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1-09-20 21:40:40 字數 2826 閱讀 2792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緒良好,個性健全,能適應環境,人際關係協調,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標準的心理狀態。小學生的年齡一般在

六、七歲至十一二歲,屬於少年兒童期,心理學認為,這個時期是兒童心理發展上的乙個重大轉折期,是學生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學習品質和開發智力的基礎。因此,我們教師在引導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擔當起孩子的「心理健康醫生」,維護他們的心理健康,促進其健全人格的發展。而實踐證明,語文教學以其學科自身的特點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竟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下面就談談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以教師自身的健康心理感染學生

羅曼·羅蘭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要發展學生健康心理,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提高,教師自身擁有良好的態度和健康心理是前提。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調整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以健康向上的情趣帶動整個課堂氣氛。從走進課堂的那一刻起,就保持真誠的微笑、友善親切的話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語文課在有愛國主義內容的課文時,教師要洋溢著正義之情、愛國之情,以你的愛國之情的曲折起伏去叩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的心潮隨著你的心情激盪澎湃。

講課時,常常給學生恰到好處的乙個笑容、乙個眼神、乙個動作、一句話,這都使學生倍受鼓舞;有時沉悶的課堂會使學生產生壓抑感,如果教師適時講乙個小笑話,則會使學生開懷大笑,立即興奮起來,為學生創造了乙個輕鬆、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不但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且學生學得快,學得輕鬆。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體驗到學業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意義感和價值感,從而對學習保持持久濃厚的興趣

二、在語文課堂中創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

課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新課程提出:「要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培養目標,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健康意識,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解決困擾學習的心理問題,調節和優化學習的心理狀態,有效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基於對這一新理念的認識,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努力創設良好的教育氛圍,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平等的態度與學生對話,以民主的方式指導和組織教學,熱愛、尊重、理解、相信每乙個學生,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如當老師微笑著走進教室,微笑著說:

「我們一起來學習新知識吧!」,學生就會感到很親切;當學生回答問題或者提出問題有困難時,老師的乙個鼓勵的眼神或動作又可以減輕或者化解學生的心理壓力,並會主動地將壓力變為動力,從而為學生創造了乙個輕鬆、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不但有助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且學生學得快,學得輕鬆。

三、在語文教材中挖掘蘊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

小學語文教材有幾百篇文質兼美的課文,這些文章除了反映了自然、社會、藝術、科學之美,同時也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如有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的科學家;有為保衛祖國,忠貞不屈,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鋼鐵戰士;有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勤勤懇懇的農民;有熱愛學習,人小志大的紅領巾;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民總理等等,古今中外,無所不有,為學生認識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乙個色彩斑斕的空間,為學生心理品質的優化提供了有血有肉的憑藉物。所以說,每篇課文都可以有側重地進行心理教育,而且許多課文中有十分明顯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這些因素並不單一,而是多角度多側面的,教師可有所側重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著許多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因素。在教學中,只要教師細心挖掘、善加利用,那麼,在一篇篇課文的教學中,在乙個個生動例子的研讀中,一定能挖掘出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豐富內容,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四、在合理的評價中激勵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教師對學生適時、恰當、合理的評價,會使學生產生成功感、喜悅感,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也是對學生的心理具有極大影響的乙個過程。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評價中要堅持做好以下幾點:

1、在多元化的評價形式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評價要有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評價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常用的評價方式有:一是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評價。

如對缺乏自信的學生要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如「你朗讀的聲音真響亮」、「你的字越來越漂亮了」等,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對自我意識過強、缺少合作精神的學生以期待性評價為主,如「你要是能和小組裡的同學討論一下,相信你的回答會更精彩」讓學生懂得與別人合作的快樂。二是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課程標準明確指出:

「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特的主觀感受和獨特見解,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力。

2、在鼓勵與表揚的評價中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莎士比亞說:「讚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為了讓全體學生品嚐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教師在評價時要睜大眼睛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學生的發言中只有乙個用得好的詞,只有一句話說得好,也要立即給予熱情的鼓勵。

如:「你這個詞用得真準確!」「你把這個句子讀得真美!

」如果學生的發言中實在連值得誇獎的詞句也沒有,還可誇他們「發言聲音響亮!」「真自信!」「你敢於發表自己意見,這就是勇氣!

」這樣可以讓每乙個學生意識到教師在時時關注著他們細微的進步,並和他一起分享這種進步帶來的快樂。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在自信、快樂中提高心理素質。

五、搞好實踐活動,滲透心理教育。

教育改革不斷地發展,教育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光憑每週幾節課的學習當然是遠遠達不到教學大綱的要求的。所以,我們必須「開小灶」——搞一些語文活動給學生補充「營養」。平時我結合語文實踐活動,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現象,策化乙個個具有教育意義的小活動,並有計畫有步驟開展。

諸如「我能行」系列活動:「上課大膽發言,我能行」、「待人寬容謙讓,我能行」、「幫助他人,我能行」、「克服困難,我能行」……讓學生在體驗中得到鍛鍊,培養心理素質。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隨著社會的發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是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加強學習,積極總結教育實踐中的經驗教訓,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生理和心理健康和諧的發展。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在語文課程教學中,除了注重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外,還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健全的個性和人格,促進德 智 體 美和諧發展。關鍵詞 語文教學心理健康健康人格滲透途徑 作為基礎學科中重中之重的語文學科,由於自身的特點,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優厚的條件。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覃仕舜 新課程 中旬 2017年第05期 摘要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小學教育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現代素質教育中有非常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素質的一門學科,不僅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還能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張玲 試題與研究 教學論壇 2015年第34期 摘要 現階段的留守中學生佔了很大的比例,他們缺少溝通,多數不願與人交流,心裡話無處訴說,不知如何排解心中困惑,因此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這種心理情緒不僅會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果,也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從而使得課堂教學呆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