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現狀反思與發展策略

2021-03-04 09:42:38 字數 3362 閱讀 2017

春江中心校教師:趙孟軍

2001 年,教育部頒布了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實驗稿) 》,標誌著我國語文課程改革進入了乙個新的時期。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 《新課標》 的引領下,從理論**到應用研究,都在不斷走向深入,教學模式的建構也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導學法」 、「誦讀法」 、「質疑法」 、「情境法」……從不同方面詮釋了《新課標》 理念,取得了矚目的成果。但是,從總體上看,發展並不平衡:

(一) 「新瓶舊酒」—— —在新的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中,是否考慮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新課標》 出台後,如一股春風吹遍大江南北,其對廣大教師教育理念更新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然而,明白了為什麼要這樣做,卻不清楚到底該怎樣做,這恐怕也正是許多一線教師深感困惑的地方。究其原因,有三點值得深思:

1. 對 《新課標》 學習認識不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若想在一夜之間,把左右教師數十載,左右小學語文教學數十載的一些落後的思想觀念掃除乾淨,開創小語「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美好局面,顯然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新課標所帶來的新理念、新思想本身也並不是重起爐灶,它與傳統的教育理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加上部分老師對新課標學習不夠深入,斷章取義,教學難免出現「新瓶裝舊酒」的現象

2. 對舊的教學模式過於依賴。不少教師,特別是中老年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仍然使用著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所謂的改革,也只是把「講授式」 、「串講式」 ,變成「問答式」 。課堂上老師「牽著 」學生的「鼻子」走,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這顯然與 《新課標》理念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大相徑庭,亟需變革。

3. 教學評價體系發展不完善。 《新課標》 所倡導和構建的評價體系在兩年的實踐中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但是,由於新的教學評價重過程,重積累,重視能力培養,關注個性差異,為老師的實際操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加大了工作量。加上評價體系處於摸索階段,不可避免存在著不合理須改進的地方。另外,在應試教育的慣性作用下,分數仍是一些地方衡量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因此,評價改革在有些地方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怪異現象,課堂改革也因之步履艱難。

(二) 「邯鄲學步」—— —在新的教學模式構建過程中,是否考慮學生實際和教學實際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入,語文新教材的廣泛使用,小學語文課程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然而,在小學語文課堂裡,會看到有的老師對時下的教學模式「邯鄲學步」 ,存在不足與誤區。具體表現為:

1. 忽視文字的價值取向。在小學語文課堂,經常可以看到,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哪怕是不著邊際,哪怕是南轅北轍,也從不輕易否定,甚至還大加褒揚;經常可以聽到老師說:

「你們想怎麼讀就怎麼讀」 、「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你們喜歡哪節就學哪節」……似乎不這樣就不足以凸現學生的獨特感受,不足以顯示老師的先進的教學觀。試問,學生的閱讀感悟就一定正確嗎?教師的因勢利導體現在何處?

我們認為,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的同時,決不能無視學生的認識偏差,忘記文字的價值取向。惟有在正確的價值取向下,將學生的認識偏差通過師生的平等對話,交流、轉化成新的教學資源,才能在教學相長中實現既定教學無憂**網目標,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2. 追求表面的學生主體。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常常安排學生質疑,然後,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習課文。

這一「質疑—— —解疑」的模式是針對傳統的「呈現—— —接受」模式提出的,其先進性不容置疑。但是,突現學生主體到底以何為標誌?由學生提問就算突出主體了嗎?

且不說這樣做是否具有普遍適用性;且不說課堂教學是單主體,還是雙主體,至今尚無定論,即使認定學生是唯一的主體,我們也必須同時承認教師的主導地位。還有分組討論,已作為體現學生主體,體現合作學習的乙個重要手段被反覆使用,但是什麼時候分,為什麼分,怎麼分,才能真正做到「省時高效」呢?我們認為,無論是「質疑—— —解疑」 ,還是「分組合作」 ,將其視為時髦,作為擺設,以不變應萬變,一律簡單機械地套用,決不是真正的課程改革。

只有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讓學生充分參與語文學習實踐,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3. 講求無限制的課外延伸。適當引進相關的課程資源,拓寬教材內容,有利於開闊學生眼界,培養學習興趣,符合 《新課標》 精神。

但是,上課動輒擴充套件,課後必定延伸,背景資料、相關作品、發展歷史……試問,學生能有多少精力應付延伸作業?課課延伸是否有這個必要?我們必須認識到,老師和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過早、過多地補充其他內容或過多安排與語文學習關係不大的活動,其後果勢必導致師生對教科書,對教學內容本身的忽視。

何況,現在學生所缺乏的,往往並不是蒐集資料的能力,而恰恰是處理資料的能力。因此,我們認為,教師在開發課程資源的同時,必須立足於課內,立足於教材本身,對開發課外資源要縱觀全域性,有長遠的打算。

二、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發展策略

構建 《新課標》 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既要開拓創新,又要穩步前進,對構建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務必要有清醒的認識。

(一) 理論先導,避免模式過於細化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中介,決不能把教學模式簡單地等同於教學步驟或教學環節。誠然,隨著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展開,必然表現為相應的步驟或環節,這是對教學模式的活性詮釋。但若把精力集中在這些具體化的環節和步驟上,單純追求細節的趨同,勢必捨本逐末,對具體的教學有害無益。

因此,在構建語文教學模式時,要從理論的高度著眼,盡量淡化機械的環節和步驟,避免過於具體化、機械化。只有這樣,教學模式才會起點高,適應面廣。

(二) 批判繼承,實現模式整合優化對於許多教師來說,在構建新的模式時,如果徹底否定具有很多合理成分的已有的教學模式,定會感到無所適從。我們認為,以批判繼承的治學態度,以「整合優化」的治學方法,構建新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是現實可行的。「整合」的前提是學習,借鑑原有的先進教學經驗和方法,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思想;「整合」的關鍵是運用,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改造、創新,並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整合」的目標是超越,用一種開放的態度對待已有的模式,注意模式之間的滲透與組合,為我所用,創造富有個性的教學模式。

(三) 立足整體,注重模式群系構建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建構要有整體意識,不能僅把目光盯在某一學段,既應看到各學段語文教學的個性,又應了解其共性。同時,在強調整體的前提下,還要盡量做到多樣化,適應教學實際的需要。因此,簡單地以模式能否大面積推廣作為評判其優劣的標準是不妥的,想找到乙個對任何具體教學過程普遍有效的教學模式也是不可能的。

我們認為,教學模式的構建還應特別強調模式群系的建設,即無憂**網主體模式與其相關的子式和變式構成模式組,多個模式組組成模式群。只有針對不同的教學實際,多組甚至多群教學模式協同合作,立足於小學課堂,形成大語文的教學模式,才能有效地推動小學語文的課程改革。

(四) 推陳出新,促使模式與時俱進教學模式決不是教學規律探尋的終點,而僅僅是規律探索過程中的乙個站點。鳥瞰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不難發現,科學的教學模式總在一定時期內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但隨著教學理念、教學課程、教學手段的更新發展,原有的教學模式將逐漸凝固僵化,無法適應時代的需求。

如果不及時調整,則極可能變成「八股模式」 ,成為新的固步自封的開始。因此,我們認為,教學模式應是開放的、與時俱進的。只有從實際出發,對教學模式隨時予以必要的調整,使模式穩中有變,常教常新,方能順應當今的教育潮流,呈穩定狀態發展,從而使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進入乙個嶄新的層面。

對語文教學現狀的反思

俗語 親其師信其道。投身中學語文教學十多年來,中學語文教學受到社會的指責越來越多了,許多教師也感覺到中學語文越來越難教了,原因何在?答曰 奴隸式 包辦式 的教學方法破壞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沖淡了學生的學習趣味,某些現狀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反思現狀一 以 庖丁解牛 代替整體感知 新學期發各種教材時...

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中 高年級閱讀教學模式 一 激情匯入 未成曲調先有情 匯入新課時,可根據各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如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引領談話,創設氛圍 二 檢查交流 這一層次可包括以下內容 1 生字詞預習的情況 2 交流相關資料,質問難,梳理存在的共性問題。三 初讀感知 1...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反思與嘗試

轟轟烈烈地新課程改革,為初中語文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各位老師滿懷信心,風風火火嘗試過後,對課堂重新進行審視發現許多語文課堂依然沒有充滿生命活力,語文教學依然高耗低效,多數學生依然不喜歡學習語文,教學質量仍然難於提高。一 教學反思的主要幾個問題 一 不重視語文,認為按部就班即可無需用心學習 有些同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