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研究

2022-04-03 13:31:15 字數 5157 閱讀 3367

王港中心校朱麗敏

一、 問題的題出

數學學習習慣是人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養成的比較穩定的行為方式,是在一定情況下自動化地去進行某些數學活動的特殊傾向,一定的學習行為重複多次就會形成一定的數學學習習慣。

在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中,智力因素是獲取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的必備能力,是學習活動的執行和作業系統,而非智力因素是學習活動的動力和維持系統。有人研究眾多諾貝爾金獎得者少年時代的智商發現,其中大多數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中上等智商,但這些創造性人才的非智力因素或創造性人格卻是十分驚人的,而專家認為培養非智力因素應主要抓住4個方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其中之一。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認為,學習的過程就是學習習慣形成的過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培養高效學習方法的前提。況且在小學階段的孩子認知和活動範圍逐漸擴大,求知慾強烈,容易接受教育者的引導和訓練。

同時,在培養過程中,習慣養成又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保證。《中小學數學行動綱領》明確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觀念,它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應從學生的主體需求出發,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那麼,我們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把學生不自覺的行為轉化為自覺的穩固的行為方式,從而促進主動學習。

根據現有的經驗,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最頭疼的是計算正確率不高,作業質量不高,學生上課課堂氣氛沉悶、課堂效率不高等情況,但據調查資料分析,這此現象都是學生一些壞習慣在從中作崇。而有的教師只是一味地責怪學生,而沒能予以重視培養,有的教師雖有點意識,但缺乏長期培養的信心與正確的指導方法,往往事半功倍。從現有的研究成果來看,沒有專門對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一套指導方法。

為此,本課題在培養方法上作一番探索研究,旨在揭示內在規律。

二. 研究的方法與過程

(一)研究方法:根據研究內容的需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本課題採用行動研究法,邊研究邊實踐,在實踐中進行反思、收集相關資料資料並加以分析。

(二)研究過程:

1. 準備階段:(2023年9月-10月)

形成研究內容,制定研究計畫,理清研究思路,明確研究目標、內容、任務。

2. 實施階段:(2023年10月-2023年5月)

1) 蒐集、查閱相關文獻資料;

2) 確定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具體專案;

3) 召開家長會,發告家長書,爭取家長的支援;

4) 通過預定的課題要求和實施策略實施學生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3. 總結階段:(2023年5月-2023年7月)

1) 整理研究資料,進行理性思考;

2) 撰寫研究總結報告。

三. 實踐與探索

(一)形成小學生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內容和目標要求。

1. 小學生數學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內容

預習-上課-作業,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根據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本課題主要針對以下4個方面進行培養:

1) 課前預習習慣

課前預習包括明確預習內容,會分析例題,能知道例題的解題方法。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養成預習習慣,促使學生提前進入學習狀態。預習,是讓學生能用已經掌握的知識、方法解決求知的知識,一些預習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往往會大大增進他們的求知慾,上課時會更認真、更主動地參與到上課的討論與學習中去。

2) 獨立思考習慣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一門學科。在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表現為:無論上課或做作業時遇到問題,學生能積極開動腦筋、樂於思考、勤於思考、善於思考,而不依賴於別人求出的答案。

3) 主動參與習慣

在上課時,學生積極舉手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有話敢說,有問題敢提,有想法敢補充,讓自己的身心完全溶入到課堂中去,這就是主動參與的集中表現。

4) 自我評價作業的習慣

自我評價作業主要包括檢驗、估計和自我改正錯誤、自我評分等方面。檢驗主要是檢查理解題意是否正確,數量關係是否找對,列出的算式是否合理、符合題意,有無漏寫現象,計算時運算順序和結果是否正確等。估計,主要是對答題進行估計。

檢驗和估計後發現錯誤,就要找原因,自覺地改正錯誤,最後自己根據作業情況打乙個自評分。

2. 小學生數學良好習慣的培養目標

本課題旨在探索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要求、內容、途徑和方法。

(二) 形成小學生數學習慣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1. 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途徑。

主要通過課堂這塊主陣地對學生進行習慣培養的指導。先由教師向全體學生提出各項學習習慣的要求,指出學生的不足,從整體上規範學生的學習習慣。其次通過學生開展主題班會,看vcd唱兒歌等形式強化正確的學習習慣的一些做法。

最後通過個別糾錯、指導提醒來最終實現好習慣的養成與穩定。

2. 數學學習習慣培養方法

1) 情趣激勵法。

情趣激勵法通過創造一種和諧、幽默、輕鬆的學習氛圍調節學生情感,以此激勵學生大膽思考、主動參與的方法。

傳統的數學課堂把豐富複雜、動態變化的教學過程簡約化歸為明算理重練習的特殊認識活動,導致數學課堂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機與樂趣。其實,教師在課堂上不僅要有意識方面的資訊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資訊交流。既讓學生學到規定的數學知識,又要讓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學習知識,如教學計算兩位數加減法後,我出示「64+25」讓一位後進生計算,她得出88後,大家都說「算錯了!

算錯了」這個學生失望地低下了頭,這時,我微笑著說:「很好!」非常接進正確答案!

同學們笑了,這位學生也笑了,又信心百倍地計算出正確答案,課堂上沉悶的空氣被打破後,我順水推舟,鼓勵每個人都來學數學家創立自己的解題方法,大家公認的方法又好又新,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這種解題法。學生歡欣鼓舞,激起了求知慾望,他們積極討論後,出現了數種解題方法。如:

(1)64+20=84,(2)84+5=89,(3)4+5=9,60+20=80,80+9=89等等,我也在每種正確的解題方法上寫上了「××解題法。」該方法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

2) 大膽猜測法

大膽猜測法指的是老師把學生引入乙個問題情境,然後學生在教師的積極鼓勵下進行大膽嘗試,猜想問題結果。

例如: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上課開始教師出示問題,談話引入:有許多飲料,一箱是24瓶,這樣的飲料16箱大約有多少瓶?

請每個同學都猜測,並說說你是怎樣猜測的?學生猜測後請每乙個同學先把猜測的數寫在紙上,然後想一想,有什麼辦法說明,你猜測的數是正確的或者比較接近正確答案,或者說與正確答案相差很遠?學生得出:

需要計算24×160?那麼怎樣算呢?我們沒有現存的方法,需要同學們獨立地用盡可能多的方法計算?

此時調動學生積極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了盡情發揮。又如在教學求未知數x:(1)x+26=73(2)x-59=87,我先讓學生猜想兩個式題中x的值取值範圍。

學生估計如下:(1)式中x的值肯定超出100,有的學生還說x的值大約在140左右,然後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利用加減法的關係動筆解題得出了x的結果。這種猜測的方法在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行之有效。

3) 設疑引欲法

設疑引欲法指的是教師有意識下疑問讓學生產生有進一步**的慾望。任何習慣培養都要有乙個計畫,在剛剛培養低年級學生預習習慣時,是比較吃力的。為了讓學生能自覺地進行預習,我常常採用設疑引欲法。

如在教學「圓的認識」這一課前,我是這樣設疑的:同學們,剛才有一位低年級學生給你們班全體同學發來了一封信,請中隊長給大家把這封信讀一下好不好?(中隊長讀信「親愛的三(1)班全體同學,你們好!

想請教你們乙個問題,我對車感興趣,喜歡看哪輛車最漂亮,在觀察各種各樣的車中,我發現所有的車輪都做成圓的,對車輪為什麼都是圓的,我左想右想也不明白,盼望你們能幫助我,此致,敬禮,二(3)班王潔」)教師:你們見過的車輪都是什麼形狀的?你能幫助他嗎?

又如教學「年、月、日」知識前,我這樣設問:「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生日,那是你出生的一天,有誰能現在馬上講出你出生的那個月是大月還是小月嗎?你出生的那一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如果你現在不能告訴我,我希望在明天數學課上給我答案好嗎?設疑引欲法在課前就為學生埋下了問題的「種子」,學生往往會有著強烈的慾望想找到問題的答案,此時也能促使學生主動地預習新知識。

4) 自檢評價法

自檢評價法指的是由學生自己檢查所做題目的計算結果並對一次作業完成的質量「亮分」。

從理論上說,任何有目的的行為都需要有效的控制,而任何系統只有獲得反饋資訊,並據以進行適當的調節,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學習中的自覺檢驗正是一種自我反饋,有利於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學習質量。例如教學低年級應用題:

「動物園有20隻大猴,大猴比小猴多8只,小猴有多少只?」學生做完後,我就要求學生自己檢驗做得對與否,並要求他們說出檢驗的過程。

甲生說:我算出小猴有12只,又去看題目,題中說大猴比小猴多8只,12+8=20,就是說,大猴有20只,符合題意,說明解得正確。

乙生說:我列式20+8=28算錯了,因為大猴比小猴多8只,如果小猴28只,那麼,這句話要變成小猴比大猴多8只了。

又如在教學求未知數x時,教會學生用代入法自檢一些題目。如求x-138=138時,有許多同學會求出x=0,運用代入法檢驗後,馬上會發現計算結果是錯誤的,檢驗中也讓學生進一步搞清了加減法的關係。在教學計算有時應用驗算、估算方法檢驗。

學生完成每次作業後,要求學生有自覺檢查,並能進行評價的習慣。具體做法是:每次做完題目運用以上方法逐一檢驗,在檢驗過的題目後作上「#」字符號,並對自己檢驗後的作業作等級評價(優、良、中、差)。

四、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初步效果與分析

(一) 初步效果

一學期以來,三(1)班學生的面貌大有改進。許多任課老師反映,學生的學習習慣確有好轉,學生上課氣氛活躍,爭先發言;許多學生改掉了依賴他人回答問題的習慣,有一部分學生改掉了不假思索「插嘴式」的參與,而是樂於傾聽他人意見也學會自己獨立思考後發表意見,或修正他人意見;許多家長反映孩子進步較快,特別是作業認真,正確率提高了,在家中能自覺去預習未教過的內容。根據學習規律,教師經常向學生提出常規要求,嚴格訓練學生各項習慣,各方面確有提高。

如表所示:

從表1看出:測試前,學生對預習,自我評價作業的習慣幾乎是沒有的,而經過有意訓練,學生慢慢有了這些習慣。儘管養成這兩個習慣的人數還不是最多,但畢竟時間有限,在未來的時間中只要不放鬆對學生的要求,更多的學生必定會養成好習慣。

而對於獨立思考、主動參與,有些學生養成了一定的習慣,但需強化。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課前預習、上課獨立思考、主動參與到學習與討論中,課後也能自我檢查評價作業。因此目前學生上課氣氛異常熱烈,學習效果明顯。

(二)結果分析

1. 通過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內驅力。

內驅力即學習動機,它是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為了滿足某種需要,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狀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開展班級主題會,**vcd等幾種途徑讓學生意識到培養好習慣的重要性,這些都讓學生有著自我提高的願望,從而慢慢端正了認真對待數學的態度學習。自我需求越強,學生產生的內驅力就越高,成績進步明顯的為中差生。

學習態度越好,它們學習內驅也越高,從而也會大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小學生良好習慣養成計畫

三 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促進好習慣的養成 有計畫,反覆抓,確實能促進好習慣養成,但相應的評價機制更能快速促使同學們養成好習慣。於是我又根據同學們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評價方法的改變,班級設有值日班長記錄表。根據每週提出的好習慣具體要求,進行檢查評比。我進行不定期地抽查,一周評比一次,表揚的同時,我對一些...

小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課題研究計畫

一 指導思想 以課題研究方案為切入口,立足學校實際,深入開展課題研究,紮實推進實驗程序,初步探索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內容 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二 研究內容 小學生養成教育的內容很廣,結合我鎮的教學實際情況,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三大方面。1 生活習慣 衛生 勞動 體育鍛煉 安全等習慣 2 ...

養成良好習慣,做文明小學生

老師們 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講的話題是 養成良好習慣,做文明小學生 養成良好的習慣 做文明禮貌的小學生,這是我們走向優秀的第一步。我國是乙個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豐厚的文明古國,也是乙個舉世聞名的禮儀之邦。中華民族在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代代相繼的傳統美德。現在,我們二十一世紀的少年兒童要認真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