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故事

2021-12-29 23:49:23 字數 953 閱讀 5870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有效情境,為學生提供學習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尤其是小學生,直觀的、具體的、形象的方式對他們更具吸引力,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各種方式的情境,以此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例如: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的教學即將結束。回顧這一單元的教學,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的。

一、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記得第一節課剛開始的時候,剛走進教室就看到講台上整齊的擺放學生練習冊。便靈機一動,何不就利用這一現成的教學資源呢?就拿起其中一小組,告訴大家這組有6本,我們班有第一大組一共有多少本?

怎樣列算式解答? 我們班?並指名學生板書。

分別讓學生列豎式解答。這樣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於生活,又為生活服務的緊密聯絡,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運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由於學生前面已經會計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整十數乘整十數,所以對於本單元的內容完全可以運用遷移學習方法,通過自己嘗試計算,然後比較交流總結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認為在課堂上,把問題交還給學生,激勵學生在互動中解決問題。教學中能讓學生自己說出自己歸納的知識內容,教師盡可能不說;能讓學生做的教師絕對不包辦;能讓學生自己發現找出合理答案的教師給與肯定。只有在不規範不準確的地方教師才可以作補充說明,教師不必要將自己的結論強加給學生。

這樣做師生間的距離近了,感情增加了。而積極的情感又能提高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動能量,從而提高思維和學習潛能。

三、題組訓練,以舊帶新,發現規律。

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的教學,主要是利用題組,運用遷移的方法,總結出積的末尾的0的確定。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規律,並鞏固簡便的筆算方法。古人云:

"親其師,信其道"。要使學生親師通道,必須改變過去"一言堂"的課堂環境,充分發揮學生潛能,使學生不再受束縛,使教學向民主化、人性化方面發展。

小學數學教學故事

上學期我擔任的是六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面臨畢業公升學,因此我的課上的比較快。又因為是自己一手帶上來的,本班的學生品性習慣我都瞭如指掌。大多數的學生一教基本上能掌握,當然也有個別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需要我反覆強調,或請小組長課後輔導,當然這樣的學生在班級裡佔少數,實在教不會時我就要求他們回家請家長一起...

小學數學教育故事《數學教學》

愛因斯坦認為,教育應當使所有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這裡所說的禮物就是學生樂於接受需求的知識,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而在課堂上怎樣讓學生快樂地去學習呢?有些內容學習起來確實有些難度,如果單憑教師直接講解...

我的小學數學教學故事

問泉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 成績的取得,不僅要付出辛勞,更多的是對教育教學不斷地總結與探索。要利用中午休息和下午沒有課的時間給學生補缺補差。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沒有經過篩選,其智商的發展本身就存在著差異,在教學中要理論聯絡實際,讓學生去觀察 去思考 去動手操作,培養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