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的策略研究結題報告

2022-04-07 02:37:14 字數 4909 閱讀 5993

【內容摘要】課堂的生成性是新課程倡導的乙個重要教學理念,我們的課堂面對的是乙個個鮮活的生命,教學面對的是紛繁複雜的生成資源,怎樣有效利用課堂生成資源成了教師亟需必須面對的現實,同時也是極具研究價值的課題。當前,國內外對預設與生成有著比較豐富的研究成果,但對於生成資源有效利用具體策略的的研究還比較欠缺。本課題組通過理論學習和教學實驗,開展了教學預設轉化為生成資源;促使學生有效生成和課堂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的研究,從預設性生成資源利用策略與非預設性生成資源利用策略兩方面展開具體的行動研究,並總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策略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1、葉瀾教授在「新基礎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時,就提出:乙個真實的課堂教學過程是乙個師生及多種因素間動態的相互作用的推進過程。由於參加教育活動有諸多複雜的因素,因此教育過程的發展有多種可能性存在,教育過程的推進就是在多種可能性中作出選擇,使新的狀態不斷生成,並影響下一步發展的過程。

2、當前,隨著對課堂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不難發現,我們的語文課堂雖然有了一定的民主和開放,但有很多時候還是侷限在教師預設的方案進行:課堂中,學生的活躍思維,創造性的想法,我們的老師出現了很多的「失察」,有時更是出現了很大程度的「失控」;課後的總結還是侷限在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技能的掌握狀況如何,而沒有提煉學生對語文與生活的有機感悟,沒有提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價值觀的形成等等。

3、綜合各類文獻和資料,我們發現對於預設與生成關係、有效促進生成等方面有著較為成熟的研究,但對課堂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策略的具體化研究比較欠缺。因此,研究課堂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的策略勢在必行,《小學語文課堂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的策略研究》就有十分重大現實意義。

二、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對國內外有關生成文獻資料的收集和研究,使課題研究的內涵和外延更豐富、更明確、更科學。爭取在現有研究水平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2、行動研究法: 教師課堂教學短時、高效行為的研究,研究這種做法的效果。

3、經驗總結法:在教學實踐和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課題研究重點,隨時積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總結得失,尋找有效的提高小學語文動態生成性教學的實施策略。課堂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乙個重要教學理念。

三、課題界定

1、課堂生成資源: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學生自發生成的問題而形成的課堂教學資源。具體說,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在教師以教材為工具的教學中,不斷形成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各種因素。

2、有效利用:就是說在語文課堂上生成的問題並不是都有價值,教師應有所選擇,用「慧眼」識「資源」,取精華、去糟粕,正確而迅速地做出判斷並妥善處理。對那些意義不大、沒有利用價值的生成性問題一筆代過,對那些有**價值的生成,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尋找拓展延伸的新「契機」,製造新問題的「生長點」,為新的生成提供支點和空間,提公升課堂教學價值。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及預期目標

(一)研究內容

1、進行教學預設轉化為生成資源的研究。

2、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索促進學生有效生成所採取的策略研究。

3、通過對教學內容、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方法進行研究與不斷改善,整理、歸納小學語文生成性資源有效利用的策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二)預期目標

1、得出促進教學預設轉化為生成資源的策略和促進學生課堂有效生成的策略。

2、通過案例撰寫、反思研究,從成功的案例中探索出一系列可操作的、有成效的,具有一定推廣價值的小學語文課堂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3、通過課題研究,應用課堂生成有效利用的策略,使課堂呈現出豐富性、複雜性和多變性,煥發出生命的活力,能讓學生不斷產生生成性問題,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課題研究的基本過程

1、調查現狀

我們結合調查問卷和平時觀察,了解到在處理課堂的即時生成資源時,有的教師缺少高超的調控藝術和引領的技巧,以致在追求生成的精彩或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成中迷失了方向,出現了教與學失衡的現象:比如教師處理生成的手段比較單一,脫離教學目標、過度游離於無關的生成等;學生對語文課堂缺乏熱情,學習興趣低下,學習信心不足等等。

2、提出設想

面對紛至沓來的生成資源,如何冷靜處理,有效利用,並轉化成為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學習資源?課題組期望通過我們的課題實驗,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切實改進教師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益。圍繞這樣的設想,我們遇到的首要問題就是什麼樣的生成資源是有效的?

如何促使學生有效的生成?怎樣有效地利用生成資源?

於是我們首先展開了理論學習,認識什麼是「有效」的「生成」這一問題。余文森教授認為:生成從性質角度說,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從效果角度說,有有效的一面,也有無效的一面。

積極的、有效的生成,一方面取決於生成的問題和事件本身的價值,另一方面取決於解決生成問題和事件過程的價值。

有了這樣的認識,還要解決怎麼樣促使學生有效的生成和有效的利用生成資源的問題。我們分別對我校的學生展開實踐指導,並通過集體研討達成共識。

3、集體討論

圍繞怎樣促使學生有效生成的問題,我們先後組織了多次集體討論。每位實驗教師做了不同的分工和教學嘗試,將自己的做法進行總結、歸納和對比。分析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將注意力放在了與課題有關的花絮,脫離了教師的預設的跑題現象;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偏離語文活動的軌道,思維在漫溢的偽生成現象;以及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出現意外現象。

分析成因主要是課堂預設不充分、捕捉資訊不及時、缺乏應對課堂「突變」的經驗等造成的。

4、初次實踐

在討論的基礎上,我們通過「精心備課,互相聽課,反思交流」的方式,展開初步實踐。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我們還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教師考慮的範圍有限,不能充分預設課堂可能的生成情況;再比如教師多按預設的流程按部就班,而少促成學生的有效生成等等。

面對這些情況,課題組開展了每月一次的集體備課活動,成員間合作交流,多角度地對課堂生成展開有效的預設;利用集體備課的成果,成員逐個上陣,尋求策略,巧促生成,開出了許多帶著研究性的主題式研討課。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課題組有了初步收穫,小結了一定的策略和方法。

5、中期小結

在課題的研究過程中,不僅要「向前看」,還要「回頭看」,即加強課題研究的階段性過關,找到成功的地方,也發現存在的不足,以便不斷改善自己的研究過程。

通過心得交流,我們總結出一些經驗:首先有效利用生成資源的大前提是精心預設,只有課前多方預想可能,課中彈性控制時間,才能將預設資源轉化為有利用價值的生成資源;其次生成並非空穴來風,只有開放空間、合作交流、調整預設,才能促成有效生成。通過整理,我們重新產生了疑惑:

生成資源一旦出現,改如何應對、加以利用?於是,我們將研究的重點確立為生成資源的有效利用策略上。

6、再次實踐

在前期的討論和實踐的基礎上,我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生成資源的有效利用策略上。生成資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預設之中的生成;另一類則是意料之外的生成。

缺省內生成是基於預設,以預設為基礎,是對預設的豐富、拓展或調節、重建。而不少有價值的生成往往是對預設的背離、反叛、否定,還有一些則是隨機偶發的神來之筆,這一類生成就是非預設性的生成。針對這兩類不同的生成資源的有效利用,我們開展了一系列行動研究和案例分析。

(1)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滲透的自覺研究

生成資源是產生於日常教學活動,並伴隨整個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因此在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的策略這一研究主題上,日常的積累與整理顯得尤為重要。

課題組再次實踐時注意了整理日常的教育教學生活,整理每天教育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思、所議的事情,記錄和整理有關的資料。

譬如課題組的鄭老師堅持不定期寫教育日誌,她在水頭學區的教育部落格上建立了自己的部落格。這些教育日誌,有的記錄了一些成功或失敗的課堂生成事件;有的記錄了她與學生交流的問題;有的只是以備忘錄的形式記載了她對學生的觀察和實驗……

正是在對這些樸素的教育事件記錄和整理的過程中,我們積累了乙個個鮮活生動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讓課題組的教師尋找到了研究問題的起點。

(2)在案例中反思——基於教育事件的主題研究

在課題研究主題的引導下,我們以校本主題教研為平台積極開展了教研活動,展開研究工作。主題教研課中,我們採用了主題磨課的形式,先由主備人獨立備課,再由大家共同討論、分析,每一次磨課,都進行聽課、評課、反思、修正,經過多次嘗試,將教學預設付諸實施,並通過多次有針對性的對課堂中教師處理預設問題和學生生成資源的方法、策略進行分析整理,以教育敘事、課堂實錄、案例分析等方式記錄和研究。

①自我觀察

課堂觀察是研究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策略的起點。觀察記錄自己的教學行為,反思剖析教學過程中的教育事件,是進行教學研究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以觀察者的眼光審視存在的實際問題,就會主動地思考現有的教育理念,遇到問題也會更敏銳,提出見解也會更獨到。

在課題實驗過程中,課堂組老師嘗試記錄自己的教學過程,尋找課前預設的「疑點」、學生討論的「焦點」、 課堂生成的「亮點」,並對這些「點」進行分析,不斷反思,總結教訓,積累經驗,從而促使自己形成對生成資源利用策略的新認識。

②課例分析

在每一次磨課活動中,課題組進行分工合作,課前,執教的老師介紹自己的課堂預設。並請聽課的老師就教學過程中提問的有效性、學生活動的必要性、預設目標的達成進行觀察。聽課的老師分別記錄教學內容、師生相互之間的溝通等現場情景和教師對典型的生成事件的處理方式。

對課堂教學過程及其伴隨情景作整體的、詳細的、動態的、深厚的描述,並在課後,聽課老師從多個方面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從生成資源有效利用這一主題進行分析,並提出了合理建議。

③教學反思

實踐的過程中,教學反思尤為關鍵。教研課後,上課老師針對自身提問、學生生成點、語言訓練點等方面,或撰寫案例、或備註書本、或修改教案,進行深入地**。教師於反思中產生疑問,又於反思中獲得思考,在這良性迴圈的過程中,積累了對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策略的點滴感悟。

7、總結梳理

以上各步驟完成後,課題組對各組員的研究材料進行梳理、歸類,從預設性和非預設性兩方面,對生成資源的有效利用策略進行分工整理。這過程中,我們針對學生最普遍的生成點,選取最有代表性的觀點,整理出缺省性、非預設性有效利用策略共10條。

六、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效

(一)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本課題力求全面細緻研究「小學語文課堂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的實施策略,幫助和指導小學語文教師時刻關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生成資源,適時捕捉、利用好生成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了研究:一是教學預設轉化為生成資源的研究,二是如何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生成,三是探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的策略。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開發和利用生成性資源

甘肅省 市平川區樂雅小學王同國 730913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我們的教學應當是師生之間 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因勢利導,創造性地組織起適合學生參與 自主 創新的教學活動,有效促成教學資源的生成和利用,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力。那...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對話」方案

小學語文課堂 有效對話 的研究方案 一 選題 當前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不斷深入,各種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課堂 是課程改革的落腳點。課堂教學改革 是課改的關鍵所在,核心內容,能否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改革現行的課堂教學機制,關係到新一輪課程改革能否深入和推進。實踐過程中,對話 作為一種思想,一種策略,...

小學語文課堂如何有效提問

一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特點 1.全面性。教師的課堂提問是面向所有學生的提問,而不是針對個別或少數學生,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學生的學情 授課班級的班情和教學內容,提出適合大多數學生的問題,讓全體學生都能夠積極思考。小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礎來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