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問題

2022-04-04 11:12:22 字數 4429 閱讀 4115

內容摘要當今對企業等營利性組織中的激勵問題已有了許多探索和成就,而對於公共部門等非營利性組織中的激勵問題並未得到同樣程度的重視。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決定了我們有必要對其激勵問題進行專門的**。本文首先對公共部門和企業各自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環節作了一定的比較分析,進而指出了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後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提出了一系列設想和思路。

關鍵詞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

按照人力資源管理的有關理論,人力資源管理有四個基本目的:吸引、保留、激勵、開發。激勵是核心目的。

激勵的重要性,不僅在於能使職工安心和積極地工作,它還在這種短期作用之外,發揮使職工認同和接受本組織的目標和價值觀、對企業產生強烈歸屬感的長期作用。因此,激勵才得以成為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備受關注的乙個話題。隨著我國公共管理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問題進行與時俱進的**就顯得尤為必要。

一、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的差異

套用馬斯洛的層次需要說,公共部門和企業等營利性組織的員工都有相同的需要,儘管這些需要的具體表現形式可能不同。但是在兩種型別的組織中,需要被滿足的過程從外界刺激到目標行為都有著明顯差別。這些區別主要是組織環境的不同所決定的,**等公共非營利組織和企業等營利性組織在使命、願景、組織架構、運作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導致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一系列差異,最終決定了它們必然各自適用於兩種型別的激勵體系。

兩種激勵體系的一些區別體現在:

1.目標導向

任何形式的正式組織都可以通過定義自己的使命和目標來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企業可以圍繞利潤去制定目標;相應地,公共部門則主要致力於社會效益。這一區別預示著在公共部門中把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統一起來更為困難。

企業員工的所得往往與企業的經營狀況密切相關,因此企業的員工比較容易理解他們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然而由於公共部門的分配屬於再分配環節,直接與國家財政關聯,故而員工的所得與其所在部門創造的社會效益難以建立一種直接、靈敏、有效的聯絡。因此,若要將組織目標根植於公共部門的員工心中,必然意味著艱鉅的努力。如果缺乏這種努力,員工的個人目標和組織的目標將嚴重脫節,從而扭曲所有試圖利用願景進行激勵的嘗試。

2.分配形式

相對於企業而言,公共部門的分配形式靈活性較低。企業可以根據各自的情況量身定製薪酬體系,而公共部門則不能。在分配問題上,公共部門往往受制於既定的法律、政策、規定,通常同一系統、同一部門要遵循相同的規範。

3.績效的評價

由於企業是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因此企業中績效的評價通常可以採用相對直接的指標,個人對組織的貢獻也能相對清楚地反映在公司的業績上;但公共部門作為乙個龐大的社會服務體系,其員工的績效評價往往只能採取一些間接性的指標,因為公共部門所創造的社會效益通常要在乙個比較長的週期內才能體現出來,且有時無法以貨幣性的指標去衡量。

4.約束機制

乙個成功的組織離不開對員工不盡職(甚至瀆職、敗德)行為的約束。這裡涉及兩個問題,乙個是對這類問題的有效發現,乙個是對這類問題的有效懲戒。對於第乙個問題,公共部門解決起來可能更為困難,因為對公職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往往代價高昂,且難以靠乙個部門本身來完成;而企業卻可以直接去考察結果,再從結果推出問題;對於第二個問題,企業和公共部門在手段上的取向也有所不同,公共部門傾向於採取行政性處分,而企業在更多情況下傾向於採取經濟性的處分。

二、我國公共部門人力源管理中激勵方面存在的問題

1.組織目標的迷失

組織目標的迷失包括兩層意思。第一是組織本身目標的錯位和混亂。我國的公共部門對自身的使命定位更像是管制而非服務,並希望通過公眾對自己的遵從來建立一種秩序,而不願進行對自身的反思,這種觀念本身對於激勵就是十分有害的;第二是員工目標總是與組織目標嚴重脫節。

毫無疑問,個人目標中關於生理、心理以及家庭的一系列正常願望都無可厚非,但除此之外,員工對於組織的使命感和認同感上存在著普遍的缺失,無法使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達成一致。這些現象使組織目標的激勵作用非常有限。

2.流動機制的僵化

人力資源應當是一種有流動性的資源,而我國的公共部門長期以來對於人力資源的流動持保守態度,這從制度和觀念上都有著充分地體現。流動機制的僵化一是橫向流動的僵化,即缺乏合理的進出規則;二是縱向流動的僵化,即缺乏合理的公升遷規則,典型的表現就是能公升不能降。激勵的目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被激勵者的流動來實現的,當被激勵者發現沒有合理的途徑可以實現其所嚮往的流動時,便容易轉向不合理的途徑。

於是,我國的現狀一邊是流動機制的僵化,一方面是投機性的流動大行其道,給有效的激勵帶來很大的困難。

3.激勵手段的蒼白和匱乏

激勵有正向和負向之分,通俗的理解就是胡蘿蔔和大棒。人的需要可以分為外在性需要和內在性需要。外在性的需要不能在工作活動本身中求得滿足,能滿足它們的資源存在於工作之外,控制在組織、領導與同事手中;而內在性的需要滿足是通過工作活動中的體驗才能實現,如領會工作活動中的趣味及任務完成時的成就感等,滿足此種需要的資源就存在於工作過程之中。

表1對這兩種需要做了對比。

表1外在性需要和內在性需要的對比

在合理的激勵機制下,a、b、c、d四種激勵組合都應當發揮積極的作用。但目前在我國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領域,除b外的另外三種激勵組合都沒能得到足夠的關注。可以說我國在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激勵環節上,內在性需求經常被忽視,更談不上對其進行利用了,這使得a、c兩個區成為盲點。

另一方面,負激勵的作用在我國公共部門中通常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約束機制一來本身蒼白無力,二來得不到有效的貫徹。我們經常感到我國的公務人員毫無危機意識,因為他們心中根本沒有那麼乙個「大棒」。此外,在我國之所以難以全面和高效地應用各種激勵組合的乙個深層次原因是缺乏合理的績效評估體系。

三、解決上述問題的構想

1.原則

上述問題在我國的產生和形成有著複雜的背景和原因,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決這些問題顯然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要解決好這個問題,不但需要對癥結所在作出正確的把握和分析,還需要審慎地研究各種解決方案,考慮其會產生的各種正面和負面影響,最終選擇能夠穩步解決這一系列問題的一套方案。

2.思路

解決上述問題,既要重視剛性規範的建立,又要注重柔性規範的建立。剛性規範側重於制度,即在公共部門系統逐步確立一整套合理有效的激勵制度,並使制度能夠得到堅決的貫徹和執行;柔性規範側重於意識,就是通過改變公務人員的舊有觀念、提高公務人員的道德素養使之認同並樂於接受合理的激勵規範。當這兩種規範都發揮作用時,我國公共部門的激勵問題才可以期望得到解決。

3.構想

基於以上分析,提出解決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問題的若干設想:

(1)逐步廢除公職人員的終身僱傭制,打破職務常任

通過引入優勝劣汰的選擇機制,從而使人員流動的激勵功能被嚴格地定位於個人潛能的發揮,使公職人員的選擇趨向於敬業。目前公共部門內大範圍的終身僱傭制難以讓相當一部分人產生危機感和責任感,也使得一大批庸庸碌碌的公職人員尸位素餐,只有打破這種格局,才能為有效激勵創造條件。

從管理實踐看,過去曾恪守職務常任制的美國,1993年以來裁減公務員竟達近30萬人。所使用的手段包括公共部門轉製、提前退休、一次性補貼等。美國的一些州甚至規定新進入**的公務人員不再享有職務常任的制度保護。

此外,美聯邦**已開始效仿私營部門,以越來越多的臨時工替代專職公務員,美國現有15.7萬**雇員是臨時工,這既降低了管理費用,又增加了靈活性。我國近幾年機構改革中,大量**公務人員的分流,也說明職務常任制已是過時之秋。

(2)提高公職人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提高平均工資水平並非解決諸如尋租等問題的靈丹妙藥,但卻是實現有效激勵的必由之路。工資水平直接關係到在社會中人對自己職業的歸屬感和自豪感,也有助於安全感的確立。假如乙個人因為工資水平對自己職業的評價不高,那麼很難想像其他的激勵手段會是有效的。

從世界範圍來看,我國公職人員的相對工資水平確實還有較大的提公升餘地。在公務員制度發達的國家,如新加坡,公職人員有著令人羨慕的工資水平,在社會中也享有較高地位,因此他們都有著較強的歸屬感。

(3)建立科學公正的績效評估體系

現行的公務人員考核制度是工業經濟下考核制度的延續,與新時期的要求相差甚遠,急需改革和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是考勤制度。在傳統的人力資源考核中,公務人員的出勤狀況是考核的主要內容之一。

然而,在新的經濟條件下,網路技術的發展使辦公出現虛擬化,公務人員在家裡同樣可以完成自己應完成的任務。在美國一些州,公務員在家上班已成為合法,對人員的考核變成任務中心型,只要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任務,就屬出勤合格。第二是績效評估制度。

傳統的績效評估大都以個人績效為核心,並把評估結果作為個人評判的依據。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組織內部的團隊合作、力量整合成為應付複雜多變環境的必要手段。因此,績效評估應以組織績效為核心,個人績效的評估應以組織績效的優劣為前提。

同時,績效評估已不是個人評判的工具,而是把它作為提高業務能力的過程,強調以學習為基礎的小組合作式業績管理。

(4)嚴格公職人員的約束機制

激勵有正向激勵和負向激勵之分。公共部門的非營利性和強烈的集體業績性決定了正向的激勵只能在一定範圍內進行,而無法像在企業中那樣採取跨度極大的正向激勵。在這種前提下,負向激勵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負向激勵的關鍵是建立一套嚴格的約束機制。

這一措施並非是為了讓公職人員人人自危,而是為了使他們清楚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以及乙個公職人員的職業道德規範。這一機制也能適時和有效地懲處那些違反職業規範的人,只有這樣才有助於擺脫目前公職人員權責不對等的問題,充分實現激勵目標。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措施

公共部門在整個社會中的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人力資源管理的理念和方式,直接關係到公共部門的工作效果的和工作效率。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簡要剖析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及其特點,再將公共部門和企業各自的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環節作比較,進而找出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有針...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第十章公共部門工作激勵 傳統激勵理論與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公共部門隱性激勵與監督激勵 公共部門工作靜態激勵 動態激勵與組織效率 群體動力 組織文化與公共部門工作激勵 第十一章公共部門社會保險與福利 公共部門社會保險的定義 分類與原理 中國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應體現的特點與改革思路 公共部...

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

一 單選題 1.3分 人力資源規劃的最終目標是要使組織和個人都得到 a.長期利益 b.眼前利益 c.經濟實惠 d.精神滿足 2.3分 美國著名職業指導專家約翰 霍蘭德認為決定乙個人選擇職業的最重要因素是 a.環境 b.人際關係 c.工作性質 d.人格 3.3分 薪酬管理與企業發展的關係是 a.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