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選擇教學方法

2022-02-27 16:09:54 字數 4777 閱讀 8738

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對小學生的興趣、知識水平、認知特點和智力水平等背景材料進行綜合分析,作為安排學生學習活動和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法。但教無定法,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在於教學方法是否簡約、實用,是否能促進學生達成教學目標,是否對學生以後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和持續的影響。

各種綜合教學方法簡介

一、發現法

發現法是指依據教師或材所提供的材料和問題,通過學生自己主動的思維活動,親自去探索和發現數學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解題方法等的一種教學方法。發現法的特點是學生要運用創造性思維去進行學習,讓學生主動地去發現事先未知的結果,即發現法具有主動性、開放性和創造性的特點。

發現法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根據他的「認知──發現」說的學習理論提出來的。他認為「刺激──反應──強化」的學習不需要較高階的心理活動過程,它只是不斷的重複舊東西,而不是創造新東西。發現法則要求學生應付新的問題,發明新的東西,它需要運用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高階的心理活動過程,過去的教學法的理論,給學生對刺激的反應以獎勵,是從外部刺激學習動機的方法。

發現法則強調培養形成對科學本身的愛好和興趣。如果教師只作引導,讓學生主動去概括出原理法則,他們就會以自己發現得到的滿足作為學習動機,這樣的學習就具有強大的動力,所得到知識深刻,久久不會遺忘,並能廣泛的應用於實踐,有助於智力的發展。因此,布魯納十分重視發現的學習,甚至要求小學生也成為乙個「發現者」。

他還認為,人們在參加知識獲得的過程中,不論是認識乙個事物,掌握乙個概念,解決乙個問題,發現乙個原理,都是乙個主動的過程。

(一)運用發現法進行教學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可以遵循,通常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是喚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通常是由教師提出問題,介紹一些資料和現象,或者由學生演算、觀察實驗、閱讀教材等方式進行。

2.推測結論,探索解法。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積極開動腦筋,回憶與這個問題有關的知識、方法,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等,直到發現結論、探索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或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加以啟發。

要注意抓住重點、關鍵,有順序、有系統地進行。

3.完善解答,小結方法。或者由學生對這個問題的解決過程進行整理、完善、小結,教師給以必要的啟發、指導、幫助,或者由教師作總結性的發言。這裡應著重總結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學生如果有不同的解法,可以進行比較,指出各自的優缺點。

4.必要時可在問題解決後,在與以前學過的知識綜合成乙個較完整的知識系統,充實和改善原有的認知結構。

(二)發現法教學的要求

1.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在使用發現法時,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選擇適當的教材內容,創設問題情境,組織提問和討論上。

2.教師要善於鼓勵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濃厚興趣,使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主動活潑地進行鑽研、探索,啟發學生運用觀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等思維活動,提出猜想,進行論證。

3.要強調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一重要思維環節,因為科學發現過程中第乙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發現問題。

4.要使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突出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5.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現法雖有其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智力、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才能等優點,但它不是唯一的教學方法。它一般多用於下定義、找結論、想方法三個環節上,因此不能每堂課都使用。

比如,緒論課、講評課、習題課等就不宜使用發現法。

(三)發現法的主要優點

1.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

2.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產生學習的內部動機;

3.有利於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

4.有利於對知識的記憶。

(四)發現法的主要缺點

1.花費時間長。

2.不利與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不利與學生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

3.缺乏經驗的教師難於隨機應變解決學生所發生的問題,難於控制教學時間。

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發現法,會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但由於費時、難於控制,運用前要做好充分準備,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事事都要由學生自己去發現。運用發現法的目的,在於啟發學生的求知慾,學習到發現、探索問題的一般方法,養成探索和研究的習慣。

二、程式教學法

程式教學法是指讓學生按照一定程式獲取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程式教學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學生掌握知識、技能與技巧的過程程式化,使學生按程式進行獨立的、個別化的教學。這種學習方法是把教材分成許多小段,布置便於檢查對每段教材掌握情況的作業,給出學生可能得到的正誤答案,按答案指明下一步學習的內容。

因此,這種教學方法不要求所有的學生同步,只要求最終達到同乙個目標。

這種教學方法的主要特點是個別化教學,十分有利於照顧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自學能力;可以及時防止遺漏知識。但是,採用程式教學法不能完全實現教育和教養兩方面的目的,削弱了教師和班集體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

三、自學輔導法

自學輔導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輔導下進行自學,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形成自學習慣的一種教學方法,它需要有一套適合於自學的教材。現行的心理研究所編的自學輔導教材是在吸取了程式教學法的一些有利因素、一些有效的學習心理學原則和優秀教師的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自學輔導教材分「三個本子」(課本、練習本、答案本)。

(一)自學輔導教學的原則

1.寓有效學習心理學原則於教材之中的原則。自學輔導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閱讀教材,因此在教材中必須貫徹好有效的學習心理學原則。

2.教師指導下學生自學為主的原則。教學中,教是為了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要強調自學,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和一定的自學能力。

強調自學,並不能排斥教師的指導作用,不能放任自流。

3.強化動機原則。提高自學的自覺性必須用種種方法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把學生潛在的求知慾和積極性調動起來,所以強化動機對自學特別重要。

4.班集體與個別化相結合的原則。採用自學輔導法教學,能將班集體和個別化這一對矛盾協調統一起來。在教師的指導下,班集體可以開展教學活動,同學之間可以互相幫助。

教師在個別輔導中可以照顧不同型別的學生,達到個別化因材施教的目的,有助於形式良好習慣和個性品質。

5.啟、讀、練、知、結相結合的原則。啟就是啟發引導;讀,就是閱讀課文;練,就是做練習;知,就是當時知道結果,以便及時反饋和強化;結,就是小結。在這裡教師的指導要有利於學生的自學。

6.自檢和他檢相結合的原則。檢查學習效果時,也需要學生的主動性和教師的積極性相結合,即把他檢和自檢結合起來,並且是學生逐漸養成自檢的習慣,形成自檢的能力。

7.變式複習原則。複習是為了達到鞏固已學知識的目的,變式複習不是機械性的重複,它對於加深理解、鞏固掌握已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

(二)自學輔導法的課堂教學結構

1.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教師列出閱讀提綱),獨立閱讀教材,思考其中問題,教師巡迴答疑。

2.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師擬定的提綱回答或討論問題。

3.在學生回答、議論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重點講解和輔導。講解時注意突出重點,講解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新、舊知識的聯絡等等。

4.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做練習。這是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發展能力的階段。

這種教學方法有學生自學,議論,獨立地進行練習,較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進行個別的、集體的輔導,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應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重點講解,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一種探索的精神狀態,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運用自學輔導法進行教學一般要經歷的四個階段

1.領讀練習階段。目的在於指導學生初步學會閱讀教材的方法和培養獨立做題、認真進行自我檢查練習題的習慣。課堂上教師指導學生進行「三讀」:

粗讀掃除字詞障礙,細讀概括段落大意,精讀鑽研關鍵字句;學生在讀懂講述內容後,獨立做好相應練習,完成一組練習後,再核對答案;教師按提綱進行檢查,著重檢查學生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的掌握情況。

2.啟發自學階段。目的在於使學生獨立自學,培養自學習慣。教師課前備好「啟發自學提綱」和「小結檢查提綱」;上課是先給出啟發自學提綱,學生在提綱指示下自學,作習題,對答案和自己檢查;最後教師按啟發自學提綱提問,糾正錯誤,小結。

3.自學輔導階段。課堂上教師只交代學習任務和應注意之點;學生獨立閱讀,做練習,對答案,做小結或筆記,與此同時教師進行輔導,檢查了解學習情況;最後小結、檢查落實學習要求。

4.教學研究階段。學生已經完全適應自學輔導方法,能夠獨立閱讀課文,深刻理解內容,了解各部分間的關係,能夠準確總結單元內容,自學能力有較大的提高,能閱讀概括性較高(步子較大)的書籍。

四、單元教學法

單元教學法改變傳統的按課時劃分教學內容的辦法,而採用以知識結構為標準,將教學內容組織和劃分成教學單元,並按教學單元進行教學。目的是為了避免人為地割裂知識系統對培養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劃分具體教學單元時,根據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絡和學生水平來確定。

教學單元的內容,低年級少一些,高年級多一些,但不允許割裂知識結構,要反映出知識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單元教學法的具體做法有兩種形式。

(一)第一種形式

將乙個單元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個步驟來完成:

1.自學**。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可以有以下兩種形式進行:屬於講述概念和描述現象的內容,可用自學讀書方式;屬於觀察、實驗和推導論證的內容,可用**的方式。

每一教學單元開始,教師概括地介紹本單元的內容和自學**的路線圖,提出一些思考題,啟發學生的思考,並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去自學**,誘發他們積極開展思維活動,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分析、推證。教師除及時了解學生自學**的情況外,還要蒐集學生提出的問題(特別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思維受阻的地方和獨特新穎的思想方法等,為下一步重點講授作準備。

2.重點講授。教師根據學生自學**的情況和所提出的問題,側重講授本教學單元的重點、難點和知識的內在聯絡;講授獲得數學結論和證題途徑的思維方法以及知識的起源、發展方向。重點講授的目的,是使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將獲得的知識提高一步,取得規律性的認識。

如何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

反思自己走過的教學之路,感受頗多,改變教學觀念,合理選擇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更加豐富多彩,學生學得更加生動活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平時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我總是認真地考慮以下幾點因素 一是選擇有助於調動學生積極性和發展能力的教學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不能僅僅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而...

有效教學方法

我認為,乙個有效教師不只是教知識,而是傳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師是受學生喜歡的教師,而且因喜歡而信任。而教師能否成為這樣的人,取決於教師是否具備三個品質 熱情 期望 可信任感。有效老師是乙個熱情的教師 乙個對學生滿懷期望的教師 乙個值得信任的教師。乙個優秀的教師從來不需要維持課堂秩序 一些教師能深入鑽...

有效教學方法技能

在教學實踐中,課堂問題設計要盡量避免概念化 一般化的老生常談,而應採用比較新的說法,從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問題富有形象性 啟發性 新鮮感,新鮮的東西能激發人的情緒,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進而引導他們積極進行的思維活動。同一問題,可從側面提出,可從反面提出,可變換情景提出,提出的角度不同,效果就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