生要想學好數學,必須首先學會規範化的數學語言。因此教師在課堂中一定要重視學生語言的表達,它不僅能起到活躍課堂的作用,而且還能在不斷地表達中啟用學生的思維。

如在講直線公理時,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得出經過兩點可以畫一條直線的結論,但老師要學生準確表達這個結論時,卻得到了很多種說法:經過兩點可以畫直線;經過兩點可以畫一條直線;直線可以由兩個點確定……但當老師告訴學生答案都不夠準確時,學生的思維被啟用了,繼而開展了充分的討論後,發現是自己表達的不夠準確,不能充分表達出結論的本質。學生通過多次的反覆錘煉數學語言,明白了「經過兩點存在直線,並且是唯一的」這一本質。

又如在經過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或垂線,等等,都要求學生用準確的數學語言來表達,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必須要用科學嚴謹的態度來對待數學學科,用自己精準的數學表達來揭示數學知識的本質。

四、想象啟用學生思維

學生與生俱來就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任何問題與事物都充滿著豐富的想象,曾經有這樣一位小朋友,老師教他畫蘋果,他卻把蘋果畫成了方形的,當老師問他為什麼這麼畫時,他卻說「如果蘋果是方的那該多好啊!那樣把它放到桌上就不會輕易地滾動而掉到地上」,這是多麼天真與神奇的想象。教師就絕對不能視這種想象為胡思亂想,而應該充分地利用這一點,讓學生的思維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豐富學生所學的知識。

如七年級第一章第二節《展開與摺疊》就需要學生有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雖然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可動手去實際操作,通過直觀演示而得出結論,而到了考試,就不可能利用數學模型去直觀演示,必須憑藉空間想象能力才能分析得出結論,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特別是對新教材的使用,體現更為突出。如截乙個幾何體,從不同方向看,都需要學生有較強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師應時時處處注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為以後的進一步學習、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啟用學生思維

「**」是新課改下數學課的又一重要特徵。學生不僅要學好書本上的知識,還要了解書本以外的知識,這就需要**。孔子說得好:

「溫故而知新。」數學是一門能自學的學科,自學成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數學家華羅庚,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聽老師講解,不光是學習新知識,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老師的那種數學思維習慣,逐漸地培養起自己對數學的一種悟性。曾經聽一位數學老師說:

我是教數學的,但學生數學學得好不是我教出來的,而是他們自己悟出來的。當然,這位老師是謙虛的,但他說明了乙個道理:學生不能被動地學習,而應主動地學習。

乙個班裡幾十個學生,同乙個老師教,差異那麼大,這就是學習主動性問題了。學生是主動的獲取知識,然後在不斷的應用中得到昇華,從而去發現和**出新的知識。「**活動」不僅能活躍課堂,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才會有靈感和火花的迸發,有**才會有創新。

如七年級第二章第十節《有理數的乘方》第二課時,教師可出示這樣一組習題把學生分成幾組進行討論**:

同學們吃過拉麵嗎?拉麵師傅把一根很粗的麵條,把兩條捏合在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覆幾次,就把這根很粗的麵條拉成了許多細細的麵條,如下圖所示,這樣捏合到第幾次後可拉出256根麵條:

教師把乙個訊息傳給了兩個學生後,不再告訴其他學生,然後由這兩個學生

每人又分別傳給另外兩個學生,之後不再告訴其他學生,那麼按照這種方式傳下去,經過多少次後能同時讓4096名學生知道這個訊息。

把一張厚度為0.1公釐的紙對折一次後為0.2公釐,對折兩次後為0.4公釐,對折20次後相當於多少層樓的高度(每層樓按照3公尺計算)?

教師利用這三個學生較為熟悉而又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學生不僅興趣濃厚,就連平時最不愛說話的學生也參與到了活動中來,整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而且**出來的結論給學生的印象非常深刻,對乘方的意義有了更清楚的認識,更加體會到數學知識應用的廣泛性,感受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數學的地位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提公升。

總之,啟用思維的方法遠遠不只這些,它需要教師不斷地去研究、去總結、去積累,它是乙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啟用思維應成為新課改下數學課的乙個永恆的話題,它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也能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可謂是利在當今,功在千秋。在此,誠邀各位同仁一起去探索、去學習。

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摘要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的學習是重過程 重發現 重參與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在自己不斷探索 交流中發現問題 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形成主動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能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求知,在合作中創新,在質疑中問難。關鍵詞 數學課堂合作學習評價機制創新思維 每個人都有要求進步的願望,每個人...

把握數學課堂提問發展學生思維

三 問題要以問引問有創造性 課堂中以問引問能激發學生的 慾望,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問題轉化加以解決,又會產生出新的問題。當學生提出問題時,老師不急於回答而是又要把問題踢回給學生,這樣能引發學生深入的思考,然後通過實際操作 討論 交流和分析,讓學生自己解決新的問題,以問引問,來促進學生的思維,使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摘要 通過對中學數學教學分析,提出需要在中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實施創新教育,以期達到素質教育的效果。關鍵詞 創新 創新教育 教學課堂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以及新課程的實施,如何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創新教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基本途徑和有效方法,它能啟發誘導,激勵人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