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弱勢群體社會保障問題的政策措施

2022-04-03 08:22:07 字數 1361 閱讀 9221

對弱勢群體的支援,是**的一項基本責任,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國家財力的逐步增強,要把解決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推進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發展。

一是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執行和管理中仍存在較大問題。主要表現在制度本身與農民之間缺乏良性互動,籌資、管理和監督成本偏高。

下一步,應注意增加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設計和執行的參與,加強民主管理和社會監督,切實體現其「合作」特色,在此基礎上鼓勵農民適當提高繳費水平。

二是進一步做好對貧困農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農村低保工作的開展有利於保障貧困農民(包括貧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減輕農村養老工作面臨的壓力。各地可積極探索在對特困戶救助、農村「五保」戶供養、口糧救濟等制度進行整合的基礎上,建立統一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創造條件,逐步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養老保險作為一種社會保險制度,是建立在社會化大生產基礎上的,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的產物,從本質上是與小農經濟和農村社會不相容的。目前,在我國大規模推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還不具備經濟實力。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農村養老保障仍應以家庭為主,同社群保障、國家救濟、計畫生育獎勵扶助等制度相結合,對生活確有困難的,可通過建立農村低保制度解決。

(三)解決失地農民和進城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統籌發展。

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既要針對其自身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也要立足於現有的城鎮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框架。對有勞動能力的失地農民,首先應著眼於促進其就業。在實現就業的基礎上,以企業職工或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參加城鎮社會保險來解決其養老、醫療等方面的保障問題,符合條件的還可按有關規定享受城市醫療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

對無勞動能力的失地農民,若領取土地補償費後生活仍有困難的,在城市規劃區以內的,可優先考慮將其轉為城鎮戶口,並按規定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醫療救助制度。未轉為城市戶口的,符合條件的可按當地有關規定享受農村特困戶救助和農村醫療救助,還可在自願的基礎上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探索在整合養老保障、失業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功能的基礎上為失地農民建立基本生活保障,通過失地農民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適當補助的方式建立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在農民失地後逐月向其發放基本生活費,保障其基本生活。

對農民工,首先應保障他們獲得相當於自己勞動價值的工資收入,並保證及時足額到位。其次應該盡快將盡可能多的農民工納入城鎮工傷保險,解決他們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時的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問題。

(四)進一步完善公共財政體制,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增加對社會保障事業的投入。

解決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必要的財力支援是關鍵。從國際經驗看,社會保障支出在很多國家是財政支出的最主要部分。近年來我國財力已經有了明顯增強,進一步增加社會保障支出規模和比重是有可能的。

弱勢群體社會保障

對弱勢群體的支援,是 的一項基本責任,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和國家財力的逐步增強,要把解決弱勢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一 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推進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發展。一是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已經實施兩年,試點工作取...

小學數學課堂如何設計「弱勢群體」的問題

一 課堂問題設計要有趣味性。問題設計要富有情趣 意味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時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學。兒童的心理特點是好奇 好動 好玩,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兒童文化,採用講故事 猜謎語 遊戲 比賽等形式,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動的實物內容聯絡起來,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團,形成懸念問題。如果一堂...

關於「社會生活中的弱勢群體」主題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 弱勢群體 的概念 了解我國弱勢群體的主要型別及其生存狀況。能力目標 掌握查詢資料的方法,學習觀察研究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敏感性,讓學生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況,培育關心他人的情感和價值取向。教學重點和難點分析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社會弱勢群體的概念 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