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堂反思

2021-07-11 15:10:13 字數 1129 閱讀 3285

那麼理想的狀態就是師生共同經歷和享受美好生活,我認為尤其是語文老師,如果你不能夠調動學生和你一起共同經歷和享受優美的文字,以及優美文字背後的美好生活,那麼課堂便是不成功的。因為無論哪個國家的文字都是記載人們的生活與經歷的。

二、以學生學會為最終目標,以學生學習為主體,老師為引導的課堂

我在瀏覽一些**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種教學思想——人文主義教學思想。人文主義是指注重人、人性,尊重人存在價值的一種文化傳統。上世紀60年代後期和7o年代初,傳統教育只注重學生的智力發展而忽視學生的情感因素的弊端開始引起美國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人們開始認識到只有通過」整體教育」,即在注重智力開發的同時也關注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人際交流能力的培養,標誌著美國教育開始向乙個新的方向發展。人文主義的浪潮很快波及到語言教學界。他們將學習者看成具有智慧型又具有情感的完整個體,特別重視情感因素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常被統稱為」人文主義派」(humanistic approaches)。

這種教學思想的名稱似乎有些新奇,但是人文主義教學思想的乙個重要觀點是,學習者首先是完整的個體,他們不僅具有智力同時具有情感。在教學中,我們不僅應注意學生智力方面的要求,同時還必須注意他們在感情和精神方面的要求。自尊共感等積極因素能對學習過程產生推動作用;反之,消極情感,如焦慮、恐懼、沮喪等會嚴重削弱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人文主義教學中,學習者是一切教學活動的核心。這其實就是我們近來教改一直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的理論**。

老師的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其實是乙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我們很多老師總是弄不清楚。學生進學校是來學習知識和技能的,老師作為引導者,就應該以學生學到知識和技能為最終目的。如果老師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展示,而置學生的感受以不顧,那根本是不配當老師的。

老師和學生有共同的目標:教會或學懂知識和技能。因此理想的課堂,就是老師和學生共同為這一目標而奮鬥,學生的角色是主體,老師的角色的主導,每個人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最終達到和諧共融。

我理想中的課堂教學便是以學生學得知識為最終目的,給以學生人文關懷和關注,讓良好的情感因素使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學生老師能夠共同經歷和享受美好生活的教學狀態。把自己的生命與學生的心靈相融,就能展開富有詩意的課堂圖景。這是一種理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溫偉華.構建理想課堂——人文主義教學思想在語言教學中的應用 [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9)

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新一輪課程改革猶如一股春風撲面而來,語文課程標準 的實施為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了生機與活力,由於激發了興趣,絕大多數學生愛學語文了 由於落實了讀書實踐,大多數學生真學語文了 由於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部分學生開始有個性地學語文了。課堂上多了動感和鮮活,一言堂 變成了 群言堂 還時有學生語驚四座的真知灼見,...

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現象一 用你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話音剛落,教室內人聲鼎沸,聲音一浪高過一浪。學生讀得搖頭晃腦 面紅耳赤,場面煞是熱鬧,教師頗為滿意。這已日漸成為一種時尚。反思 一 難道學生個個都喜歡高聲朗讀?仔細想想,答案非常明顯。學生之所以都選擇高聲朗讀作為 喜歡 的方式,不排除以下兩方面原因。1.受從眾心理趨使。...

語文課堂教學反思

語文一節課能達到多少教學目標?特別是高段,一節課下來,他們就有了愛的衝動了?有愛的感覺了?絕對是瞎扯,其實語文的教學目標決不是一節課,幾節課所能達成的,就算字詞目標,也是不可能在一節課中達成的,學生通過不停的運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時雖然你在上課時講過一下,帶過一下,難道學生就可以初步達成思想目標...