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與策略》學習總結

2021-10-26 08:20:39 字數 1337 閱讀 4184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中也明確指出: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

教學有沒有效率,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習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那麼,教師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即是有效教學得以實現的關鍵因素之一。

一、制定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對保證課堂教學有效開展至關重要。有效的教學目標的設計首先要求準確和明確。目標眾多,並非時時處處都要一應俱全,面面俱到。

具體到一篇課文、一節課,可以適當增刪,有所側重。

二、激發學習興趣的有效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從而使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學生體驗不到學習的樂趣,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注重激發與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引起師生情感的共鳴。

三、注重學習講授的有效性

講授是課堂中最直接體現教師素養和功底的一種教學方法,始終是課堂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效講授要注意少而精,唯其少,才重點突出,引發聽者的重視;唯其精,才可能在師生互動中起到強化、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注重學習指導的有效性

當學生的話題方向偏離課堂主題時,教師的課堂指導應體現出適時合理的引導性,將學生的思維引回到課堂主線上來;當學生的思路阻塞,處於瓶頸狀態時,教師應本著「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原則,體現指導的啟發性,推動學生思維向前行進;當學生的理解出現不足或錯誤時,教師的指導應注意體現激勵性,積極努力地發現學生的可取處、閃光點,即時反饋,最大程度地保護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努力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功處和改進、發展的途徑和方向。

五、實現學習評價的有效性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內部動機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人的成長進步關鍵在於自我心智的發展。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發揮激勵性評價的真正作用,實現多元激勵性評價,以促進學生自主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在作文教學中,可進行習作互評、互改、組內評議、集體點評等活動,以學生激勵為評價主體,通過學生互評互議,構建各抒己見、張揚個性的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以達到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自信心的作用。

實施有效教學,要求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有效的教學要求教師能有效地講授、有效地提問、有效地激勵,關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關注教學反思,不斷地改變和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單調的、缺乏情趣的教學要剔除;灌輸式的、不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要剔除;同樣的做秀式的、華而不實的教法也必須剔除。自己「教」得不苦,學生「學」得不累,卻能得到真實的進步和成長。

小學作文教學的問題與策略

一直以來,作文教學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學生不僅怕寫作文,而且對作文課也不感興趣,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善於發現教學中的問題,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作文的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對當前小學作文的現狀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一 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學策略

注入式 的教學方法是我們所摒棄的,教學過程需要教師積極創設條件,引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隨著 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 的出台,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尤其對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新課程改革內容更是要求轉變舊有教學方式方法,轉變陳舊的教學理念,轉變陳舊的師生關係,向課堂要效益,拒絕摧殘人性的 ...

讀《有效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與對策》有感

如果注意細心觀察,我們會發現低年級課堂上學生發言很踴躍,而中高年級特別是高年級課堂上發言的學生總是那幾個 尖子 這是為什麼?隨著年級的上公升,學齡的增長,一些同學漸漸變得不愛發言,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記得上半年,我還在班上調查過那些不愛發言的學生,他們都支支吾吾地說害怕出錯,怕老師批評,那樣很丟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