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2021-04-02 20:20:53 字數 2952 閱讀 3794

永順縣澤家九年制學校陳景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代之以激發學生求知慾,開啟學生智慧型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

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下面,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點反思。

一、注意匯入的新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如在教學《誰住頂樓》一課時,我先在課前精心地製作了各種動物的**,在匯入新課時,我採用了故事匯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的動物朋友,然後出示動物的**,把它們貼在黑板上,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以學生為主體,體現以人為本,努力營造民主和諧、愉悅輕鬆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氛圍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

教師不再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的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從傳授者變為**性學習的指導者和參與者。學生也不再只是作為知識的授受者。被動地聽從教師的指令,而是由被動地接受學習轉向主動的**性學習,成為學習上的主人。

例如:《誰住頂樓》一文,我先讓同學們把課題齊讀兩遍,緊接著便問同學們:剛才我們齊讀了課題,有誰能夠告訴我,這篇文章是寫誰住頂樓?

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都可以回答。學生由於年齡小,對任何事情都很好奇。他們當然非常想知道,為什麼是小猴住頂樓?

其他的動物為什麼不能住頂樓?等等。由課題產生的種種聯想都會成為他們求知慾的下乙個突破口。

在學生這種自主的學習氛圍中,教師緊扣課題,以學生的想法為線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學生邊用眼找,邊動手畫,完全投入到學習中去。相比舊式的教學模式:

分析課文時逐段講解。或是填鴨式的滿堂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了,學習興趣更濃烈,當然學習的效果也會好很多。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很快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實際上就是讓學生自己分析課文。避免了老師的包辦代替,避免了學生課堂上「等」、「靠」、「要」的現象。學生口頭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

三、重視和引導學生的全員和主動參與

在教學中,要關注全體學生,要讓每個學生都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獲取知識、發現知識,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的、開放的去**、去發現、去創造有關的知識。通過小組或集體進行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通過與同伴的共同努力尋找問題的答案或結論,為學生獲得科學研究的相關體驗提供了基礎。

如在教學《出色的老師》一課時,揭示課題後,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裡發揮自己的智慧型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因此,課堂教學中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全方位參與中學習,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率,使語文課堂生機勃勃,充滿活力

四、以「讀」為主體,讓「讀」啟用語文課堂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對於語文教學是多麼的重要。

依本人之見,讀書不僅要注重讀的數量,還要重視讀書的形式和質量。讀書在形式上有教師的領讀、範讀,學生的默讀、朗讀、誦讀、自由讀、分組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選擇相應的讀書形式,如在教學散文題材的文章《桂林山水》、詩歌類題材文章《長征》時,教師可讓學生在自由讀熟的基礎上學會誦讀,這對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功、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很有幫助。

如在執教《奴隸英雄》一課時,教師可運用分角色讀與表演讀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在表演時,教師還可設計讓學生各自用上事先準備好的道具),這樣一來,既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又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此乃一石雙鳥。因此,「讀」是語文課堂的主旋律,只有「讀」到了位,語文課堂才會煥發生機。

五、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 平等的對待每乙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係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於發現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

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嚐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

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答對了、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後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於學困生我還經常作出一些激勵性的評價。

例如:「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會學得很棒。」「這個問題你說得很好,證明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學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學得好!

」「你的看法很獨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諸如此類的評價,不但承認了學生的進步,而且強化了學生的進步,並使學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進步。

由此喜歡上語文老師,也喜歡上語文課。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著意創設各種有效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覺得「學習有味」,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加速學生完成認知過程,使學生由「厭學」到「愛學」,由「愛學」到「學會」,由「學會」到「會學」、「善學」。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篇一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 高寺臺小學劉老師 語文到底是什麼?語文到底該怎樣學?語文又到底該怎樣教?這是一直縈繞於許多學生和我們教師心頭的困惑。我徘徊,我彷徨,我無法解答。於是從許多教育家身上我開始尋找問題的答案。比如著名語言學家,語文教師呂叔湘說 講解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語言學家...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快樂的語文,快樂的 四環節 課堂 城關鎮羅莊學校陳紅霞 走進了羅莊學校 四環節 課堂教學改革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著智慧型火花的語文課堂。一 給學生乙個 自學的課堂 1 尊重 需要 注重 激趣與質疑 通過多種方式...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隨著,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越來越多的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引導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我覺得一節好的語文課可以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 在情感共鳴中學習語文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乙個頭腦裡裝進另乙個頭腦裡,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