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學生集體失語誰之過

2021-07-15 09:01:08 字數 855 閱讀 1638

我常思考這樣的問題:現在的學生為什麼課堂上不肯積極思考回答問題呢?

前不久聽了一堂名師借班上的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討論、回答爭先恐後,精彩迭現,聽課老師無不微笑默嘆。那個班級的原語文老師事後感嘆道:「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我的學生,我的班級,我上課的時候他們歷來是低著頭一聲不吭的。

」這位老師的感嘆無形中道出了學生集體失語,課堂氣氛沉悶的原因——不在於學生,而在於老師的課堂教學行為。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實施,「填鴨式」「滿堂灌」的授課方式已受到廣大教師的摒棄,許多教師或多或少地都注重課堂的互動,注重學生的主體性發揮,但學生課堂集體失語現象仍屢見不鮮。據筆者觀察,學生課堂集體失語往往出現在以下幾類老師身上。

第一種「任務型」教師,即要求一堂課四十五分鐘必須完成自己預設的授課任務。這類教師在上課前嚴格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任務,上課時按部就班地按照自己的備課流程進行。課上也有對話、討論,但這類教師往往受任務束縛,不給學生充分思考、討論的時間,或者對學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他們的一句口頭禪是「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到此為止」。

然後就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埋頭記錄收尾。知識成了記錄在筆記上的文字,而沒有真正進入學生思維的通道。

這類教師一心只考慮完成自己預設的教學任務,而沒有考慮學生吸收、消化的實際狀態,以致對話、討論不敢放開,生怕浪費了時間而完不成任務。結果使學生思維疲軟,產生依賴性,反正老師最後總要講正確答案的,我們說不說都一樣,這樣學生沒有了課堂表述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失去了參與課堂言語的熱情。

第二種是「嚴厲型」教師,這類教師上課表情嚴肅,不苟言笑,對學生學習要求較高,往往有恨鐵不成鋼之勢。對學生的課堂回答要求一定要準確,符合自己預設的答案,否則會遭到老師的當堂批評。在老師的威勢下,學生內心戰戰兢兢,上課精神緊張,生怕說錯話,可以想象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哪敢隨意發表自己的見解呢?

給學生多彩語文課堂

現在只要我們走進任何一所學校,都能感受到或濃或淡的課改氣息.課程標準是新的,教材是新的,但課堂教學似乎沒多大變化.可見,我們不僅要有新的理念,更應要把這些理念放到實踐中去感悟,去消化,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自從我加入了 創新與發展 的子課題研究以來,我除了堅持學習理論知識外,更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努力實踐,...

語文課堂反思

那麼理想的狀態就是師生共同經歷和享受美好生活,我認為尤其是語文老師,如果你不能夠調動學生和你一起共同經歷和享受優美的文字,以及優美文字背後的美好生活,那麼課堂便是不成功的。因為無論哪個國家的文字都是記載人們的生活與經歷的。二 以學生學會為最終目標,以學生學習為主體,老師為引導的課堂 我在瀏覽一些 的...

給學生怎樣的語文課堂

給孩子乙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學習已經由認知性學習向體驗性學習轉變,語文教學到底給孩子乙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我認為主要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 給學生乙個情感的課堂。乙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情感最豐富。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 人文性 其基點就在於 情感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