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社會》教學設計及反思

2022-02-24 22:13:06 字數 3219 閱讀 2661

【教學設計思想及知識背景】

「認識資訊世界」是初中資訊科技課程的第一課,內容有資訊的概念、資訊的特徵、資訊的作用。如何讓學生把握資訊的本質特徵是掌握概念的關鍵。因為「資訊」這個詞雖然平常大家都經常聽到,如資訊社會、資訊時代、資訊**等等,但到底什麼是資訊,學生就講不清了,而且資訊這個概念非常抽象,對於初一學生來講有一定的困難。

如何讓學生把握資訊的本質特徵是掌握概念的關鍵,必須讓學生從感性上去認識,再由資訊過渡到資訊科技,讓學生了解到資訊科技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從而增強學生學好資訊科技這門課的決心。

【知識目標】

1.理解資訊的概念,懂得什麼是資訊。

2.了解資訊的幾種典型特徵及其表現。

3.知道資訊在人類社會中的作用以及懂得利用資訊為人類服務。

【能力目標】

學會利用身邊的資訊,掌握資訊科技的主要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認識到資訊對人類的重要性。

2.能夠辨別資訊的真偽性,自覺抵制不良資訊。

3.激發資訊科技的興趣,養成主動學習資訊科技的積極態度和習慣。

【教學重點】資訊的本質概念。

【教學難點】資訊的概念和特徵。

【教學過程】

一、匯出資訊的概念

問題匯入:

①師:「今天是我們的第一節課,大家知不知道我們這門課叫什麼?」

生:資訊科技。

②師:為什麼以前叫電腦課,現在改為資訊科技課,什麼是資訊、什麼是資訊科技?(教師設疑)

生思考。(以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很難回答)

2.**課件:多****和錄影(古代烽火台資訊的傳遞、報紙新聞摘選、電視宣傳廣告、一些商品的商標等例子)

師:從**和錄象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資訊?

生答:古代戰事傳遞,奧運報道、娃哈哈、蒙牛、伊利牌等產品的廣告。

總結歸納「資訊」的概念:剛才大家從**、影像和文字中感受到的東西就是我們從這些**中得到的資訊。事實上,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接觸資訊。

對人類而言,五官能直接感受到的一切,比如你所讀過的書,你所聽到的**,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嗅到的氣息,你所想到的問題,你所做過的事情等,這些都是資訊。廣義地說,一切存在都是資訊。除了人類五官所能直接感受到的以外,我們通過各種手段、各種儀器感知到的一切也都是資訊。

誰能用一句話來總結什麼是資訊嗎?

生:總結。

師:(補充)資訊是對事物的狀態、特性和運動變化,以及事物之間相互作用和聯絡的客觀描述。

師:你們在生活周圍中曾獲得過哪些資訊?(教師可引導學生從電視、報紙、廣播、網際網路、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回答。)

生答:學習生活用品、汽車、交通、動畫片、電視劇集預告等等。

二、指導學生認識資訊的特徵

師:我們會發現,資訊有一些共同的特徵。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資訊有哪些特徵?怎樣才是資訊呢?

**課件:特徵一:當我們在傳遞資訊時,有的要通過紙張來傳遞,有的是刻在光碟上,還有的是靠我們的大腦來記憶儲存資訊,當我們需要資訊時,就從這些儲存資訊的載體獲取資訊。

不管我們怎樣傳遞資訊,資訊總是要依附在一定的介質上,這說明資訊有怎樣的特性呢?

學生回答,師補充:依附性

**課件:特徵二:同學們,當你們有乙個好訊息的時候,你們會怎樣?學生回答:我們會告訴身邊的好朋友或親人。

對了,你們的好訊息這時就是資訊,這個資訊馬上會一傳十,十傳百。這說明資訊可以用來怎樣?

學生回答,師補充:傳遞。

**課件:特徵三:提問:

假如你有乙個蘋果,我有乙個蘋果,我們彼此交換,那你我各自有多少個蘋果?學生回答:各乙個。

再次提問: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彼此交換,我們每人有多少種思想?

學生回答:兩種思想。

師:我們在交換思想時也即在交換資訊,資訊在我們之間傳遞著。這說明資訊是可以共享的,也就是資訊的其中乙個特徵:共享性。

師總結:所有的資訊都具有這三種特徵,是哪三種呢?

學生回答:依附性、傳遞性、共享性。

三、指導學生認識資訊的作用

師:下面有兩個例子,請同學們討論,資訊可以給我們帶來怎樣的作用?

**課件:

例1:張三是一名今年剛畢業的大學生,大學期間學習成績優秀。為了尋找合適的工作,他及時通過電視、網路、報紙等渠道了解到今年7月份全省要招考公務員,上網查詢招考中正好有符合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位。

於是他集中精力學習相關考試科目,通過努力,一路過關斬將,成為了一名公務員。

例2:90年代隨著紡織業的興盛,棉花的**上公升了很多,給棉農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收入,第二年棉農或更多的農民投入棉花種植業。造成今年棉花供大於求,**,致使大部分棉農虧了本。

學生討論兩個例子的不同作用。

學生:第乙個例子張三充分利用各種資訊,通過努力獲得了工作。第二例子棉農沒有經過科學論證,錯誤的利用了資訊致使種植棉花虧本。

師:看來,正確的資訊能夠給我們帶來好的正面作用,為我們服務。相反,錯誤的資訊會給我們帶來危害。資訊有正反兩方面,我們要正確辨別資訊的真偽,讓資訊為我們服務。

四、小結布置任務

1.小組選擇其中乙個題目,討論、匯報結果:

**課件:

1.如果你要買一台電腦,你需要了解哪些資訊,你準備通過哪些途徑去獲取這些資訊。

2.假如現在是2023年,全運會在我省舉辦,你準備去**全運會,你需要了解哪些資訊,你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獲取。

2.小組討論

3.小組匯報:

學生甲:買電腦首先要了解哪個地方賣電腦,電腦的**、電腦的配置。

學生乙:這些資訊可以從朋友、電腦老師、電視、報紙、網路了解。

學生丙:**全運會首先了解舉辦哪些體育專案?在哪個地市舉行?這類專案什麼時候舉行?怎樣買票?若去做什麼交通工具去等等?

學生乙:這些資訊可以從朋友、電視、報紙、網路了解到。

師小結:在資訊時代,誰感知到、認識到並擁有大量有價值的資訊,誰就擁有成功的機會。如果你想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就需要具備收集、整理、傳遞、發布、應用資訊的能力。

這就需要我們學好這門課──資訊科技。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一開始就設問:「我們這門課叫什麼名稱?」,突出資訊科技課中的「資訊」和「資訊科技」這兩個關鍵詞。

然後從學生感興趣的一幅**、一段錄影入手,讓他們說出從中看到、感受到的東西,引出資訊的概念。「一切存在都有資訊,資訊是客觀事物運動狀態及方式的表徵」。

接下來給出兩個生活中的應用題,讓同學們討論怎樣去獲取有用的資訊去解決問題,從而感受到獲取資訊和利用資訊的重要性。由此引出「資訊科技」這個概念──「資訊科技是指能完成資訊的獲取、傳遞、加工、再生和利用等功能的技術」。最後,學生完成作業「資訊科技與中學生學習的關係」,激發學生學習資訊科技的興趣,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身邊的資訊社會 株洲劉文暢教學設計

執教 劉文暢 一 教材分析 本節是六年級第一章第2課的內容,主要了解當下資訊和資訊社會,學生對資訊科技很感興趣,但對資訊科技的概念模糊不清,本節主要從總體上給學生認識資訊科技。為以後學習具體的資訊處理技術提供理論基礎認識。通過豐富多樣的多 素材和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工具軟體,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了解當前...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內容具有特殊性,教材只提供了教學的方向,沒有提供實質上的教學資料,首先,我讓學生去查詢資料,收集了一些有關家鄉的名人 新聞 傳說 故事和傳奇等等,再從中教學生篩選出有用的資料,準備在教學中展示。其次,針對不同同學找出的資料,我組織同學們共同合作,自由組成研究小組進行排演 練習。第三...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其次,導學案的利用要合理 導學案的職責就是輔助學生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所以導學案上的內容既不是純粹讓學生來完成,也不是純粹由老師來利用,導學案應該合理利用才能最大發揮它的功效。記得剛開始使用導學案時,一節課的內容往往完不成,感覺很吃力。原來是我自己沒有合理利用導學案,全部的內容都壓在了課堂,時間肯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