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項鍊教學反思

2021-10-07 12:11:32 字數 839 閱讀 7442

《愛心項鍊》是教科版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快樂讀書屋的一篇文章。這一單元主要是以「愛心無價」為主題,課文講述了在美國東部乙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遇到困難的推銷員克雷萁斯,在幾近絕望時得到了別人的幫助,並把「我不要求回報,但你要給我乙個承諾……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你也盡力去幫助他」一直向下傳承的故事,高度讚揚了既有愛心又有善舉的品質是無私而高尚的。

在教學時,我緊緊抓住略讀課文的特點,讓學生根據課題大膽質疑,然後結合文前提示走進課文,給學生自主尋求答案的空間。首先,從文中的二個愛心故事入手,細心品讀.接著,抓住重點句「我不要求回報,但你要給我乙個承諾……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你也盡力去幫助他」這句話讓學生深入讀課文,同時想想克雷斯先後聽到這句話分別是什麼感受?

並讓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感受然後全班匯報。匯報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孩子們真的用心讀課文了,並能結合當時克雷斯的經歷談出了他聽後的感受。在學生暢所欲言之後,我又發問:

克雷斯居然在六年後聽到了這句相同的話,你相信會有這麼巧的事嗎?這一問激起了孩子深入的思考,孩子們都說相信,並談了自己的看法,從而明白了,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的人在傳遞愛心,傳遞著這句話,才組成了最珍貴的愛心項鍊。同時也昇華了文章的主題.

你認為什麼是愛心項鍊?既讓學生深刻地明白了愛心項鍊的真正含義,又不失時機地解決了課前的疑問。

短短的一節語文課,讓學生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品德的薰陶。但反思自己的教學,本節課中仍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在學生自由匯報克雷斯先後兩次聽到相同的話時有什麼感受這一環節時,老師有些過於放任自流,沒有做到及時的引導與點撥,尤其在匯報第二次聽到這句話有什麼感受時,學生答不到高度的時候,缺乏教學機智,沒有對這次感受進行深入挖掘,使得這一環節草草了事,略顯缺憾。另外,教師缺乏駕馭課堂的能力,評價語言不夠適時、適度,還需要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的去摸索。

愛心伴我成長教學反思

今天,本人在我校一年級二班圍繞新教材 道德與法治 和學生共同學習了第10課 愛心伴我成長 第1課時 我的成長記錄袋 課後,沈老師對本堂課進行了指導與點評,通過沈老師的指導,我對本堂課進行了如下反思 1 匯入的歌曲與本堂課的內容稍有不適,可以試著用其他的歌曲代替。2 課堂的第二環節 猜一猜 沒有很好地...

愛心活動科學活動反思

活動目標 1 知道通過手的不同動作可以表達多種情感,初步學習用手語關愛聾啞人,感知聾啞人的非言語交往和表達方式。2 在活動中了解殘疾人,增強對殘疾人的同情心和樂於助人的思想品德。活動準備 1 事先組織幼兒去參觀錫山區特殊教育學校,並向聾啞兒 智障兒奉獻愛心 2 多 課件 一組殘疾人的 聾啞孩子生活 ...

用愛心指導教學

職業學校的學生,可以不客氣地說,是那些在初中排名靠後的 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並且目前在校的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基本是 90後 他們思想更加開放 自尊心強,個性更加張揚。如果還是沿用以前的模式,按傳統填鴨式教學,學生會認為老師是老古板,沒有新意,課堂效果自然不好。因此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是勢在必行。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