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擴充套件教學」體現「大語文」教學觀念

2022-04-05 22:08:24 字數 1093 閱讀 2736

這些年來,「大語文教育」的思想已被語文界所接受,其影響越來越大,也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但由於受諸多原因和條件的影響,部分辛勤耕耘在語文教學第一線的老師,至今還對「大語文」的理解模糊不清,工作中放不開手腳,不敢衝破藩籬,雖然也辛辛苦苦,但往往事倍功半。

其實,創立「大語文教育」思想體系的張孝純先生,早在20多年前就給我們做了明確的界定。他主張:「語文教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語文教學同學生的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把教語文同教做人有機結合起來,把傳授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同發展學生的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有機結合起來,把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訓練結合起來,使學生接受全面系統有效的語文訓練。

」張先生的總體模式由「一體兩翼」組成:一體即是課堂教學主體,兩翼是課外活動和語文學習環境。由此看來,「大語文教育」的精髓就是要打破長久以來把學生關在教室裡學語文的封閉現象,把語文教學引入乙個高遠博大的境地。

「大語文教育」的內涵如此明了,應該如何實施呢?實踐證明:「擴充套件教學」就是大語文教學法的一種具體體現。

「擴充套件教學」指的是擴充和強化語文教學的內容與手段,它包括「密度教學」「活動教學」和「模組教學」三大系列。「擴充套件教學」克服的是教學內容與形式的侷限性、板滯性,將教學內容由課本向廣義教材方向擴充套件。教學**由原始的粉筆黑板向多**方向擴充套件,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向多元課堂方向擴充套件。

既然「擴充套件教學」如此重要,我們在認真領會「大語文教育」內涵的基礎上,就應該從這樣幾個方面做起:

一、報刊文章、語文讀本、網路等配合教學

報刊、書籍、網路中,「大語文」的內容數不勝數。《學語文》早在90年代初,就把「大語文教育」作為自己的辦刊方針。《語文學習》從2023年7月開始在封面上引錄美國教育家華特·b·科勒涅斯克的「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語文世界》每期的封面上,都有「青少年的,大語文的」幾個字。主要的還在於,這些學校、班級或學生個人訂的報刊,其內容往往和課堂教學同步,能及時給予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點化或幫助其深入理解,加強鞏固;而語文讀本的真正作用就是緊扣課本給學生提供擴充套件閱讀的便利。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如果能夠有目的地引進這些材料,或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課外閱讀,不僅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知識積累,而且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改變課堂死氣沉沉或亂糟糟的狀況,更主要的還在於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知識鞏固。

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主體性地位

在現代教育理念中,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中心 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地方,而是師生互動交流的平台。教師的任務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課堂的組織者和知識的主導者 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課堂中真正的主角是學生,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發展學生的主體性。語文學科對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具有多方面的價值,擔...

語文教學如何反思

所謂反思性教學,就是教學主體借助行為研究,不斷 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 學會教學 與 學會學習 統一起來,努力提公升教學實踐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使自已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反思教學行為學習過程教學計畫教學評價 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進行反思性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日常的教學反思轉變觀...

語文教學如何創新

作者 孫霞 讀與寫 上旬刊 2015年第06期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 1578 2015 06 0137 02 語文易學,但難學好。語文易教,但難教精。這是眾多的中學生和語文教師深感困惑的問題。有人戲稱之為 重工業 少 慢 差 是其基本特徵。當前的語文教學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