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

2022-04-06 01:25:36 字數 2286 閱讀 9683

作者:盧坤建溫和郭劍英

**:《教育與職業·理論版》2023年第14期

[摘要]文章總結了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染整技術專業在校企合作基礎上進行的「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並嘗試對中國高職院校實施此種人才培養模式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工學交替染整技術專業實踐教學校企合作

[作者簡介]盧坤建(1964- ),男,江蘇如皋人,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副教授,主要從事職業教育和行政學研究;溫和(1958- ),男,湖北荊門人,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材料技術系副主任,講師,主要從事染整新技術和新工藝的應用研究;郭劍英(1970- ),女,湖南永興人,江門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主要從事職業教育和漢語史研究。(廣東江門 529090)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985(2008)21-0058-02

近幾年,我國高職教育規模的快速擴張、辦學理念的更新、辦學模式的選擇以及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已成為教育專家、教育實踐者、教育各級行政主管、家長、學生乃至全社會熱切關注的焦點問題。江門職業技術學院視教育教學質量為生命線,從高職辦學質量的瓶頸問題——工學如何有機結合入手,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本文力圖以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染整技術專業「工學交替」的辦學實踐為例,對高職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剖析和深入**。

一、「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真正實施,需要多方的有效支援,最關鍵的是企業的鼎力支援。企業不只是要能提供理論與實踐教學場地、設施裝置、學生住宿條件等,更需要由校企共同開發一整套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管理辦法、考核體系、安全保障等。

「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從2007級開始實施。剛剛結束軍訓的染整技術專業2007級56名新生,即被安排到開平富琳紡織製衣****(以下簡稱「富琳」)和開平信迪染整廠****(以下簡稱「信迪」),分別組成「富琳班」和「信迪班」,開始了半天工作實踐、半天理論學習的「工學交替」大學生活。這標誌著染整技術專業在近三年成功實行「2+1」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邁開了探索「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質性步伐。

1.設定基於工作過程的教學課程體系。「工學交替」下的課程設定完全基於工作過程,形成「面」→「線」→「點」的體系。

學生進車間,了解生產全過程,並由企業技術人員和教師講授相應的技術課程;然後進入坯檢、燒毛、煮漂、絲光、磨毛、定型、軋染、加軟、防縮、成檢、化驗、檢測等12道基本工序進行輪崗,通過師傅和教師的「傳幫帶」,初步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和生產技能;在此基礎上就每一道工序的技術問題開始專題學習,由企業技術人員和教師舉辦專題講座,對生產案例、質量控制深入分析,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工學交替」引發了課程體系的重構。

2.依據崗位技能素質要求取捨教學內容。染整技術專業根據企業的崗位技能素質要求確定教學內容,以印染職業技能操作法為標準、染整技術五要素(纖維、面料、染料、助劑、裝置)為紐帶、染整四大核心技術為支撐實施教學。

3.建立校企共建的、真實的校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染整技術專業與富琳、信迪共建真實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基地由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江門職業技術學院富琳附屬工廠、江門職業技術學院信迪附屬工廠組成。

學院首期投入266萬元的染整生產裝置,並提供相關技術;富琳和信迪公司提供水、電、蒸汽、原材料、汙水治理裝置,並負責產品銷售。基地主要為教學與實訓服務,實行「五個合一」,即教師和技師合

一、學生與職員合

一、理論與實踐合

一、課堂與車間合

一、作業與產品合一;同時與富琳、信迪公司的生產和市場對接,實行學、產、研、商一體化。

4.建設以實業家為主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實行「工學交替」使染整技術專業師資隊伍的結構發生了實質性變化,真正構建了一支「雙師型」結構的師資隊伍。

第一學期給兩個「工學交替」班上課的老師,80%屬兼職教師,是兩間企業的老總、廠長、工程師和技術骨幹;20%是學院的專任教師。輔導員的隊伍構成也發生了變化,除學院配備的專職輔導員外,企業還選派責任心強、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幹部(主要是人力資源部幹部)擔任學生的兼職輔導員。「工學交替」促使兼職教師和專任教師都朝著複合型方向發展,最終成為真正的「雙師型」教師。

實行「工學交替」前,在學生最後一年的頂崗實習中,染整技術專業也會聘用企業的技術骨幹作兼職教師,但僅限於崗位上的「傳幫帶」,不參與教學。實行「工學交替」模式後,企業的技術骨幹全程參與到教學之中,從教學計畫的制訂到其所擔任的課程的授課及考核,每一環節不可或缺。他們必須對自身的實踐經驗進行歸納和提煉,才敢走向講台。

實行「工學交替」前,染整技術專業的專任教師更多關注的是理論教學,一般不參與具體崗位的實踐指導。實行「工學交替」模式後,專任教師下午在教室進行理論授課,第二天上午進入車間和企業技術骨幹一起,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借助「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染整技術專業正在逐步實現專任老師的「四能」要求:

能上講台,能進工廠,能搞科研,能出產品。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初步實踐與思考

作者 周永剛陸霞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2年第34期 摘要 工學結合是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既不同於傳統實習 打工 勤工助學,也不同於社會實踐。通過工學結合的初步實踐,筆者體會到工學結合是實現學校 學生 企業三方共贏的好事,不過在實踐中也遇到了不少的現實問題,諸如企業積極性不高...

「應用導向」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摘要 本文提出了基於 應用導向 的高職人才培養模式,並從邏輯起點和三大特徵兩個方面對應用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理論分析。同時,以邏輯起點和內涵特徵為指導,對溫州職業技術學院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實踐進行了研究。關鍵詞 高職教育 示範院校 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導向 隨著以內涵建設為抓手 以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探索

內容摘要 人才培養模式是高等教育質量保證的核心問題。安徽財貿職業學院營銷教學團隊從高職教育的本質屬性出發,經過6年多的改革實踐,創新性的提出 校企匹配 工學結合 二元互動 的營銷人才培養模式,企業與學生的滿意度,以及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高。關鍵詞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匹配工學結合二元互動 安徽財貿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