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2原子的結構第一課時說課稿

2022-01-30 23:45:35 字數 4922 閱讀 4494

【一】教材、學情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選自第三單元課題2《原子的結構》第一課時。

中學生對許多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識已由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本節將繼續深入**原子核的結構以及核外電子排布規律,並運用原子結構知識解釋某些元素部分性質。這遵循了由具體到抽象由現象到本質的認知規律。

同時,原子結構也是認識元素週期律、元素週期表和分子結構的基礎,因此本節教材在學習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認識原子核的結構,掌握構成原子的微粒間的關係;掌握核電荷數、質子數、中子數、質量數之間的相互關係。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構成原子的微粒間的關係等問題的**,培養學生分析、處理資料的能力,嘗試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對資訊進行加工。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的質量、電性的認識,了解微觀世界的物質性,從而進一步認識物質世界的微觀本質;通過原子中存在電性不同的兩種微粒的關係,認識原子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

(2)、通過人類探索原子結構的歷史的介紹,使學生了解假說、模型等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研究的歷程,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體驗科學研究的艱辛與喜悅。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原子的結構。難點:構成原子的微粒間的關係。

【四】教學方法

學案教學法;自主參與、合作**、展示交流。

【五】教學過程(基於以上分析,我對本節課的安排如下:)

一、 預習自學**新知

(一)原子的構成

1、閱讀課本 53 頁原子的構成,看課本 53 頁圖 3-9 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原子是由哪些粒子構成的?

原子是由居於原子中心的帶電的和核外帶電的構成的。

問題二:原子核又是由哪些粒子構成的?

帶電荷 原子核

帶電情況)

問題三:看課本 53 頁表 3-1,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從何而來?質子數與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即核電荷數)有何關係? 質子數與核外電子數有何關係?質子數與中子數有何關係?

1、核電荷數

2、原子中質子數等於中子數;

3、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 ,一般的氫原子無

問題四:原子核和核外電子都帶電,為什麼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原子核帶電,核外電子帶電,它們所帶的電荷 ,電性 ,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問題五:不同類原子的內部構成有什麼不同?

也就是原子的種類由決定。

二、 小組合作相互研討

同位的或前後的為乙個小組,對上述問題進行研討,訂正錯誤。

三、 交流展示鞏固知識

四、 反饋測評強化知識

1、 以氧原子為例說明構成原子的粒子有幾種?它們是怎樣構成原子的?為什麼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2、在原子結構中不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

a 、質子 b、中子 c 、電子 d、.原子核

3、某些花崗石材料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種氡原子質子數為 86,中子數為 136, 這種氡原子核外電子數為 ( )

a、50 b、86 c、136 d、222

4、決定原子種類的是 ( )

a、質子數 b、中子數 c、電子數 d、原子核

5、不顯電性的一組粒子是( )

a.質子、中子、電子 b.原子核、原子、分子

c.中子、電子、原子 d.中子、原子、分子

五、歸納總結知識拓展

1、知識拓展

乙個質子的質量和乙個中子的質量大約相等,乙個電子的質量大約是乙個質子質量的 1/1836

小結:決定原子質量的主要是______數和_______數。

2、 本節課學到的知識主要有哪些?知識間存在哪些聯絡?

【六】、結束語(教學效果分析)

在本節課的整個教學設計中,我側重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的體驗,讓學生自我感知,學會分享與合作。我將這片「舞台」讓給學生,他們盡情發揮、表演,自己扮演他們的學習合作夥伴,為他們獲取知識提供服務。(我相信,團結協作的優良品質將增強他們在社會中的競爭力,自主**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方法將使他們終生受益無窮。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原子的結構》。本課題,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學法指導、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後反思六個方面談談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題處於初中化學第三單元第2課題,包括原子的構成和相對原子質量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重點介紹原子的構成,同時介紹了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然後又形象的介紹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運動情況。第二部分介紹相對原子質量,由於原子的質量太小,書寫和使用都很不方便,於是採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

2、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實際,為了切實突出重點,體現全面性,綜合性和發展性。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2)初步了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圖、表等資料,多**等教學手段,化抽象為直觀,初步學會運用模擬、想象、歸納、概括等方法獲取資訊並進行加工;

(2)通過討論與交流,啟發學生的思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

(1)激發學生對微觀世界的**欲和學習化學的興趣;

(2)對學生進行世界的物質性、物質的可分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學習。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構成原子的粒子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形成

二、教法分析(展示):

鑑於本單元知識比較抽象,理論性較強,涉及的實驗較少,因此在教學中採用**討論法、情景教學法、分析比較法與指導學生閱讀、組織學生討論相結合來進行教學。

三、學法指導(展示):

在教師引導和幫助下,學生通過開展閱讀、討論、推理、交流、總結等活動,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科學學習方法。

四、教學過程:

根據微觀知識的特點和學生認識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我的教學過程主要通過閱讀化學史實資料、多彩的原子構成**、生動的比喻、多種活動形式以及內容活潑的教學課件設計,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牢固記憶。具體教學分以下幾個階段設計:1、溫習舊知;2、提出猜想,引入新課;3、師生互動,**新知;4、鞏固練習,拓展思維;5、分享收穫,強化思想。

(一)溫習舊知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以展示水分解的例題開頭,讓學生回憶前面學過的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化學變化的實質。用這樣的設計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智慧型的火花。

(二)提出猜想,引入新課

由化學變化的實質,提出以下猜想,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那麼它是否就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呢?有關未知世界的問題,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欲和求知慾。

(三)師生互動,**新知

第一部分教學——原子的構成

1、學生討論:1)、原子核還能再分嗎?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麼粒子構成的呢?

這些粒子有區別嗎?2)、原子核帶電嗎?電子帶電嗎?

整個原子顯電性嗎?為什麼?設計這樣的2個問題,引導學生開始**原子的結構,初步教會學生怎樣**,從哪些方面**。

2、趁學生的求知慾望高漲,展示動畫,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原子的構成。老師引導學生發現:原子已經很小了,其中的原子核更小,就象書中比喻,原子如果是乙個大的體育場,那麼原子核就是裡面的乙隻螞蟻,電子就在這個相對廣闊的區域內運動。

在這裡老師要強調,原子核並不是一剖為二,一半是質子,一半是中子,並且在不同的原子中,質子、中子本身都一樣,區別在於,不同中所含的質子、中子數目不同。

3、學生通過自學和動畫直觀的認識,回答以上2個問題。老師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得出以下結論:1)原子一般都是由質子、中子、核外電子構成,但有一種氫原子中只有乙個質子和乙個核外電子,沒有中子,即並不是所有原子裡都有中子2)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但不一定等於中子數)由於質子數等於核外電子數,正電荷總數等於負電荷總數,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4、介紹一些原子方面的科學家的資料。通過這些資料,可以讓學生了解原子結構的演變歷史;還可以通過修正各種觀點使剛學過的知識得以應用和鞏固昇華,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並且還可以通過各位科學家的成就,了解科學的發展是在不斷修正和補充中進行的,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第二部分教學——相對原子質量

1、展示一些原子的質量,學生**展示後,發現原子有質量,只是很小。這樣用具體的資料直觀地告訴學生原子的質量到底有多小。然後提出問題:

1、原子的質量如此小,無論書寫、記憶、還是使用都極不方便。原子的質量又該怎樣衡量呢?2、什麼叫相對原子質量?

它是如何來表示原子的質量的?帶著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閱讀教材,得出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和計算公式。這樣的設計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建立相對的概念。

2、提問:相對原子質量和實際質量的區別在**?學生討論後回答:

相對質量是乙個倍數關係,單位是一;實際質量是稱量出來的真實質量,單位是千克。這樣由學生自己找出區別,對相對原子質量的理解會更深刻。

3、出示構成原子的各種粒子的質量,讓學生觀察後得出結論:跟質子、中子相比,電子質量很小,通常忽略不計,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出示部分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和質子數、中子數,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的能力。

(四)鞏固練習、拓展思維

借題讓學生學會查閱相對原子質量表;說明現已發現一百多種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精確的相對原子質量有效數字可高達八位,一般的化學計算多採用它的近似值(整數或1位小數)。

(五)分享收穫,強化思想

1. 原子的構成

2. 相對原子質量

3. 課後作業。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題的教學設計中,我本著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這一素質教育的要求,並把它滲透到教學的每乙個環節中去,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以探索者的角色出現,使教學過程成為乙個再發現、再創造的認識過程,把所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將不斷努力,創設自己的教學特色。

課題2 《原子的結構》教學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原子的構成粒子及原子中各種粒子的數量關係 認識相對原子質量及其在化學計算中的作用。通過對 和影象的觀察和比較,培養分析 歸納和推理的能力。教學重點 了解原子的構成,及原子中各種粒子的數量關係。了解相對原子質量。教學難點 對 原子不顯電性 的理解及相對 原子質量 質子數 中子數 的理解。...

分子和原子第一課時

第三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1 一 學習目標 1 知道物質由分子 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2 能說出分子 原子的基本特徵。3 會運用分子 原子的觀點解釋一些常見的現象和變化。二 自主學習 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走過花圃時能聞到花的香味 溼衣服經過晾曬能夠變乾 糖塊放在水中 消失 了...

力 第一課時 說課稿

第七章第一節力 第一課時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 力 下面我從說教材 說教法和學法 說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等方面來進行說課。一 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北師大版的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七章第1節。這節課是力學的起點,本冊教材各章節內容都屬於力學,都是這節內容的分支和延伸,所以本節是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