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初中數學中的小組合作的認識與思考

2022-02-03 00:18:18 字數 5039 閱讀 4624

摘要正文

新課改倡導教師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精神。那麼,在教學中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任教的三年裡,受我區倡導的「351」教學模式的影響,及自己在平時教育教學中學習研討,發現並驗證了小組合作對於初中數學學習來說十分關鍵。

在此我將自己對初中小組合作的認識及教學實踐中的一些思考整理出來。

首先,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必要性。

蕭伯納有句名言: 「兩個人,每人有乙個蘋果,交換一下,仍是每人乙個蘋果;兩個人,每人有一種思想,交換一下,每人就有兩種思想」。合作,作為現代社會應有的工作方式,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它的高效,更在於它是一種用開放的心態接納別人,一種尊重、謙讓、求同存異的人際交往方式,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與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而在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通常就是以全班教學、小組合作學習和個人自主學習這三種比較常用的教學形式進行展開教學的。

其次,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怎樣進行小組合作。

分組時應考慮的幾個因素:學生成績均勻搭配、學生能力協作搭配、學生性格特徵及氣質型別搭配、學生性別搭配、家庭背景搭配等,然後按照「組內異質,組際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使各個小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證各小組開展公平競爭。合作小組由成績為「一優二中一困」的四名學生組成。

組內設發言人一名,選性格外向,情緒較高,能說會道的膽汁質學生擔任。設小組長一名,選情緒飽滿,善於交際,人際關係良好,性格中間的粘液質學生擔任。選操作人一名,要由情緒穩定,有高運動——操作特性,性格中間的多血質學生擔任。

再選性格內向,有邏輯——數理能力的抑鬱質學生擔任記錄人。在自願的基礎上教師適當調配。座位安排由小組長自行解決,只要有利於合作就行。

組內成員異質,可以讓各成員揚長避短,形成優勢互補,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成效。小組建成後,還必須要求每個小組中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見、民主平等,體現小組的團體力量和精神。

再次,教師應側重關注小組合作什麼,使數學課堂教學更高效。

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規定組內各成員的個人責任。

合作學習小組的優化組合

合作學習前應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索的思考時間

蕭伯納有句名言: 「兩個人,每人有乙個蘋果,交換一下,仍是每人乙個蘋果;兩個人,每人有一種思想,交換一下,每人就有兩種思想」。合作,作為現代社會應有的工作方式,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它的高效,更在於它是一種用開放的心態接納別人,一種尊重、謙讓、求同存異的人際交往方式,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目標與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那麼,學生對於這樣的學習方式到底是否真正需要呢?答案是肯定的。數學學習離不開問題解決,由教師直接講解或告知結論,學生往往會出現由現在的「聽懂了」,到後來的遇類似問題變成「又忘了」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學生進行深入思考。

此時結合「魚牛圖」給我們的思考與啟示,學生對於教師通盤輸入的知識,並不一定會如我們想象的全部消化和吸收,相反,學生具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知識水平,有可能會將教師傳輸的知識給遺漏甚至曲解,而能使學生所獲得知識越來越多、記憶深刻的方法便是讓學生參與進來。乙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乙個人的思維是單一的,要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借助有限資源高效學習、快樂學習,便離不開學生的相互合作。而讓學生合作交流**,所獲得的資訊比較全面的,結果是經深思熟慮的,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更接近,更容易溝通和達成共識,形成共鳴。

特別的,如果小組中能優中差結合,而在教師的指導和學優生的帶領下,中等生和學困生主動參與進來,學優生能將自己所學所知教給學困生,既增強各個層次學生的參與能力,又能促進學優生知識的內化,並實現「兵教兵」,以生代師,使各個層次學生獲得相應程度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特別關注學生小組合作的實施與效果。然而有時一些問題僅憑學生的一己之力又無法完成,

其次,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怎樣提高分組合作的有效性呢?

一、教師設計適當的問題情境和教學方案,強化「小組合作學習」效果。

數學學習離不開問題解決,學生合作學習的數學問題要難易適度,應具有層次感、探索性、可操作性,讓它具有「小組合作學習」的可行性。因此我們應選擇乙個好問題,創設乙個好背景,讓學生面臨較複雜的學習任務(開放性任務、**性任務,操作性任務,對知識的查漏補缺任務等),這時憑學生的一己之力往往無法完成,合作學習的時機已經成熟,通常需要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階段是小組活動:相互探索、交流,使自己的觀點不斷完善,並不斷產生新想法。同時,讓會做的學生對不會做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甚至「多對一」的幫助。使小組各成員都能成功完成任務。

第二階段是交流反饋:各小組匯報展示交流整理的結果。通過不同方法的分割,有的在形內找點,有的在形外找點,有的在圖形的一邊上找點,有的就用圖形的乙個頂點。

思維體現了有序性、互補性。在交流過程中,學生的智慧型得到充分的釋放,思維進一步深化,達到互相觀摩、啟發的效果,不僅可以聆聽同學的發言,還可以不斷的提出疑問或補充。小組合作使學生在思維的比較中取得了對問題的完滿解決,萌發出創新的意識和創新的精神。

通過反饋讓學生意識到集體的智慧型遠遠超過個人聰明,合作使問題得到最優化解決。

思考之二:合作學習小組的優化組合

分組時應考慮的幾個因素:學生成績均勻搭配、學生能力協作搭配、學生性格特徵及氣質型別搭配、學生性別搭配、家庭背景搭配等,然後按照「組內異質,組際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使各個小組總體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證各小組開展公平競爭。合作小組由成績為「一優二中一困」的四名學生組成。

組內設發言人一名,選性格外向,情緒較高,能說會道的膽汁質學生擔任。設小組長一名,選情緒飽滿,善於交際,人際關係良好,性格中間的粘液質學生擔任。選操作人一名,要由情緒穩定,有高運動——操作特性,性格中間的多血質學生擔任。

再選性格內向,有邏輯——數理能力的抑鬱質學生擔任記錄人。在自願的基礎上教師適當調配。座位安排由小組長自行解決,只要有利於合作就行。

組內成員異質,可以讓各成員揚長避短,形成優勢互補,從而大大提高學習成效。小組建成後,還必須要求每個小組中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見、民主平等,體現小組的團體力量和精神。

思考之三:合作學習前應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索的思考時間

合作學習要求每位學生能夠充分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再通過組內的交流、探索,使自己的觀點不斷完善,並不斷產生新想法。使合作學習呈現出「1+1=2」的累加效果,甚至產生「1+1 >2」的創新效果。自主探索則是這一行為及效果發生的基礎,個人自主探索的質量越高,合作的實效性越強。

可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節約上課時間,沒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思考時間,匆忙進入「小組合作學習」,使得小組的合作交流變成一些成績較好、反應較快的同學的「一言堂」,成績較差的學生往往成為被動接受者,逐漸喪失了討論的信心和興趣,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因此在小組合作交流前,教師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鼓勵學生探索,先把想法寫下來,再在小組交流中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家再發表見解,互相提問,共同討論,形成小組的意見。這樣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小組合作學習」才更具實效。

思考之四:明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規定組內各成員的個人責任。

「小組合作學習」的成功取決於每乙個成員的學習,需要小組中每個人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的個人責任。總任務的完成質量取決於每乙個成員各自任務完成的質量。這就像鏈條中的每乙個環節,任何乙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分工一定要明確,由誰組織,以哪種方式發言,同學發言時其他同學做什麼,由誰進行歸納總結,由誰記錄,同學記錄時,其他同學做什麼等等。總之,要求小組成員任何時候都要明白自己現在該做什麼。使合作學習有序又有效地進行。

在這裡,值得提醒的是:「小組合作學習」目標是小組成員共同確立的學習目標,是小組成員共同努力的方向。這就要求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分工協作,幫助小組其他成員共同達到預期的合作學習目標。

思考之五:培養小組成員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

培養小組成員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是「小組合作學習」活動順利開展的重點。合作學習不是一種個人的學習行為,而是一種集體行為,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需要每個成員具有足夠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這包括傾聽、鼓勵、輪流發言、說話音量適當、有序表達,始終關注任務,而不遠離主題等;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經常進行有效地溝通;建設起一種融洽、友愛的親密夥伴關係,如尊重別人意見,有效接納別人見解,有質疑和爭辯,但不能譏諷和嘲笑;要分解任務,明確個人分工和職責,使小組裡每個成員都能充分、主動參與並做出自己的貢獻;成員們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且要為所在小組中其他同學的學習負責,要互相幫助和支援,形成強烈的集體責任感

思考之六:「小組合作學習」的激勵評價機制

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往往是靠教學評價來推動和實現的。因此教學評價必須蘊涵在活動的起始階段到終結階段的全過程中。必須確立一種促進學生在小組集體中不僅要個人努力上進,還要樂於與同學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約機制。

可以採取以下四種方法。

方法一是隨機提問。隨機提問小組內的任何乙個成員,由他們的回答來評價乙個小組學習的質量。這樣每乙個成員都必須好好學習,這種由集體協作產生的群體壓力,促使每乙個成員都全身心投入。

方法二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參與程度、對學習的貢獻程度、團結合作、完成任務、學習效果等指標進行評價各組學習行為和效果,讓學生認識到小組合作各成員是乙個學習的共同體,只有每個成員的共同參與才是合作學習所要實現的目標。

方法三是小組自評與組與組互評相結合,讓學生表達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收穫及產生的問題,更好地展現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和活動過程。這樣做既自我分析問題總結經驗又取長補短互相促進。

方法四是以學習小組團體的評價成績為評價標準。把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促使學生認識到,他門在某種程度上與組內其他人是聯絡在一起的,如果其他組員不成功,他也不可能成功(反之也然),也就是「同舟共濟」。

所以,要定期對任務完成好、合作共處表現好的小組評選「優秀小組」 、「紅旗小組」,以給其他小組樹立榜樣,形成相互趕超,在競爭中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這就強化了「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培養了合作精神。

目前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誤區原因分析。

1、過於強調合作的形式。

合作學習並沒有從內容的需要和學生的角度出發,而是盲目地去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只是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學活動中只注重合作學習這一形式而不重視合作學習的實效,使我們的合作學習趨於形式化,浮於表面,不利於學生的發展

2、沒有明確的合作任務或合作的任務缺乏挑戰性。

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而直接讓學生去合作,無所是事,不知所措。只是幾個人圍在一起,漫無目的的合作。另一種情況是在學生大家都能直接解決問題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合作的內容缺乏挑戰性。

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

高愛琴隨著高效課堂的推進,小組合作學習 這一名詞被廣泛應用,它好像是能適應任何一門學科的一種學習風格,能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的一種既流行又有效的學習方法。下面談談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首先小組合作學習確實有著自身的優點。例如 分組學習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讓每乙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學習,讓學生在...

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再認識

合作學習理論創立於本世紀初,20世紀中葉得到發展。建構主義者認為,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經驗為背景建構對事物的理解,因此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對事物唯一正確的理解。教學要使學生超越自己的認識,看到那些與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另外的側面。通過合作和討論,可以使他們相互了解彼此的見解,看到自己抓...

我對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

韓麗華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中提出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主的理想,小組合作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今年,我校倡導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經過本學期的探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